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大全100篇_伊索寓言最經典6個故事
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并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奴隸,并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后獲得自由。自由后,伊索開始環游世界,為人們講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臘人民的喜愛。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時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經后人匯集而成。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寓言故事之一?!兑了髟⒀浴匪鸭泄畔ED民間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主要是受欺壓的下層平民和奴隸斗爭經驗與生活教訓的總結。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起來與惡人進行斗爭。代表篇目:《狼和小羊》《農夫和蛇》《狐貍和山羊》《狐貍和葡萄》《龜兔賽跑》《烏鴉喝水》《牧童和狼》《農夫和他的孩子們》《蚊子和獅子》《烏龜和老鷹》《蚯蚓和狐貍》《鼴鼠》《螞蟻和蟬》《兩只口袋》《驢和狼》《馬和驢》《狐貍和狗》《銜肉的狗》《赫剌克勒斯和財神》等。
《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擬人化的動物,它們的行為舉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說出某種思想、道德意識或生活經驗,使讀者得到相應的教育。這些故事篇幅短小卻寓意深厚,有的教導人們要正直、勤勉;有的勸人不要驕傲、不要說謊;也有的說明辦事要按照規律,量力而行;還有不少反映了強者雖兇殘但卻常被弱者戰勝以及各種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內含對社會不平等的抨擊;諷刺懦弱、懶惰,贊美勇敢斗爭,教人如何處事,辨別是非好壞。
《狼和小羊》:狼看到一只小羊在河邊喝水便找各種借口想要吃掉小羊的故事。對于那些存心作惡的人,任何合理的辯解都不起作用。
《狐貍和山羊》:掉在井里的狐貍哄騙山羊下井,然后踩著山羊背跳出井底,卻扔下山羊不管。說明做事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
《螞蟻和蟬》:懶惰的蟬夏天不勞動,冬天向螞蟻乞討的故事。諷刺了好逸惡勞的人結局往往是可悲的。
《兩只口袋》:普羅米修斯在每人脖子上掛了兩只口袋,一只裝別人的缺點,另一只裝自己的。他把那只裝別人缺點的口袋掛在胸前,另一只則掛在背后。因此人們總能看見別人的缺點,而看不見自己的。說明人們往往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卻無視自身的缺點。
《烏龜和老鷹》:一只烏龜非要讓老鷹教它學飛翔,結果從高空中落下來摔死的悲劇。說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不可違背規律。
《馬和驢》:馬不肯分擔一點貨物,最后驢累死了,所有的貨物都要馬背,還外帶一張驢皮。說明助人就是助己的道理。
《狐貍和狗》:狐貍對羊羔的假意被狗識破的故事。說明對于像狐貍一樣狡猾的人,我們不能有絲毫的善意,要懂得以牙還牙。
《銜肉的狗》:狗銜著肉卻貪婪河中自己影子銜的肉,最后什么都失去的故事。說明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貪得無厭的道理。
1.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通常在結尾以一句話揭示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2.它們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語言不多卻值得回味,藝術成就高。特別是動物寓言部分,廣泛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出動物各自的習性,諸如豺狼的兇殘、狐貍的狡猾、獅子的威猛、山羊的怯懦,都刻畫得栩栩如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判斷下列有關《伊索寓言》的表述是否正確。
(1)《伊索寓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書中不少內容是影射當時社會現實的。如 《農夫和蛇》 的故事就告誡人們,做好事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 )
(2)我們熟知的《龜兔賽跑》《農夫和蛇》 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 )
(3)《伊索寓言》中不少故事借動物形象嘲諷人類缺點,如《螞蟻和蟬》諷刺好逸惡勞的人,《蚯蚓和狐貍》嘲諷吹牛皮說大話的人。( )
(4)《伊索寓言》來自民間,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突出的反映。如《赫剌克勒斯和財神》表達了窮人對為富不仁者的不滿;《螞蟻和蟬》批評貪得無厭;《兩只口袋》啟發人們要反思自我,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 )
(5)《伊索寓言》中《螞蟻和蟬》里的蟬是一個心胸寬廣的施舍者,而螞蟻則是好逸惡勞的形象。( )
2.名著閱讀。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動物寓言,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其中《馬和驢》的故事就運用的修辭手法,講述的故事,揭示了的道理。
3.《農夫和蛇》《龜兔賽跑》等故事出自(地區)的寓言故事集《》。
4.閱讀。
冬天,螞蟻翻曬受潮的糧食,一只饑餓的蟬向它乞討。螞蟻對蟬說:“你為什么不在夏天儲存點糧食呢?”蟬回答說:“那時我在唱悅耳的歌曲,沒有工夫?!蔽浵佇χf:“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這個小故事出自《伊索寓言》,運用的修辭手法,諷刺,對人們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5.認真閱讀下面這則寓言故事,概括其寓意。
螞蟻與屎殼郎
夏天,別的動物都悠閑地生活,只有螞蟻在田里跑來跑去,搜集小麥和大麥,給自己貯存冬季吃的食物。屎殼郎驚奇地問它為何這般勤勞。螞蟻當時什么也沒說。
冬天來了,大雨沖掉了牛糞,饑餓的屎殼郎走到螞蟻那里乞食,螞蟻對它說:“喂,伙計,如果當時在我勞動時,你不是批評我,而是也去做工,現在就不會忍饑挨餓了?!?/p>
寓意:
1.(1)錯誤解析:《農夫和蛇》 的故事告誡人們,對惡人千萬不能心慈手軟。(2)正確?。?)正確 (4)錯誤 解析:《螞蟻和蟬》 諷刺好逸惡勞,不是“批評貪得無厭”。(5)錯誤 解析:《伊索寓言》中《螞蟻和蟬》里的蟬是好逸惡勞的形象,而螞蟻是勤勞的形象。
2.擬人 在旅途中,驢子請求馬幫它分擔一點負擔,馬拒絕了。驢不堪重負累死了。馬無可奈何地馱上了所有貨物外加一張驢皮 助人就是助己(或自私自利沒有好下場) 解析:《伊索寓言》是初中生必讀書目,閱讀過程中要注意:總結《伊索寓言》的藝術特色,積累寓言故事,理解故事揭示的道理。
3.古希臘 伊索寓言 解析:注意是“古希臘”,而不是“希臘”。
4.擬人 好逸惡勞 解析:把“螞蟻”和“蟬”當作人來寫,賦予人的性格特點,故事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首先找出文字諷刺的對象——蟬,然后根據“在唱悅耳的歌曲,沒有工夫”和“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可知作者諷刺了那些好逸惡勞之人。
5.示例:(1)盡管風云變化萬千,未雨綢繆的人都能避免災難。(2)凡事要事先做好打算,做到有備無患。(3)目光短淺,只貪圖眼前享受,沒有長遠打算的人,早晚要吃虧。 解析:本則寓言的寓意我們可以從螞蟻角度贊揚它的未雨綢繆,也可以從屎殼郎的角度批評它的懶惰、沒有長遠打算等,只要能根據寓言寫出深刻的道理,語言通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