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成語摘抄1000個—三國演義成語和句子
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空城計
成語解釋: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策略。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故事:蜀將馬謖失守街心亭,魏將司馬懿率兵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zhèn)定,大開城門,自大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shè)有埋伏,引兵退去。
階下囚
成語解釋:指在公堂臺階下受審的犯人;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虜。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9回:“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fā)一言而相寬乎?’”
群英會
成語解釋:借指英雄人物或先進人物的集會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此皆江東之英杰。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p>
百里才
成語解釋: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qū)的人才
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龐統(tǒng)傳》:“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p>
暗度陳倉
成語解釋:度:通“渡”:越過;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寶雞市東,為通向漢中的交通要道。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cè)翼進行突然襲擊。比喻暗中進行活動
成語出處: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p>
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白首窮經(jīng)
成語解釋:白首:白頭;窮經(jīng):專心鉆研經(jīng)書。指直到年老還在鉆研經(jīng)籍,形容好學(xué)不倦。
成語出處:宋 ·蘇轍《范鎮(zhèn)可侍讀太一宮使告詞》:“謂白首窮經(jīng)之樂,尚可推以與人?!?/p>
便宜從事
成語解釋:便宜:方便合適。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guī)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
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 龔遂》:“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
兵精糧足
成語解釋:兵:兵士。指兵士精銳,糧草充足。形容軍隊十分強盛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p>
寶刀未老
成語解釋:比喻雖然年齡大了;但精神、體力或本領(lǐng)仍不減當(dāng)年。
成語出處:《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p>
別來無恙
成語解釋:別:離別;恙:病。指分別以來一直都很好嗎?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干曰:‘公瑾別來無恙!’”
才薄智淺
成語解釋:?。簻\薄。形容人的才智淺薄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8回:“某才薄智淺,不稱其職。”
赤身裸體
成語解釋:赤:光著。大部分身體或全身裸露。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4回:“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誰或坐。”
粗中有細
成語解釋:表面似乎粗率、隨便,實際卻細致、細心
成語出處: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5回:“沙僧聽說,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p>
等閑之輩
成語解釋:無足輕重的尋常人。等閑:尋常;一般。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閑之輩?!?/p>
措手不及
成語解釋:措手:著手處理;應(yīng)付;不及:來不及。著手處理已來不及了。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應(yīng)付。
成語出處: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攛過我?”
餓殍遍野
成語解釋: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zāi)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p>
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犯顏苦諫
成語解釋: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當(dāng)面直言規(guī)勸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今日公瑾怒責(zé)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顏苦諫;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觀,不發(fā)一語?”
飛砂走石
成語解釋:砂土飛揚,小石翻滾。形容風(fēng)力迅猛
成語出處:唐 ·韓鄂《歲華紀麗 風(fēng)》:“飛砂走石,風(fēng)則從箕,月離于畢?!?/p>
惶惶不安
成語解釋: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悔之晚矣
成語解釋:矣:了。后悔也已經(jīng)晚了。
成語出處:《大宋宣和遺事》:“萬一有奸邪叵測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見利忘義
成語解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形容人貪財自私。
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樊酈滕灌靳周傳》:“當(dāng)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將計就計
成語解釋: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qū)Ψ绞┯嫛?/p>
成語出處:元 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履》:“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