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第一梯隊公司、目前最好的自動駕駛汽車
站在2023年8月這個時間節點看,量產車型的智駕技術,國內對于第一梯隊有哪些企業是有一定共識的,特斯拉、蔚小理、阿維塔、問界等都是其中一員。但如果要具體排出前三,想必還是有一定爭議的。
為什么會這樣?簡單來說就是還沒有出現劃時代產品,在功能體驗上讓消費者覺得有碾壓式優勢,再加上各車企目前智駕技術路線略有差異,所以只要定語加的好,用不用激光雷達,高精度地圖等等,都有可能排進前三名。
不過,智駕技術是AI技術集大成的應用領域,有較高的門檻,如果從技術積累、具有足夠優秀的代表性車型以及讓消費者能真切感受到的較廣范圍的使用覆蓋區域來說,以我作為智駕產品經理的行業經驗看,國外的特斯拉、國內的阿維塔科技以及小鵬汽車是真正的第一梯隊當中的前三名。
1、從技術積累角度看,哪怕特斯拉FSD入華,阿維塔與小鵬也不懼!
8月中旬特斯拉在國內開始招聘其全自動駕駛FSD的運營與數據標注人員,被視為FSD即將開始在國內落地適配的前期重要準備。
如果回顧整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歷程,特斯拉的智能駕駛技術一直飽受爭議,直到去年10月份特斯拉的AI DAY,特斯拉一股腦的展示了自家的超級計算機Dojo,占用柵格技術以及車輛眾包采集的數據還原的仿真訓練,而后推出的FSD v11版本讓大家感受到了較大進步。
圖1 :特斯拉 2022年10月 AI DAY展示的重大技術進步
如今美國已經有超過20萬特斯拉車主,占比20%以上為這套FSD軟件付費,金額高達1.5萬美元。
不過,受限于國內數據安全要求,特斯拉的FSD雖然在國內可以買,但是因為沒有本地優化,性能是非常差的。國內的交通環境過于復雜,駕駛員行為與北美有較大差異等都需要特斯拉拉起500人以上的研發人員優化半年以上才能適應國內。
所以就國內交通環境而言,自主品牌車企是有優勢的。像阿維塔11、小鵬G6等車型受惠于華為、小鵬汽車的長期技術積累,智能駕駛功能更符合中國人的駕駛習慣,體驗也更好。
就比如說阿維塔科技,其智駕功能背后站著的是華為,而早在2021年,華為在上海車展前夕透露出的城區自動駕駛功能演示視頻就曾引爆全網。這是2018年華為成立車BU之后,對智能駕駛的重金投入帶來的階段性成果,拉開了國內量產車型智駕功能加速上車的大幕。
圖2:2021年華為在上海車展前夕的量產車型自動駕駛演示
到2023年,華為在4月份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發布會上發布了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ADS 2.0,最近8月24發布的阿維塔11鴻蒙版搭載的就是ADS2.0版本,行業內很多專家評價其在感知系統,規劃決策系統上有了質的飛躍,并且有獨創性。
比如ADS 2.0獨創的GOD網絡算法融合了激光雷達與攝像頭兩者的各自優勢,可以識別通用障礙物白名單外的異形物體,因此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障礙物都能看得懂,尤其是在夜間發揮激光雷達的主動探測優勢,解決了夜晚純視覺無法看見的各類長尾問題。
圖3: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ADS 2.0感知系統設計
具體來說,夜間強眩光的情景下,縱向行人的識別就有很大難度,ADS 2.0可以實現在80km/h的緊急制動。要知道這種半夜在路中間晃悠騎著電動車或者自行車場景在國內還是挺常見的。
在規劃決策系統上,阿維塔科技(華為)與小鵬是有很大默契的,兩者都宣布要在今年年底前實現約50座城市的“無圖”智駕,也就是不再依賴圖商提供的厘米級高精度地圖來輔助,而是憑借著車輛強大的感知系統與規劃決策系統實現智能駕駛。
短期看這是拋掉了上山的拐棍,對感知系統、規劃決策算法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長期看,這又是為了攀登更高的山峰,實現更廣泛區域的智能駕駛覆蓋的努力。
圖4: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ADS 2.0感知系統設計
小鵬汽車的智能駕駛技術積累也較多,其智駕團隊的靈魂人物吳新宙在全面搭建了小鵬智駕技術棧并跑通之后最近離職去了英偉達,為英偉達芯片服務更多車企做準備。
以管窺豹,足見國內以阿維塔、小鵬汽車為代表的車企智能駕駛技術水平處于全球第一梯隊的地位,否則英偉達也不會找國內技術團隊。
2、從代表性車型產品力看,阿維塔科技富有前瞻性
空談智能駕駛技術本身會誤導消費者,優秀而安全的智能駕駛功能體驗必然是植根于一臺極具產品力的車輛本身。
從車輛的造型設計開始就要考慮如何更好的布設各類感知元件,要面向未來不斷的更新升級而做到充分的性能冗余。不斷更新這件事情對于汽車本身來說又涉及到電子電氣架構的設計,很多傳統汽車強國因為缺少相應軟件硬件人才的積累都搞不定。
特斯拉、阿維塔、小鵬能成為智駕行業第一梯隊,正是因為三者都有主打智駕能力的爆款車型,比如特斯拉的Model3和Y,阿維塔11以及小鵬的G6。
其中阿維塔11的產品力是驚人的,僅僅憑借著31.99萬的起售價格,要感知有感知,配有包括3顆激光雷達在內的34顆感知元件;要算力有算力,幾百TOPS算力的智駕控制域;要顏值有顏值,豪華配置還一大堆。
圖5:阿維塔11顏值高,配置豪華,非常獨特的轎車感SUV懸浮設計理念
阿維塔11可以說是充分發揮了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這四類感知元件的特性,構建起了4層獨立的感知防護體系,好比是武林高手的四重金身護體,實現了對周圍環境的全方位感知能力,帶來行車安全性和智能性的大幅提升。
圖6:阿維塔11包括3顆激光雷達在內的34顆感知元件構建起了4層獨立的感知防護體系
支撐這么多感知元件的背后需要有強大的算力和優秀的算法。,幾百TOPS算力的智駕控制域智能駕駛芯片具備支撐L4級自動駕駛的潛力,可以支撐很長一段時間的OTA不斷升級后對更大算力的要求。
算法層面,阿維塔11鴻蒙版搭載的華為 ADS2.0進行OTA升級后就可以打通高速公路、城區道路和停車場泊車的三大場景,城區NCA也不再依賴高精度地圖,預計年底就可以實現45座城市的無高精度地圖就可以開啟智駕的覆蓋。
就我實際測試體驗而言,阿維塔11的智能駕駛算法最像“老司機”了,是一種會思考,擬人性的駕駛方式,而不是那種規則性的執行動作。舉例來說,在城市道路車輛左轉時,涉及到人、車、非機動車的搏弈,坐在上面能明顯感受到阿維塔11的多車搏弈很聰明。
圖7:阿維塔11的無保護左轉很聰明
長期來看,智能駕駛是要做到普惠的,只有更多的車輛能實現自動駕駛才能聯動性控制,進一步提高交通效率。這就需要車企們能不斷退出各個價位段的優秀產品。
3、從城市智能駕駛開放進展看,阿維塔、小鵬已經領先
在高速、城區道路、停車場三大場景中,城區道路的交通環境最復雜,對智駕的考驗最大。除了都需要考慮到擁堵跟車、施工避讓、隧道/橋梁通行以外,明顯城市場景的智駕功能要復雜的多。但是城區道路的智駕實現又是最有意義的,因為車輛大部分時間都是要在城區里面開。
圖8:高速vs城市道路主要智駕場景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國內智駕水平第一梯隊的車企陸續宣布了要在國內開通城區智能駕駛(City NCA),并提出了未來開通覆蓋城市數量的計劃,其中阿維塔11已經覆蓋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北京、重慶六城,暫時處于領先位置;小鵬緊隨其后已經開通了5座城市的高階智能駕駛。
從智駕能力測試來看,NCA覆蓋城市越多、平均接管距離越長、能應對的場景越豐富、大范圍用戶群體使用發生交通事故的次數越少,代表著智駕水平越高。
但就用戶的實際體驗來看,我們忽視了人類駕駛員與車輛的互相信任程度,需要有一段時間的熟悉充分了解車輛智駕能力的邊界,才會放心讓智駕運行。智駕技術發展到現在,沒有什么看不透的黑科技,更多的是需要優化不同場景的體驗。
普通人少有機會和精力把不同車型不同版本的自動駕駛都體驗一遍,但我們行業從業者看的是比較清晰的。阿維塔的智駕領先性就體現在他已經能處理城市NCA絕大部分的場景,常規的如紅綠燈識別、換道超車、無保護左轉右轉、擁堵跟車他應對自如,像鬼探頭避讓、近距離加塞、施工避讓、離讓行人、占道車輛開門避讓他也能輕松應對。
圖9:鬼探頭避讓
圖10:禮讓行人
圖11:占道開門避讓
圖12:施工避讓
最新8月24發布的阿維塔11鴻蒙版智能駕駛軟件架構迭代至華為ADS 2.0,進行OTA升級后智駕功能在高速場景進一步增加了對特殊場景的應對,施工場景換道通行、ETC收費站通行均可以實現,還增加了敏捷變道選項,可調整自主變道策略積極性。這次升級后,預計到今年年底,阿維塔11鴻蒙版的平均人工接管里程從100km提升到200km。
在城區場景,得益于華為ADS 2.0算法的升級,可覆蓋城區90%的交通場景,新增了特殊車道智能通行功能,當車輛行駛在潮汐車道/可變車道,可根據車流判斷車道屬性并謹慎通行。特殊路段通行能力提升,支持路口掉頭功能、環島通行功能、施工場景換道通行功能。路口通過能力也顯著提升,在標準路口直行,車輛可根據信號燈完成路口前剎停或起步,還支持路口撥桿左/右轉功能。
因為有了先進的電子電氣架構,阿維塔的智駕能力通過OTA不斷升級,常用常新。這背后得益于阿維塔采用的華為智駕技術在AI訓練集群上構建了豐富的場景庫,每天在其中進行千萬公里的仿真測試、挖掘疑難場景,所以在面對各種類型的城市交通場景都應對自如。我也相信,隨著訓練數據的增多,時間的延長,道路上各種場景,自動駕駛都能應對自如,而目前阿維塔剛好處在比較領先的位置。
科技進步的速度往往在某一些時間節點會迎來顯著加速,我們成為是技術“奇點”時刻,從目前量產車型智能駕駛第一梯隊特斯拉、阿維塔、小鵬的表現看,我對自動駕駛奇點時刻的即將到來越來越有信心了,如果各位朋友真的想感受一下這種進步,可以試駕阿維塔11、小鵬G6或者特斯拉Model Y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