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的尾巴歇后語是什么意思_狐貍的尾巴歇后語后面一句是什么
世間眾生因造作善不善諸業而有業報,此業報有六個去處,被稱為六道。分為三善道跟三惡道。三善道:天神道、人間道、修羅道;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可見畜生道中的狐貍與人間道差距還是很大的。
不過萬物皆有靈,按照佛教的講法,萬物都有成佛成仙的潛能、靈性。修仙一要講究緣分,二要講究靈氣。而狐貍在動物界的靈性是一等一。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說:“人物異類,狐則在人物之間,幽明異路,狐則在幽明之間。仙妖殊途,狐則在仙妖之間,故謂遇狐為怪可,謂遇狐為常亦可。”狐貍介于人與動物、陰陽、仙妖之間,也就是說,它們在心智上與人最接近,所以最有可能修煉成功。
當然,狐貍修煉的時間絕不短,古代某位碩儒與老學究一般的狐貍精為友,狐貍精每次與他聊天,總是勸他修道,說:我們辛辛苦苦一兩百年,才能修煉成人身,像你們人類一樣體驗飲食男女,生老病死。然后オ能繼續修煉以登仙界。你們現在已是人身,等于功成大半了,還如此渾渾噩噩,寧可與草木同朽,實在可惜。
對于修煉升級的過程,以及人類相對狐貍精的優勢,《子不語》卷一“狐生員勸人修仙”條說得更細致:“如某等(即狐貍),學仙最難。先學人形,再學人語。學人語者,先學鳥語;學鳥語者,又必須盡學四海九州之鳥語;無所不能,然后能為人聲,以成人形,其功已五百年矣。人學仙,較異類學仙少五百年功苦。若貴人、文人學仙,較凡人又省三百年功勞。大率學仙者,千年而成,此定理也。”
狐貍要修煉,必須先學會各種鳥語,然后オ能在此基礎上學習人類的語言,幻化成人形。這就要花五百年的時間。簡單地說就是,狐貍要奮斗五百年,才能與人類一起喝咖啡。而且,并非所有狐貍都有資格修煉的。
陰間的主管泰山娘娘每年舉行一次資格考試,只有文理精通的狐貍オ可以成為生員。考不中的就是野狐,佛教里說“野狐談禪“屬于旁門左道,所以修仙的資格當然輪不到它們。也就是說,動物的修煉是納入地府的日常管理體系中的。
除了考試之外,法律以及各種規章制度也對狐貍精的修煉有制約。比如《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三就記載有人狐沖突時,人類打算到土地廟去狀告狐貍精。在同書卷十八中,狐貍精曾解釋它們修煉時所受的制約:最具靈性的狐貍,是采用道教內丹法修煉,“講坎離龍虎之旨,吸精服氣,餌日月星斗之華,用以內結金丹”;天分差一些的就用采補的方法,但是采補術有違天道,“不干冥謫,必有天刑”,也就是說,是要受法律制裁的。如果不是學霸,又不敢冒天罰的危險,就只能乘人睡覺時,吸取人的鼻息之氣,就像蜜蜂采蜜一樣,對花無損,而自己又能慢慢修煉。
狐貍精不僅要遵守天律,對于人間的法律、權威也必須尊重。據《五雜組》卷九記載:明朝時,天壇邊有只白狐貍精,自稱千余歲了,須發皆白。常常化為人形、穿著與人一樣的衣服,與人交游。因為互相都很熟悉,大家就當它是個白胡子老爺爺,也不以為異。有一次天子要到天壇求雨,這位狐貍精失蹤了好幾天,直到天子回宮オ又出現。有人問他說:“天子出行,有眾神護佑,連溝渠洞窟都有神靈看守,你能躲到哪里去呢?”它呵呵一笑:“天子這一動,整個華北的妖精都要避讓。我一口氣跑到泰山躲在山洞里了。”
對于狐貍精的管理,《咫聞錄》卷二“治狐”條介紹了基本原則:“狐之秉天地之氣而生也,本屬陽間之物;而其性屬陰,故出沒無常,變幻不測。神之不加以誅也,因其尚未蹈殺身之罪耳。然為害于民,咨嗟閭巷,官應驅之。而不識其巢穴,自宜牒之城隍,并力而驅,則狐無所遁匿矣。”大意是說,雖然天界允許狐貍精修煉,但是如果它們擾亂人間正常的生活秩序,官府就應該懲戒,同時陰間的城隍也需要配合人間政府,聯合執法。
狐貍精的修煉,并不同于游戲的練級,除了以上這些剛性的管理制度之外。它們自身的道德修養也是非常必要的,甚至可以說,它們對德性的強調甚至比人類還嚴苛。
江投叔亦有《詠狐修仙》詩云:"狐千年為人,人千年為仙;人狐共學道,難易懸殊焉。然人嗜欲紛,而狐心專一;有狐變人時,無人作仙日。”
由此可見,狐貍修仙先要煉形,就是煉成人形,成為"狐貍精"。我們熟悉的歇后語“狐貍尾巴——時不時會露出來”,說的就是煉形煉到一半時的尷尬情景。
煉形還只是外修。更重要的是內養, 要講求“修齊冶平"。修煉成人形不容易, 要是不小心做點壞事,多年的心血就全都白費。所以有些狐貍精拼命做好事, 以求積點陰德。有一對狐貍姐妹,五十年如一日幫助一位大嫂推磨,才被上天嘉許,特批升級為"狐仙”。
在注重道德修養方面,狐貍精有時甚至比人還極端。清朝時,山西有一位姓孫的富商,接納了胡氏一家租住。胡氏持家極嚴,每天都要讀《道德經》和王陽明的《語錄》,整日講求心性問題。孫家的人都叫他們"狐道學'。可是有一天,胡家的孫子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 竟然對孫家的丫環進行性騷擾,丫環去胡氏那里告狀。胡氏說:“你放心,我會收拾這小崽子的。”次日,胡氏一家離奇 失蹤。孫家的人在房子里發現了作為房租的三十兩銀子,還有一只被掐死的小狐貍。講求道學到這種地步,即使朱熹、王陽明再世也未必做得到。
狐貍精的修煉過程與人差不多,也分不同的等級。紀曉嵐謂:"狐之求仙,其一采精氣,拜星斗,漸至通靈變化,是為由妖而求仙;其一先煉形為人, 既得為人,然后講求內丹,是為由人而求仙。”說的便是狐貍精修煉的高下之分。
《聊齋》中描寫有靈狐拜月修煉的驚人場面:狐貍跪拜月亮,它尖銳的吻部突入月亮的中心,然后就像一個潛水員似的對著月亮深呼吸,直到明晃晃的月亮把身體脹滿。冷澈的月華在狐毛上凝成晶體,狐貍以透明的形態修煉成了狐仙。這就是“拜月凝華修仙法”。
《廣異記》載唐開元年間,有焦姓道人在山中收徒煉道,一個黃裙婦人也來拜師。三年后,黃裙婦人道術全部學成,準備下山。但焦道人得知她是狐貍精,便想用道術拘禁她?然而,幾次施法都敗在黃裙婦入手下。最后,焦道人設 起神壇,禱告老君說:"弟子雖然無能, 但絕不能讓妖狐學了道去,還數次侮辱本師。”說得言辭懇切,聲淚俱下。忽然,神壇四周裊裊,轉眼間化為一片幾十丈高的紫色云彩,彩云中站著太上老君。焦道人趕緊禮拜,說: “正法已被妖狐學去,想求更高的法術捉拿它。”太上老君就在云中施法, 派神兵神將捉住妖狐,一刀斬斷。焦道入很高興,不住口地稱謝。人的自私狹隘, 在這則故事里顯露無遺。
綜上所述,可知狐貍修仙真是不易!不僅要耗費大量的狐力、財力、物力,還要躲避和尚、道士、鐘旭、雷神等的追殺,等到闖過道道難關之后,脫胎換骨,才能最終修成正果。
再如清代滄州有位盲藝人蔡某,因為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位老漢,兩人很投緣,經常一起吃飯閑聊。后來蔡某感覺這老漢是狐貍精,不過因為兩人熟悉了,也就不再避諱。某天兩人談到不久前的一場官司,因為涉及閨閣之中的緋聞。蔡某不由好奇心起,對狐貍精說:你既然能通靈,這事的秘聞肯定知道得一清二楚,給我八一八。沒想到狐貍精勃然大怒:我是修道的人,怎么能亂傳八卦呢?況且男女之事,向來曖昧難明,不足為外人道。如果一味逞口舌之快,那是要“傷天地之和,召鬼神之忌”的,損陰德啊!說完,便拂袖而去,此后再也沒有出現過。
專心修煉的狐貍精,不僅不傳緋聞八卦,還知道努力向善。有位老塾師曾經半夜經過一座古墓,聽到墓中傳來鞭打聲,還有說話聲傳來:“你不讀書識字,不能明事理,將來什么壞事做不出。等到觸犯天律,后悔就來不及了。”老塾師覺得奇怪,深更半夜,荒郊野地里,誰在教育子弟啊!仔細再聽,原來是狐貍精在訓子。(《閱微草堂筆記》卷七)
至于狐貍精學雷鋒做好事,甚至大義滅親的故事,也并不少見。所以有人曾感慨說:“世有口談理學而身作巧宦者,其愧狐遠矣。”
如果總結起來,狐貍精的修煉雖然不是官方活動,但一方面受到陰陽兩界政府甚至天庭的規范化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內心對道德的自覺遵從。在修煉的進程中,它們比人類要付出更多的艱辛。
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的修煉進程就像平民努力上進一樣,充滿了勵志的正能量。所以清末的經學大師俞樾說:“由狐而仙,譬如白屋中出公卿,方以為榮,何諱之有!”
感謝沙漠中的李白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