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恐怖主義事件,世界十大恐怖主義事件排名
一年多來世界關注焦點一直是俄烏戰(zhàn)爭。在傳統(tǒng)世界關注焦點中東,除了伊朗和敘利亞偶爾小打小鬧搞點事情,幾乎一片沉寂。以色列也對俄烏戰(zhàn)爭態(tài)度曖昧,埋頭于國內(nèi)政治爭端。沒想到哈馬斯突然躍起,展開一輪瘋狂行動,再次引起世人對恐怖主義的關注。
國際恐怖主義是個老話題,在我少年時就聽過這個詞。有好多年這個詞充盈于耳,但總感覺人們對恐怖主義的描述太過籠統(tǒng),似乎天底下都一樣,就是一幫惡徒,嗜血成性亂。我想,要真是這么簡單,恐怖主義絕不會如此難以消除。有些文章把恐怖主義和政治專制相關聯(lián),似乎有些道理,但讀起來也是不明不白。我想,應該把恐怖主義分分類,才便于搞清事情原委。
我傾向于把恐怖主義歸咎于經(jīng)濟原因。就是說,那些濫殺無辜的行為背后都有經(jīng)濟利益作祟。仔細考察當代史可以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并非唯一根源,意識形態(tài)、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也很重要,但不如經(jīng)濟根源那么頑固那么持久。只是各種因素交織,會把經(jīng)濟根源掩蓋于深處。
早年由世界革命出發(fā)走向恐怖活動曾為害一時,典型代表是意大利紅色旅和日本赤軍。紅色旅和赤軍都發(fā)難于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沉寂于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這并非偶然。那時西歐和日本才從二戰(zhàn)廢墟中恢復不久,經(jīng)濟遇到諸多困難,東方國家的暴力革命思想引發(fā)了西方某些激進青年的斗爭情緒。他們?nèi)藬?shù)不多,但廣泛采用劫持與暗殺手段,影響極大。
這些迷戀暴力的革命青年背后都有東方國家和巴勒斯坦的影子。東方國家提供金錢、武器和軍事訓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提供營地。意大利紅色旅的恐怖活動集中在本國,但在巴勒斯坦營地訓練殺手。日本赤軍則直接在巴勒斯坦宣布成立,然后打著世界革命旗號在歐亞各國展開一系列暗殺。
紅色旅于1978年綁架并殺害了意大利前總理莫羅,這是他們最為震驚的一次行動,也是導致紅色旅人心盡失走向沒落的行動。赤軍最大的恐怖活動是1972年特拉維夫機場劫持日機事件,他們用和手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導致24人身亡,上百人受傷。
1978年,意大利前總理莫羅被紅色旅綁架并殺害
幾十年來,西方國家科技與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社會福利也不斷改善。與此同時,一直號召推翻資本主義的蘇聯(lián)東歐集團卻走向解體。世界局勢的改變嚴重打擊了西方激進青年的士氣,那些屢敗屢戰(zhàn)的恐怖組織也逐漸沉寂。2022年,坐牢20年的赤軍美女首領重信房子刑滿出獄,第一時間向恐怖活動受害者致歉。這也標志著以和手推進世界革命的時代已成過去。
手持AK-47 的赤軍首領重信房子
重信房子于2022年刑滿出獄
任何恐怖活動都要大筆花錢。錢來自何處?以恐怖活動養(yǎng)恐怖活動并非不可能,但無法持久。菲律賓阿布沙耶夫組織和索馬里海盜就是典型例子。一家靠劫持人質,另一家靠劫持貨輪,都能搞來巨額贖金。但國際社會可忍讓一時,被惹急了只能武力解決問題。
意大利紅色旅和日本赤軍同樣不能持久,因為其宗旨是以暴力革命推翻資本主義,精神動力和經(jīng)濟來源都嚴重依賴國際政治環(huán)境。隨著蘇聯(lián)解體冷戰(zhàn)結束,這類組織便失去根基,自然會走向沉寂。
中南美洲的恐怖活動完全是另一種類型,其背后是國際集團,主要集中在哥倫比亞、墨西哥、委內(nèi)瑞拉這些地方。東南亞金三角洗心革面之后,中南美成了全球最大毒品來源。幾百億上千億美元的毒金收入為恐怖組織提供了雄厚經(jīng)濟基礎。他們有自己的地盤和私人武裝,還常與政府官員有扯不清的關系。他們無需政治信仰或宗教信仰作為精神支柱,全部活動就為了一個字,錢。誰妨礙他們搞錢,他們就和誰拼命,哪怕是政府高官,他們也不惜代價想法干掉。
毒品在全球各地有巨大市場,尤以美國為甚。只要市場尚存,想禁絕毒品交易異常困難。這個市場年復一年為集團提供生存空間。集團像毒瘤一樣,打掉一批又生出一批。他們的恐怖活動也像永無結尾的電視連續(xù)劇,成了籠罩中南美各國政府和民眾的夢魘。
這從另一角度告訴我們,恐怖主義看表面是一群人像瘋子樣為非作歹,其實那都是些被人利用的嘍啰。要深究恐怖主義根源,就要找到背后的大金主,弄清究竟是哪些人為了什么目的在背后操縱。我們不妨按這種思路考察下最大的恐怖主義集中地中東。
中東和中南美最大不同是其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很多恐怖活動都是阿拉伯人打著宗教圣戰(zhàn)旗號所為,因此給世人以錯覺,把恐怖主義與阿拉伯人和教相提并論。一些國家和眾多卻感覺很委屈。他們認為,教和佛教、一樣,主張與世人和平相處,恐怖組織只是一些宗教極端分子。
這真是一爿越攪越渾的渾水。如果阿拉伯民族和教并非中東恐怖主義的根源,那么根源又在哪里呢?我想,根源在石油和天然氣,在上蒼賜予中東的這些能源礦藏。本世紀來,國際油價大多時間是高價運行,最高時達到 147美元一桶。石油開采成本卻很低,高的才30到40美元一桶,中東石油低到10美元一桶。是石油輸出國的聯(lián)合壟斷推高了國際油價。
石油輸出國會議商討油價問題
國際油價還有個特點,就是對國際環(huán)境特別敏感。和平時期油價往往走低,一旦出現(xiàn)危機,尤其是戰(zhàn)爭危機,油價就會猛漲。石油出口國和石油大亨們整日眼巴巴盼著油價上漲,他們會老實巴交坐等,不想法搞點事情出來?
在中東這個油氣中心,有一大群國家包圍著以色列,領土沖突、民族沖突、宗教沖突、意識形態(tài)沖突無時不在。要想點一把火給世界添亂,中東是最好的演武場。把以色列設定為終身假想敵,隔三岔五搞那么幾下,立時讓國際石油市場危機四伏。這樣搞花錢不多,效果卻極佳。我要是不講道義只顧賺錢的石油大亨,想必也會扛著錢袋想法拿以色列開刀。看清這一點,很多看上去云遮霧罩的事情立時變得清晰。
不妨看看幾十年來中東局勢的演變。最早和以色列建交的國家是埃及和約旦。埃及石油天然氣年出口只有一百幾十億美元,整個油氣工業(yè)產(chǎn)值只占 GDP 的百分之十幾。由于能源比重不大,埃及也不是歐佩克成員國。約旦經(jīng)濟更是和能源無關,主要靠旅游、礦產(chǎn)和出國打工掙錢。這樣兩個阿拉伯國家需要的不是戰(zhàn)亂,而是和平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
阿聯(lián)酋是第三個承認以色列的國家,而且是歐佩克國家經(jīng)濟轉型的典范。把國家命脈壓在能源上終歸不是好事,一些能源出口國正在尋求經(jīng)濟多樣化。阿聯(lián)酋最為成功,其工業(yè)、旅游和金融業(yè)已有顯著發(fā)展。最大城市迪拜已成為中東的金融中心和轉運中心。隨著經(jīng)濟轉型,阿聯(lián)酋也成為中東地緣政治的另類。最近哈馬斯偷襲以色列之后,阿聯(lián)酋是第一個譴責哈馬斯的阿拉伯國家。
阿聯(lián)酋成為中東經(jīng)濟轉型典范
沙特也在尋求經(jīng)濟轉型,但尚處于起步階段。有意思的是,沙特的地緣政治角色轉換也處于起步階段。911元兇本·拉登來自沙特,背后是沙特的石油大亨。這些年沙特的角色有所轉換,成了對抗伊朗的急先鋒,最近還在尋求與以色列改善關系。
種種跡象表明,中東恐怖組織背后必有能源輸出國在作祟。世人正在談論的大金主,除了那些天天盼著能源漲價的人還能是誰?
無論國際恐怖主義是由意識形態(tài)所推動,還是由民族矛盾和宗教沖突所推動,都需要大筆資金支持。形形的恐怖組織不過是被人利用的亡命徒。恐怖組織首領和金主的秘密交易大都不為人知。那些以身犯險殘害他人的士卒以為自己是為了民族為了教派或是為了某種理念而獻身,其實不過是金錢博弈的犧牲品。那些站在遠處為恐怖行為喝彩的人也不過是被人利用的烏合之眾。
國際恐怖主義橫行,那是人類的悲劇。被恐怖主義禍首所利用,更是悲劇中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