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混動車型的特點_豐田混動技術怎么樣
一直以來,網上關于“插混vs非插混,哪種更省心?”的爭論都未停止。我們不妨回歸理性,認真思考一下:插電混動車型是否真的能夠滿足自己日常用車需求?想必大多數人心里都會打一個問號。
在這里,筆者就通過廣汽豐田第八代凱美瑞智能電混雙擎,來為大家分析一下,插混和非插混,究竟哪種才是當下混動車型的最優解。
燃油車時代,由于汽車都是采用內燃機驅動,因此對于環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不過,隨著電動化的大勢所趨,最近幾年網上關于新能源車冬天續航里程大打折扣,甚至路上趴窩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在南方可以看到許多插電混動以及純電動車型,但在北方卻比較罕見的原因。
而第八代凱美瑞智能電混雙擎采用的是豐田智能電混雙擎系統,通過精密的PSD行星齒輪結構,可實現全速域智能電混驅動,即使在極熱極寒天氣下,依然可以實現10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是豐田“智能電混雙擎”的主銷市場之一,當地冬天嚴寒的天氣、面積廣闊的極地區域,都沒有引發車主對于車輛性能的投訴,豐田“智能電混雙擎”車型在環境適應性方面媲美燃油車,無論你身處南方還是北方,都不用擔心遇到插電混動車型的這些問題。
此外,插電混動車型的電池由于體積較大,要么外掛車底,容易因磕碰產生安全隱患;要么安置于地臺下,影響乘坐空間;要么放在后備廂,影響行李空間。
第八代凱美瑞智能電混雙擎采用容量不到2kWh的鎳氫電池,只有同級插電混動車型電池容量的1/10。電池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僅為數十公斤,不會增加行車負擔,同時也帶來更好的操控性。還巧妙地將電池布局在后排座椅下方,與油箱并列,既不影響地臺高度,又不侵占后備廂空間。
說起混動,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省油。作為量產混合動力技術車型最早,累計產量最高的汽車品牌,豐田自然深諳其道。以第八代凱美瑞智能電混雙擎為例,其百公里油耗低至4.58L,折合每公里油費不到0.4元,和插電混動車型充電費用較高時的使用成本不相上下。
而在性能方面,第八代凱美瑞智能電混雙擎采用TNGA 2.5L發動機+強電機雙擎驅動,最大綜合輸出功率達160kW,0-100km/h加速進入7秒區間,與同級別的插電混動車型處于同一水準。
此外,智能電混雙擎采用“淺充淺放”的電池管理策略,抓緊一切機會讓電能隨用隨充,電機隨時待命,避免出現部分插電混動車型“滿電一條龍、虧電一條蟲”的窘境。
在買插電混動車型之前,想必大家都幻想過每天只需要充電,就可以實現低成本出行,是不是覺得美滋滋?
但現實是,插電混動車型由于電池容量較小,想要降低用車成本就只能頻繁充電。對于一部分每天上下班代步,并且家里充電方便的消費者還好,但如果在充電樁并不是特別普及的三四線城市,再加上部分插電混動車型還沒有快充功能,就只能把它當作一款載著沉重電池組的燃油車來開。不僅行駛性能下降,油耗又會居高不下,顯然得不償失。
另外,插電混動車型不經常使用的話,長時間停在那里還要擔心是否會對電池造成損壞;但經常使用的話,頻繁充放電又會使電池深度循環次數增多,電池衰減也會更快。
而第八代凱美瑞智能電混雙擎便不會有這種煩惱,無需外接充電,和燃油車一樣正常加油就可以了,一箱油輕松續航1000+公里。得益于加油的便利性,車主甚至可以“跑多少路加多少油”,不必維持油箱常滿。當油價低時多加油,油價高時少加油,進一步降低用車成本。不僅如此,“淺充淺放”的電池管理策略也不用擔心電池年限長對車輛性能產生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插電混動車型在維修保養方面也擁有較高的要求,且維修人員需具備低壓電工證等資質,所以維修保養的話就必須前往4S店,對于偏遠地區的車主來說會很不方便。
而豐田首款“智能電混雙擎”車型自1997年量產,26年來在全球各地經受住了不同市場和環境的考驗,累計銷量超過2200萬臺。廣汽豐田智能電混雙擎車型2010年導入國內,至今也有13年的歷史,累計銷量近90萬臺,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不僅在穩定性方面更勝一籌,而且較大的保有量也令第八代凱美瑞智能電混雙擎保養起來和燃油車一樣方便。
隨著電動化的大勢所趨,由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三大細分領域所組成的新能源陣營正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其中,插電式混動車型憑借著可油可電以及能夠上綠牌等優勢,在近幾年的車市中異軍突起,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你對綠牌有剛需,并且家里充電方便的話,插電混動車型在某些用車場景下確實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卻并不適合所有消費者,我們買車時更應該回歸理性。第八代凱美瑞智能電混雙擎擁有更強的實用性、兼顧性能和燃油經濟性以及更加省心的用車體驗,這些優點表明,非插混似乎才是當下大多數消費者選擇混動車型時的最優解。插混VS非插混,你會投誰一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