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不爛的國產三款車(開不爛的國產三款車 皮實)
文/東觀
編輯/東觀
作為多年來一直被詬病種類少、演技差、不用心的國產劇,近幾年卻隨著疫情的打擊開始逐漸好轉復蘇。
在隔壁歐美影視行業因為疫情導致質量大幅下滑的這段時間里,國產劇卻能接連拿出了《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多個高質量劇集。
而且剛好這段時間所有人都被疫情堵在家里,大家逐漸看完了老作品、看膩了爛作品,便自然地留意到了這幾部極其優秀的寫實懸疑劇。
不僅給了這些作品他們應得的成功,更是讓其他平庸甚至差勁的國產劇看到了壓力。
而接下來的幾年確實也真的可以說是“國產劇的崛起”,《人世間》、《風吹半夏》這類作品更是證明現在的國產劇也不再局限于諜戰、抗日、武俠這幾個固定題材了。
而如今已近年末,就讓我們看看從年初到現在,2023年又有那十部高分神劇吧。
雖說國產劇種類日益多樣,但作為中國獨有的類型,武俠劇這塊肯定每年都不能落下。
由郭虎和任海濤執導的這部《蓮花樓》,更是為這個題材呈現了一種全新的故事角度。
主角不再是一個練武逆襲的草根俠客,而是一位退隱江湖的武林盟主。
整個故事也不是關于什么練武復仇、重出江湖之類的,而是呈現“李蓮花”這樣一個隱退之人如何去指導和引領身邊的其他角色,教導他們和自身一起去學會“放手”。
這種成熟正是發展這么多年卻一成不變的武俠劇現在所需要的內容。
作為一部質量出眾的年代劇,《父輩的榮譽》一播出就直接激起了一陣陣討論熱潮,網友直呼能在劇里看到自己的生活。
甚至還有不少人表示這是一部適合成年人和父母一起看的劇集。
而這部劇確實也真的做到了,用顧長山一家人與他們身邊三道溝林場的各色人物去呈現這個變革發展中的時代,展示這些真實到位的人物與他們日益不同的新舊理念中產生的矛盾。
有的人共情渴望安穩度日的父母,有的人共情向往冒險拼搏的兒女。
而劇集并沒有用說教一樣的語氣去評判這些角色行為的對錯,只是像真實生活一樣展示大家不同的想法和觀念的對撞與理解。
重點不是消滅分歧,而是接受不同。
這部來自畢鑫業導演的武俠喜劇并沒有掀起什么大風大浪,但卻有著相當到位的質量。
雖然背景設定里依然留有什么武功被廢、尋仇追殺之類的老套武俠元素,但這部劇的核心卻放在了這家小小無名百貨店里的有趣角色的彼此互動上。
從尋功練藝的俠客店員實際上是武功被廢的一代宗師,到經商發財的百貨掌柜是厭惡掌控的大家小姐,整個貨店里大大小小的人物仿佛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
但所有人卻都因為機緣巧合需要在這個同一個屋檐下暫避鋒芒。
盡管有不少過度現代化的臺詞和略微尷尬的笑話,但演員的表演和角色間有趣的火花還是能讓劇瑕不掩瑜的。
作為今年年初第一部開播就爆火的“神劇”,《狂飆》直接補齊了近幾年高質量作品里的反黑刑偵劇類型。
不僅眾星云集,一口氣拉出了一大堆新老實力派演員保證了整個劇的觀賞體驗,更是讓張頌文老師在高啟強這個角色身上拿出了超一流水平的表演。
甚至讓不少觀眾表示能去共情這個劇集里的黑惡勢力大反派高啟強。
敘事上更是大膽的不只講述一個故事,而是延展開三個時間節點去呈現所有的角色如何隨著時間的推動發展變遷,讓你真實的看到這些“黑惡勢力”是從何而來。
這不僅是個單純簡單的故事,它擁有一種獨特的魔力能把你帶回那個在院子里跑來跑去、追耍打鬧的燦爛往日。
首先在時代還原上,這個劇完美的捕捉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味道。
紅色的固定電話、磨損嚴重的木箱木柜、橙黃色的紙質獎狀和布滿涂鴉的學校墻壁,一切都如此真實且令人懷念。
而故事寫作上違背父母禁令電視、和朋友一起在雜志上寫下心愿、背著家長悄悄喂養動物等等情節巧思,都能讓你再看到那個大喊大叫地騎著自行車沖過小巷的孩子。
即使你沒有經歷過那樣的童年,有一扇看向那個單純時代的窗戶總是好的。
穿越愛情劇作為一種早已被玩爛的類型,這么多年下來基本上成為了差勁作品的代名詞。
但這部劇卻在這棵老樹上開出了一朵獨特的新花。
劇中的時間穿越不是單純的更換一次時代背景,而是一種連續多次的逆向時間穿越。
這種獨特的設計讓作為歷史暢銷書的作家沈不言和自己的愛人“妖后”陸鳶,永遠只能相知不相識。
兩條相反走向的故事線凝練到一起,呈現一次獨特且凄美的旅程。
劉慈欣的雨果獎神作,終于第一次得到了真人化呈現。
盡管有前一年口碑崩壞的網絡動畫《三體》帶來的壓力,但楊磊導演還是證明了,只要你帶著對原作的尊重用心去創造,自然會有人熱愛你的作品。
而劇集本身雖然沒有《流浪地球》那樣的大型投資,但也確實盡可能物盡其用的呈現了最好的效果。
不僅毫不吝嗇的將原作中的情節悉數還原,更是在選角上很可以說“讓原作中的角色走入了現實”。
而且即使沒有看過原作也并不需要擔心門檻問題,劇集前幾集特意放緩了節奏來更清晰的呈現這個世界,讓大眾觀眾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內容
同《狂飆》一起在年初開播,在隔壁呈現暗潮洶涌的社會陰影時,這部劇讓所有人看到了一束溫暖的陽光。
故事由一個沉悶的基調起步,閨蜜去世、工作遇難一瞬間好像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如此壓抑痛苦。
然后隨著一場隨心的旅途,轉入一個鄉間的小院,在這個單純、溫暖的地方逐漸重新找回生活的熱情。
這個劇呈現了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很多人缺失的那一部分,那種生活本應該有的感覺,那種脫離了定點打卡上下班的鮮活。
在這個創新與變革的時期,懸疑劇也呈現了完全不同的一面。
沒有偵探、沒有警察,只是三個憔悴的中年男人迫切的想要找到答案,他們沒有什么過人的才智、過硬的知識,甚至沒多少幫得上忙的朋友和扛得住消耗的身體素質。
一個非常獨特且格外真實的故事,呈現著漫長的季節里某些人不變的執著。
而最終第一評分的劇,是一部關于“兒科醫生”的紀錄片。
“金眼科,銀外科,又苦又累小兒科”醫學界流傳的這句話確實完美詮釋了這部劇中呈現的內容。
兒科醫生每天所面對的不僅是一個個危險的高精度手術、一份份父母希望的重壓、一堆沒有標準治療方式的世界難題,更是一個個渴望繼續生存下去的生命。
劇中不僅呈現了動人的故事,更是傳達了不少重要的專業知識,給了不少父母更早去發覺處理問題的機會。
也通過展現兒科醫院的工作流程,讓更多人可以更好的和醫生交流。
為拯救生命創造機遇的劇集,確實無可否認的觸摸了真正的天花板。
從武俠、刑偵、年代、穿越、科幻、懸疑,到最后的紀錄片。
國產劇的今非昔比真的是一目了然,而觀眾對這些劇的優良反饋也注定著這不是像國產動畫一樣的“仰臥起坐”。
高質量作品提升大眾審美水準,審美水平的提高又推動創作者需要更優秀的作品才能得到認可。
隨著這樣的相互促進,國產劇的是否崛起已經不再是重點,究竟能飛的多高,才是我們接下來要拭目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