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科普工作方案,社區科普工作方案模板
2023年以來,沾化區科協秉持“四服務”職責定位,強基固本,創新實踐基層科協“三長”聯村機制,以“五個著力”推進基層科協工作,科協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不斷增強。
沾化區科協以基層科協組織標準化建設試點為契機,緊扣鄉村振興和科技融合經濟發展戰略主題,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實施鄉鎮(街道)科協“ ‘三長’聯村(社區)”工作,組織聯系和帶動廣大農村地區基層科技工作者自覺融入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中,聚焦為鄉村基層群眾提供優質科技公共服務,促進農民科學素質和生產技能的雙提升。
顯著成效,組織架構上下貫通。全區438個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科協組織,由村支部成員或村委委員兼任科協主任。形成了以區科協為樞紐、鄉鎮(街道)科協為重點、村(社區)科協為延伸的基層組織網絡體系,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強有力的組織基礎;體制機制健全完善。結合沾化區實際,制定了《關于鄉鎮(街道)科協“三長”聯村(社區)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對“三長”聯村科普隊伍、科普活動的組織實施等方面進行規范要求,有力指導了“三長”發揮專業特長和資源優勢參與科協工作,實現將“三長”聯村工作信息化和制度化的融合發展;“三長”隊伍熱情高漲。“三長”聯村科普隊伍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撲下身子,下沉一線,工作成效顯著。實施“三長”聯村工作以來,“三長”組織村(社區)科協主任培訓50余場次,聯系指導村(社區)科協主任4000余人次,組織開展科普宣傳、科技推廣活動3500余場次,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鄉村振興、新時代文明實踐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經驗做法如下:(一)著力深化基層科協系統改革,創建“三長”新陣地。組織輻射鄉鎮。全區11個鄉鎮(街道)全部建設基層科協組織,科協全部吸納了“三長”(衛生院院長、學校校長、農技站站長)進入;組織延伸村莊。438個行政村全部成立科協組織,全部由村支部成員或村委委員兼任科協主任;組織聯絡成網。形成以區科協為樞紐,創新實踐鄉鎮街道科協“三長”聯村工作機制為重點,村(社區)科協為延伸的科協組織網絡體系。(二)著力壯大工作隊伍,書寫“三長”新速度。建立“三長”聯村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鄉鎮科協“三長”這一“關鍵人物”的作用,不斷提升“三長”的組織能力和為民服務能力;建立健全 “三長”聯村工作制度。規范“三長”聯村工作行為,將各鄉鎮街道科協54名“三長”全部納入區“智慧科協”隊伍,實現“三長”聯村工作信息化、制度化深度融合;建立鄉鎮科協“三長”聯村工作紀實制度。明確“三長”的職責任務,醫院院長帶領醫療隊伍,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疾病的防治,推進健康鄉村建設;學校校長帶領科普輔導員,面向青少年開展科技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激發青少年科學探索熱情;農技站站長帶領農業技術人員,助力精準扶貧,切實促進“三農”發展。(三)著力加強科普隊伍建設,激發“三長”新活力。強化“三長”配備。持續壯大專業技術協會、學會組織,重點吸納青年科技工作者、企業科技工作者、非公領域科技工作者、專業致富能手為會員;提升智力支撐。深入實施協會、學會創新和服務能力打造一批示范協會、學會;強化團隊建設。科普講師團、科普志愿者、科普信息員三支科普隊伍人數穩步增長,年內開展科技志愿服務等活動50余場次,受益群眾超過10萬人次。(四)著力加快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打造“三長”新引擎。搭建“三長”科技創新平臺。扎實助力“科技興沾”行動,深入開展科技創新主題活動,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搭建“三長”科學普及平臺。開通“科普沾化”微信訂閱號,開辟【智惠行?云科普】理論宣講—微課堂專欄,舉辦“黨領導下的科學家風采展”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巡展等系列活動,推動全區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搭建“三長”科技交流平臺。積極與中國科協、省市科協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對接,舉辦“渤海科技論壇”、學術論壇等活動,招才引智、凝智聚力,為基層科協組織和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助力添彩。(五)著力選樹工作品牌亮點,開啟“三長”新里程。開展“三長”聯村精準服務,煥發基層組織凝聚力。著力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鄉村振興、新時代文明實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三長”組織開展村(社區)科協主任培訓50余場次,聯系指導村(社區)科協主任開展科普宣傳、科技推廣活動500余場次;積極選樹先進典型,提升“三長”引領力。及時通報表彰在果蔬種植新技術推廣應用、冬棗專業技術培訓等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先進典型案例,進一步增強以鄉鎮“三長”為代表的基層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榮譽感、獲得感;激勵“三長”輻射帶動,擴大社會影響力。引領廣大醫務工作者、農技專業人員、中小學教師三支專業隊伍,深入基層、扎根基層、服務基層,使沾化區“三長”聯村工作品牌更亮、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