控煙考評獎懲標準及記錄表、控煙考評獎懲標準及記錄表怎么填
武漢市控煙專項行動啟動后,各公共場所執行情況如何?記者實地探訪了3處公共場所,總體情況不錯。
控制吸煙的內容寫進了入院須知,市中醫醫院:控煙督導員自己再勸人
7月3日下午4時30分,記者來到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門診大廳里,仍有患者在排隊掛號,取藥處不少人坐著等待,沒有一個患者或家屬叼著煙。佩戴“控煙督導員”袖章的保安、衛生員在來回巡視;每個區域的墻上掛著明顯的“禁止吸煙”標識牌,空氣里并無煙味,地上也沒有見到煙頭。
市中醫醫院禁煙督導員勸阻吸煙者
醫院大廳入口設置有滅煙臺,門診大廳、候診區、病區走廊、病室、辦公室、會議室及電梯等處均設有禁煙標識。在醫院大樓外的花壇小亭旁,還設置了專門的吸煙區及控煙宣傳欄。
“吸煙對患者不好,家屬大多很配合。”該院保安劉先生說,原來自己也抽煙,到醫院工作后,教育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戒掉了。他說:醫院服務的主要是患者,他們是特殊人群,對很敏感,家屬都比較理解,所以很少有家屬在門診吸煙。
記者隨機詢問了一位在骨科就診的患者程先生,他表示很理解并支持公共場所禁煙:“醫院室內公共場所就應該百分百禁煙。我是這里的老病號了,住過幾次院,他們連控制吸煙的內容都寫在入院須知里了。”
據武漢市中醫醫院公共衛生科負責人江婉蓉介紹,該院長期進行控煙工作,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制定了控煙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控煙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控煙巡查小組,負責每天不定時對各區域進行巡查,并做好巡查工作記錄。建立健全獎懲制度,努力鼓勵職工控煙,定期開展醫務人員控煙知識培訓,完善控煙工作相關設施及控煙規章制度。
據了解,市中醫醫院還開展多種健康教育,讓人人參與控煙活動。宣傳展板圍繞無煙日“與心臟病”的主題,向市民科普了吸煙的危害和的有效途徑;全院各電子屏循環播放包括“二手煙危害”“認識二手煙”“吸煙危害婦女兒童健康”等一系列控煙視頻;《武漢中醫養生》微信公眾訂閱號不僅定期推送“專欄”,也有針對性地推送了一些無煙日主題的科普文章,如《“與心臟病”細數損傷心臟七宗罪》等。
“武漢市無煙單位”控煙工作動真格,長江委:窗臺發現一個煙頭罰了一萬二
長江委電子顯示屏上的控煙宣傳
辦公樓入口擺設著滅煙筒,辦公室桌上不擺放,處處是醒目的禁煙標識,時不時有義務勸阻員來提醒不要抽煙……這里是長江水利委員會大院,所見所遇,都會告訴你“武漢市無煙單位”長江水利委員會控煙工作做得很細致。
記者3日來到位于漢口解放大道的長江委大院,見到了已成功2年但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李。58歲的他指著旁邊的長江委愛衛辦的文紅科長笑道:“我能成功,與她不無關系。”原來,文紅一直在長江委義務司職吸煙勸阻員,只要看到有人吸煙,她都會提醒對方“吸煙有害健康”。
文紅說,早在武漢市開始創建無煙城市以來,長江委就積極響應。2016年被武漢市衛計委授予“武漢市無煙單位”。現在,長江委大院里到處是禁煙標識,長江委控煙領導小組通過內部網站、電子屏、宣傳欄、條幅標語等形式宣傳吸煙的危害,堅持每年至少開展3次控煙宣傳教育。領導干部要簽訂《控煙承諾書》,帶頭遵守公共場所禁煙規定。
除了宣傳與引導,長江委在責罰力度上來真格的。一次委里組織的控煙巡查中,委屬長江勘測設計研究院某工作區域窗臺上發現了一個煙頭,取證核實后對吸煙者罰款1000元。另外,根據設計研究院實施的最嚴格煙控措施,還對該單位領導罰款1000元,對單位處罰10000元。
“垂死病中驚坐起,想想還是不抽煙”,武漢科技大學:“無煙校園”禁煙警示語很“潮”
截至去年底,武漢科技大學已創建成武漢市無煙單位。據該校醫院(洪山區青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總支部書記蘇方勇介紹,為達成這個目標,該校實施多種形式宣傳控煙工作,提高師生對危害和二手煙暴露的知識知曉率。首先,學校制定了《武漢科技大學創建無煙高校實施方案》,成立了控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控煙制度。其次,簽承諾書,并將創建無煙高校進行公示。校各級領導帶頭不在公共場所吸煙。最后,校內各院成立督導巡查組,定期對本院控煙工作進行督導,對禁煙效果進行考核。
記者在該校發現,校內貼著不少各種禁煙標語,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不復返”“垂死病中驚坐起,想想還是不抽煙”等。
在校園內,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同學。一位大二法學專業的李姓男同學說:“我從高中就開始抽煙,高中時學校也曾舉辦過這種禁煙活動,但學校也只是堅持了兩三天的巡查,我也因此而放棄了的念頭。來武科大后,學校一直倡導禁煙,我就再也沒抽煙了。”一位大三的學生朱東說:“我蠻討厭別人吸煙,既對自己身體不好,也影響別人健康。”
據了解,目前該校創建無煙單位已見成效:全校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已實現100%無煙,即無人吸煙、無煙味、無煙蒂。學校各部門的辦公、教學等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空氣質量變好了。學生和教師吸煙率有所下降,人數增加;99%的師生對危害和二手煙危害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長江日報融媒體 記者毛茵 盧士昌 關曉鋒 通訊員張姝 劉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