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觀后感400字左右—辛亥革命觀后感400字作文
11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全面爆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國成立100周年,中國人民正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110年前爆發的辛亥革命,以其驚心動魄的時代偉力,打開了中國進步閘門,為中華民族發展進步探索了道路,成為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我們應該倡導辛亥革命先烈的敢為天下先、敢為民生灑熱血的精神,將首義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貢獻于國家建設與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求是創新,奮發圖強。要清醒認識辛亥革命給我們的啟示,時刻牢記:讓“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的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永世傳承。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如果說創新是一顆常青樹,那么,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說創新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多少笑聲都是創新喚起的,多少眼淚都是創新揩干的。創新的港灣溫情脈脈,創新的清風灌滿征帆。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是因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還因為辛亥革命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傳承首義精神,就是傳承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精忠報國,碧血丹心。我們要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因為愛國,才有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為愛國,才有了范忠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因為愛國,才有了陸放翁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表現出的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和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的使命感,不僅成為辛亥革命的動力與目標,而且造就了中國近代愛國主義精神的核心。
捐軀赴國,視死如歸。我們要繼承弘揚為振興中華矢志不渝、百折不撓、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獻身精神。前線赴死易,喚醒生者難。流血犧牲又有何妨,又有何懼,但怕只怕這些也只是徒勞無功而已。死并非不足懼,亦并非不足惜,可犧牲卻總要有價值,要達到一定的目的。戰場上,血流成河,硝煙彌漫,無數人穿梭在槍林彈雨中,他們無怨,亦無悔,他們只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人民的清醒,換來國家的富強! 就像宋慶齡所說的那樣,中國是一只沉睡的獅子,可它已經沉睡太久了,現在是該醒過來了,是該重頭收拾舊山河了!那種不齒于列邦,被輕于異族,任人宰割的時代終于要結束了!戰爭的硝煙已然四處蔓延開來,無數的人倒在血泊中,他們倒下了,但在他們身后,又站起來了無數人,又有無數人前仆后繼。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今天紀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記歷史所給予我們的教育和啟迪,就是要繼承革命先輩們的優良傳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這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它召喚著一輩又一輩的中國人為民主共和的目標而奮斗。特別是要學習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的優秀品格,永遠用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給我們的敢闖、敢干、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鞭策自己,激勵自己,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不斷為之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