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員工買土豆的故事—兩個員工買土豆的故事說了什么
如果有一份日入9000元的工作擺在你面前,你做不做?
據統(tǒng)計,2022年全國人均月收入約為3066元,國家統(tǒng)計局給出的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以支配收入為36883元。
日入9000元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全年無休的情況下一年可賺3285000元,就算一年休息100天,也能有兩百多萬的收入。
兩百多萬在二三線城市,基本可以全款買下一套很不錯的房子。
央視傳遞出擺攤能日入9000的價值觀?
3月19日,央視在微博分享了一個案例,說95后夫妻范丹丹和趙慶書非常勵志,兩人齊心協(xié)力在浙江義烏的青口夜市搞了一個小攤,專門做賣炸土豆和炸豆腐的生意。他們一邊做生意,一邊直播自己的生活,等到晚上收攤的時候,妻子開心的說:“太棒了,我們今天大概賺了9000元。”
據了解,他們一天就能賣出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這么大的銷售量就連專門開飯館的都羨慕。
講完了故事,央視新聞還發(fā)了一句心靈雞湯:不只是這對95后夫妻,像他們一樣靠著勤勞的雙手為美好未來打拼的人還有很多。
當天,央視還置頂了這個視頻,保證每個進他主頁的人都能看見。
本以為這么勵志又催人奮進的視頻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讓年輕人重燃熱血,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沒想到,評論區(qū)卻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一部分網友對這則新聞的真實性十分懷疑,在評論區(qū)算起了賬:如果兩個人日入9000元,在一份土豆+一份豆腐賣15元的情況下,需要連續(xù)10個小時不停的工作,而且必須保證每分鐘賣出一份土豆+一份豆腐。
有沒有這么多客人暫且不論,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也需要提前處理,兩個人光處理這些東西就需要好幾個小時,而且這么多東西帶去攤位前很占位置,如果沒有提前都帶來,那么來回拿食材也需要時間。
網友不禁提問:這兩人有三頭六臂嗎?
另一部分網友表示:官媒是對日入9000元沒概念還是對年輕人的現(xiàn)狀沒概念?
如果央視新聞對自己發(fā)出的視頻中內容的真假性不加甄別,對新聞的了解不透徹,很容易誤導觀眾,更何況是這種顯而易見有問題的數(shù)據?
互聯(lián)網謠言千千萬,如今很多媒體都沒有了傳統(tǒng)媒體的原則,所謂的新聞三要素也早已被時代拋諸腦后,要在各類新聞中甄別真假對網友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而央視,在觀眾的心中是權威的,具有導向意義的,如果央視新聞都做不到用事實說話,而是成為網絡熱點的傳話筒,流量的追隨者,那么央視新聞以后還怎么取信于人?
從央視贊美“95后夫妻自主創(chuàng)業(yè)擺地攤”事件中,網友還讀出了央視對年輕人就業(yè)方向的鼓勵,引導更多年輕人“放下學歷包袱”,走進生活底層,靠“擺地攤”掙錢。
央視評孔乙己文學
就在這個視頻引起爭議之前,網上關于“孔乙己文學”大火了一把。
一個網名叫做“失意書生”的人在網上吐槽:“以前人家都說學歷是高薪工作的敲門磚,如今學歷成了我走不下來的高臺,再回頭看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我們的身上又何嘗沒有一件脫不下的長衫。”
初讀時,我們嘲笑孔乙己,再讀時,我們成了孔乙己。“孔乙己文學”愈演愈烈,就連央視都忍不住發(fā)聲。
央視說:不是學歷沒用,而是光有學歷,沒有實踐是沒用的,如果孔乙己們愿意脫下長衫,下基層走一走,從能夠果腹的工作做起,又怎么會有孔乙己的焦慮?
央視的這篇文章卻沒有得到許多網友的認可,而且遭遇了群嘲,其中有一個評論小編印象深刻,他說:“先生寫盡太平事,不肯俯首見蒼生。”
如果央視能多了解一些民生疾苦,或許就會發(fā)現(xiàn),不是年輕人脫不下長衫,而是我們脫下了自身的長衫,卻脫不掉外人眼里的長衫。
有一個碩士生在網上吐槽說:“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她一遍遍向下兼容,最后要求甚至變成了去餐廳洗盤子也可以。”
可是HR看到她碩士生的標簽,都不敢回她的消息,直到她將自己的學歷變成了高中生,才勉強獲得刷盤子的工作機會。
百萬大學生也面臨著一樣的困境!以前大學生是一個令人驕傲的身份,如今大學生約等于廉價勞動力,就算是這樣,仍有大批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整日處于焦慮中。
除了這些脫下長衫,對外妥協(xié)的,還有一批穿著長衫的孔乙己們。孔乙己為什么要穿長衫?因為長衫是讀書人的尊嚴。
有人追求真實的生活,對面現(xiàn)狀能屈能伸;也有人追求理想,放不下眼里的星辰大海。
有網友說:“不是我不想打螺絲,而是早知道要打螺絲,我為什么要浪費十年寒窗的時間?”
讀書不是一件無意義的事情,我們尊重孔乙己有脫下長衫的權利,但為什么穿長衫的孔乙己們得不到尊重?
他們目標堅定,追求理想,難道就因為目前的困境就要被要求放棄?
孔乙己的長衫和日入9000的故事
前有央視鼓勵年輕人脫下長衫,后有央視點贊95后創(chuàng)業(yè)夫妻。
這一次網友之所以怒懟央視,正因為他們浮于表面的夸夸其談、自以為正能量的教育與當代網友的生活格格不入,就像鼓勵自費上班的“專家”一樣離譜!
95后夫妻日入9000的創(chuàng)業(yè)從來就不是靠著純擺攤。這對夫妻開始的時候年收入也不過十幾萬,跟普通的上班族差不多,后來,他們還搞起了網絡直播,招收學徒。
他們擺攤的青口夜市原本客流量比較大,兩人也支了兩個攤子,他們在直播間靠著自家還不錯的生意招收了一批學徒,每個學徒大約要交1500元,而且,學徒們?yōu)榱藢W會他們的手藝,都要免費到現(xiàn)場幫工。
也就是說,他們不止兩個人,而是一個團隊,所謂的日入9000元,一方面可能并不是純利潤,另一方面還可能包含了學徒費和直播打賞。
據調查,他們招收的學徒約有300多人,光學徒費就收了45萬,而且他們的直播間人氣很旺,日常約有5萬人觀看,巨大的人氣也能帶來一筆收益。
央視在這則新聞上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他們美化了小夫妻的收入,隱瞞了背后的風險。
如果很多人因為看了這則新聞,抱著日入9000元的幻想,脫下長衫投入擺攤事業(yè),那么他大概率是既丟了長衫,也花錢買了教訓!
每個行業(yè)都有做的好的人和做得不好的人,不能全面的看待問題和發(fā)掘潛在的危機,貿然入行的人都是給前輩教學費,讓人割韭菜的。
就拿這對95后的夫妻來說,這兩人確實是成功的,可是交了1500元來找他們學習的人呢?他們有幾個成了同行?又有幾個復制了他們的成功,做到了日入9000元?
這對夫妻在成功之前也經歷過被城管驅趕,帶著攤子抱頭鼠竄的艱苦時光,如今他們雖然有了穩(wěn)定的攤子,但是也要交高昂的租金,如果營業(yè)額太低,租金就要自己掏錢了。
還有前期的投入成本、原材料佐料、客人的口味、當?shù)氐娜肆髁俊⑼懈偁幍鹊龋恳豁椂加兄豢煽氐娘L險,只有全都闖過來了,才能嘗到成功的果實。
都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太佛系,熱愛擺爛,甚至官方都在點年輕人執(zhí)著于穿長衫,不肯脫下。事實上,這一代年輕人一方面面臨著優(yōu)生優(yōu)育帶來的后果,一方面趕上了房價瘋漲高不可攀,如今又面臨市場崗位需大于供,學歷變白紙,一層層打擊下來,他們深刻的看見了努力也不能實現(xiàn)夢想的結局。
如果早知道美好的未來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那么為什么不在最好的年紀躺平?
當代的年輕人和以往都不一樣,他們是清醒的糊涂著,而一向高高在上的央視被懟,也不過是長久的與現(xiàn)實脫節(jié),讓潛藏的矛盾終于爆發(fā)了而已。
希望央視能夠明白,孔乙己們愿意脫下長衫,但是他們吃慣了老板畫的餅,早已對各種鑒餅技術了如指掌,坦白來說:別搞些虛的,只有真正能解決問題的餅才是真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