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辯論賽開場的詩句_辯論賽開場白詩句
文|七言絕筆(專注優(yōu)質(zhì)原創(chuàng)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quán),歡迎轉(zhuǎn)發(fā)分享,抄襲、搬運必究)
無論是競技體育、武林對決,還是各類辯論賽,巔峰對決總是讓人看的十分過癮。對陣雙方實力旗鼓相當(dāng),強(qiáng)強(qiáng)相遇,唯有使出絕招才能制衡對方,觀戰(zhàn)者常會因某個精彩瞬間拍手叫好。對于參賽者來說,英雄惜英雄,場上是對手,場下卻是知己,比如羽壇林丹和李宗偉。唐代是文化發(fā)展極為旺盛的時代,各類文學(xué)大家輩出,那么處在巔峰位置的詩人之間的相遇會是什么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兩位久負(fù)盛名的大才子白居易和劉禹錫的故事。
白居易與劉禹錫都是令人仰止的唐代大詩人,他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年齡相當(dāng),祖籍都是河南,同樣少小離家到京城謀生,同樣都有被貶的經(jīng)歷,只是被貶的時間點、長短不同。又不約而同選擇在洛陽養(yǎng)老。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以上的種種巧合就注定白居易與劉禹錫是同一類人,兩人成為知己是必然的事情。
白居易在當(dāng)時是備受贊譽(yù)的詩人,他的詩具有鮮明的個人色彩。16歲時來到京城,"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就讓他成為極具影響力的詩人。29歲進(jìn)朝為官后,連皇帝都喜歡他的詩,以致在他死后皇帝親自為他撰寫墓志銘。
白居易豁達(dá)開朗,愛廣交朋友,經(jīng)常以詩會友,把酒言歡。劉禹錫非常樂觀,胸有豪情壯志,他的那首《烏衣巷》流傳甚產(chǎn),"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這首詩看似寫的是烏衣巷的景象,實則寫了烏衣巷的興衰過程,寓意深刻,值得人久久回味。劉禹錫在19歲才來到京城,但仕途之路卻比白居易順暢,24歲時就已當(dāng)官。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更何況是官場呢。劉禹錫在34歲時參加了政治革新運動,最后運動失敗,他就被貶。十年后,被召回京呆了沒幾個月,又因為寫了"玄都觀眾里桃千樹,盡是劉朗去后栽"而惹當(dāng)權(quán)者不滿,再次被貶。而與此同時,白居易也難逃被貶的命運。當(dāng)朝宰相被暗殺,白居易越級上書要求緝拿兇手,因而被貶。
二,把酒言歡,各抒己志,相見恨晚就這樣,兩人遠(yuǎn)離京城,輾轉(zhuǎn)多地。兩人都是名滿天地的大詩人,互相仰慕許久,卻始終未有機(jī)會得以相見。兩人第一次的相遇是在55歲時,劉禹錫在被貶23年后應(yīng)召回京,而白居易則是由蘇州返回洛陽,兩人將見面地點選為揚(yáng)州。兩人相見恨晚,惺惺相惜,由白居易做東,讓劉禹錫吃飯,喝酒。白居易見到劉禹錫,感慨萬千,借著酒興寫首詩贈送劉禹錫。"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fēng)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兩人難得相見,白居易自是十分歡喜,二人舉杯暢飲,大有不醉不歸的架勢。劉禹錫吟著詩,白居易用筷子敲著盤子為他附和。白居易感嘆,劉禹錫年少成名,堪稱"國手",卻命運多舛,空有滿腔報負(fù),無處施展??粗鴿M朝文武百官風(fēng)光無限,唯獨他忍受著寂寞,蹉跎著歲月,心里真是為他難受。誠然,他明白,"槍打出頭鳥",有才氣的人必會受其拖累,但23年的折磨未免也太多了點。白居易為劉禹錫被貶23年心中忿忿不平,但是他也無奈,自己的命運同樣不平順,只能對著老友發(fā)發(fā)感慨。
劉禹錫聽了白居易之言,感覺終于找到了難覓的知音,劉禹錫雖然飽受摧殘,但他從未屈服過,還反過來勸白居易,要以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劉禹錫說自己這23年來生活真的是無比凄苦,但是都已過去了。這次被召回京,他很想之前的舊友,回來卻發(fā)現(xiàn)官場變化快,已經(jīng)物是人非。然后劉禹錫話峰一轉(zhuǎn),沉船旁邊會有千帆駛過,病樹前面還有會萬木逢春,做人何必這么悲觀,希望還在前方。但是他很感謝白居易為自己抱不平,他敬酒以示感激,同時也希望兩人以后的日子能夠平順些。
緣分有時就是這么奇妙,隨后不久,兩人都被安排到太子身邊工作,但都是些閑職。兩人雖然工作上沒有太多交集,私下里卻常常相聚,把酒言歡,吟詩作對,暢游山水間。兩人年逾古稀,世態(tài)炎涼盡在眼中,功名利祿已拋諸腦后,只希望在余下不多的日子,能夠酣暢淋漓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三,伯牙絕弦,居易再編在這段時間里,兩人互贈的詩詞達(dá)138首之多,白居易甚至還出了一本《劉白唱和集》,這本書記錄了兩人來往的諸多細(xì)節(jié),里面充滿了歡樂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這應(yīng)該是兩人最為快樂、彼此都十分珍惜的時光,要不然白居易不會對它進(jìn)行四次編集。
美好的日子沒有持續(xù)很長的時間,劉禹錫駕鶴西去,白居易十分悲痛,最后再為老友寫了首悼亡詩《哭劉尚書夢得》,劉禹錫已去,留下白居易孤獨寂寞,沒有生機(jī)。四年后,白居易因生病與世長辭了,兩位老友在另一個世界繼續(xù)探討詩詞。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劉白二人的友情,并未因針鋒相對而破裂,相互制約,相互抗衡的同時,亦在相互扶持,相互勉勵。如此心照不宣的摯友,一生又能覓得幾人呢?"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jī)半句多"知己是前行路上最不可或缺的部分了,知己三兩,人生足矣。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即使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三兩老友共同分擔(dān)憂愁,就算有再多的郁郁不得志,酣暢淋漓一把,也會更有動力望向前方。李宗偉退役時,最失落最難過的,不是他的球迷,而是一直以來的對手林丹;伯牙失去知己,痛而"絕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永遠(yuǎn)有二人在第一第二名較量,也是因為有了彼此,才更加努力去做準(zhǔn)備。競技體育的精神也印證了這一點: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愿漫漫長路上能得一知己,共同勉勵較量,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