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11首古詩—初三上冊11首古詩有哪些
九月的秋,已至濃郁深處,有“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也有“西風九月草樹秋,萬喧沈寂登高樓”,,更有“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此時,方可見“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深秋美景。
古詩中也有許多寫九月秋色美的作品,今天要分享的這兩首,第一首耳熟能詳,人人會背。第二首是大詩人陸游的一首冷門作品,鮮為人知,也寫出了九月天美到極致的秋色。
第一首是白居易的《暮江吟》。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譯文:
殘陽倒映在江面上,霞光灑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現(xiàn)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xiàn)出紅色。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光亮,夜空中的新月形如彎弓高懸。
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是一首難得的寫景小詩。
整首詩美在作者用短短的四句,描繪出了兩幅優(yōu)美的深秋景色圖:一幅是夕陽西下、晚霞映江的江景圖;一幅是新月初升,露珠晶瑩的夜色圖。
前兩句是夕陽江景圖。夕陽西下,漫天的晚霞映紅了江面,江面上出現(xiàn)了難得的一邊深碧色一邊深紅色的美景。落日的余暉落在江面上,作者用了“鋪”,顯得極為貼切。
后兩句轉(zhuǎn)到了夜景。九月初三這一天夜里,彎彎的月亮掛在天空,那淡淡的月痕就像一張弓。秋露快要成霜了,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
兩幅圖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不愧為描寫九月秋色詩中的佳作。
第二首是陸游的《若耶溪上》。
若耶溪上
宋.陸游
九月霜風吹客衣,溪頭紅葉傍人飛。
村場酒薄何妨醉,菰正堪蒸蟹正肥。
譯文:
金秋九月,微涼的霜風吹動著歸家之人的衣衫,溪頭樹上的紅葉隨風落在游子身旁。
蒸茭白,煮螃蟹,置薄酒,與鄉(xiāng)鄰把酒言歡,如此情景,就算醉了又有何妨?
這是陸游在嚴州任職期滿后回到紹興的若耶溪后所作的一首詩。
整首詩篇幅短小,用寥寥數(shù)語寫出了九月迷人的秋色。
有清涼的霜風吹來,溪水潺潺,紅楓勝火,傍人而落。此刻回到家鄉(xiāng),給作者的卻是“客人”的感覺。因為“中原未定”,作者始終放心不下,所以只能短暫停留,身心都不能完整的回到家鄉(xiāng),有一種無法找到歸宿感的感覺。但鄉(xiāng)親們的熱情沖淡了他這種愁緒,美酒佳肴在前,作者索性放下一切,就著鄉(xiāng)親們備下的酒席開懷暢飲,不醉不歸。
透過迷人的秋色,作者的喜悅之情也躍然紙上,伴著霜風與楓葉,美酒與佳肴,醉臥溪頭看紅葉翩飛。
九月的秋色,如同一幅精美的畫卷,令人陶醉。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如同細碎的金子般閃爍。微風輕拂,萬千樹葉隨風搖曳,宛如熱烈的舞者在空中演繹著秋日的華章。漫步在此時的大地,吟誦一首美麗的秋詩,多么的具有詩情畫意。
這兩首優(yōu)美的寫于九月的古詩,你喜歡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