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電動車需要注意什么問題;購買電動車需要注意什么?
新能源汽車現在是太火了......全球第一大市場,非中國莫屬,妥妥的要取代燃油汽車的趨勢。截止到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滲透率已經超過40%,這個速度是之前汽車市場前所未有的。
然而,好多消費者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卻猶豫或者糾結了,到底怎么選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真的有那么好嗎?今天就不說新能源汽車的好了,咱們來談談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坑!
首先,第一位的,還是要看品牌、企業實力!這幾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技術的日臻成熟,涌現出了很多新興的汽車品牌,號稱造車新勢力,一度曾經有幾百家品牌加入造車大軍中。市場就是大浪淘沙、優勝劣汰,隨著潮水退去,一大批品牌悄然死去,有的車都沒有上市,有的車上市也賣出幾臺車,有的賣了幾萬臺車。
2023年最新銷量
那么,這會大家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貪圖某些品牌的車便宜、好看,購車時一定要綜合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能力。汽車不是一竿子買賣,是一個耐用品,一旦企業出現問題,以后維修保養非常的麻煩。目前市面上,比較靠譜穩定的新勢力,那就是頭部的幾個品牌,蔚來、理想、小鵬,相對還是比較靠譜,3-5年內估計沒什么大問題。至于二線新勢力品牌,比如合眾、零跑,可以選擇低端產品,代步工具,即使企業出現問題損失也不會太大。三線以下的品牌,比如還在銷售的威馬、合創、恒馳等,企業面臨眾多不確定因素,甚至在垂死的邊緣掙扎,購買這些品牌的車就要慎重萬分,不能貪圖性價比這些便宜。
垂死的威馬
其次,買新能源汽車要看什么類型的新能源,是買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混合動力還要看是傳統混合動力(弱混、強混)、還是插電混、增程式混合動力。買純電時要考慮,安裝充電樁或者充電是不是很方便,當地的天氣怎么樣,如果在東北,強烈建議不要買純電動車,充電和使用都很麻煩,電池在超低溫的狀態下性能會大打折扣。
另外一點,純電動車的殘值率要遠低于傳統燃油車,因此,如果是代步工具,開的比較少,建議選擇15萬以內的純電動車型,比如比亞迪元PLUS、埃安Y、幾何E、小鵬P5等車型。
比亞迪元PLUS
如果擔心純電動汽車不方便、有續航焦慮,那么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混合動力汽車。傳統混合動力大家很了解,日系的豐田在這一塊技術非常成熟,混合動力車型油耗也比較經濟,卡羅拉、雷凌、凱美瑞的混合動力車型都比較暢銷,只是維修保養費用要貴于同平臺汽油車。但這種傳統混合動力車型,在中國不能被定義為新能源汽車,叫節能汽車。
新能源汽車中的插電混和增程式目前是比較主流的動力類型,如果車輛使用頻率比較高的話,經常開長途,可以選擇考慮插電混和增程式。插電混和增程式最大的區別就是,增程式系統中的發動機是不驅動車輛的,僅僅是用來發電的。因此,插電式和增程式技術難度相對比較復雜,尤其是插電式混合動力,大部分企業的系統不一定很成熟,要么就是質量不穩定,要么就是油耗偏高,在選擇時盡量選擇市場檢驗比較久的車型。
筆者對增程式汽車確實有偏見,一是增程式的技術壁壘確實沒那么大,二是增程式車輛既背著一塊大電池,又背著發動機,而發動機又不參與驅動車輛,這種技術方案其實是屬于畫蛇添足,當然筆者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也是過度產品。目前市面上賣得好的增程式恐怕也只有理想和問界了,但這兩個品牌的車型也不是完美的,增程式充電狀態下的高油耗、高噪音并沒有得到更好的解決,當然如果買一款30萬以上的中高端車型,對于油耗好多人可以忽略不計,理想的成功勝在產品的綜合實力,而非它是增程式。
理想L9
如果你買車是為了跑網約車這些,那么純電動車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因為道理很簡單,跑得越多省的越多,10萬左右的電動車最適合不過了。
最后就是談談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了。電動汽車相比傳統燃油汽車,電動汽車的智能化更加簡潔高效,因為電可以連接一切。如果你喜歡輔助駕駛、智能網聯、智能控制這些新鮮技術,一般20萬以上的車都可以實現了。在這一塊,新勢力品牌確實比傳統汽車企業的花樣更多一些,一方面他們敢于應用更多的新技術,另一方面在這塊的投入也更多,當然有些品牌的智能化是過剩的、花哨的、甚至是不一定很成熟的,所以要對過度智能化的車輛的品質問題有心理準備。
總結起來看,新能源汽車跟10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技術越發成熟、成本也在大幅下降,充電配套也越來越方便,尤其是純電動車的使用成本優勢、駕駛優勢相比汽油車更好。還有,環保也是一種潮流。一句話,跟買汽油車大致一樣,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