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的主要事跡和歷史貢獻、拿破侖一生簡介
讀不同的書見識不同的思想,在無聲的交流中思考、辯證、判斷,讓不同的思想交匯,融入到這世間萬般變化的現(xiàn)實當中,在俗世中升華、超然和借鑒,進步的階梯就會載著你走向心胸外的風景。
要了解一個歷史名人,他的傳記就不得不讀,因為時光逝去的不可逆轉(zhuǎn)性,只能通過記載去研究和了解,而史學與文學相結(jié)合的傳記寫作方式,既以史學的可查處提供文獻資料,又有文學價值及文學寫作的趣味性,這種“新傳記派”的創(chuàng)始人埃米爾·路德維希,以《拿破侖傳》享譽了世界。
拿破侖作為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展現(xiàn)的軍事才能和素養(yǎng),以及遠大的理想,淵博的學識,可以成為學習的榜樣,同樣的他的污點及罪惡也可以成為教訓(xùn)的引戒,而拿破侖在各國名人眼中也具有不同的評價:
雨果說他是戰(zhàn)爭中的米開朗琪羅;
司湯達說這個世界上無一人可與他相提并論;
歌德說他是古往今來最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物;
黑格爾則贊美他是神的存在;
丘吉爾認為世界上沒有人比他更偉大!
拿破侖所達到的高度,足以是學習的樣本之一了。
似乎是與生俱來的與眾不同,拿破侖在十五歲少年時光的時候,他在布里埃納軍校的思考就已經(jīng)奠定了他一生的不凡。在一次次的打擊中,他孤獨、叛逆、胸懷大志,以懷疑的目光審視一切的少年,已經(jīng)熟知人心。
十六歲成為少尉,第一系上佩劍,之后的生涯中脫下的次數(shù)就已寥寥無幾,他瘋狂閱讀如饑似渴,機智敏捷同時又自信自我高傲,但依然很貧困。晉升為中尉后,志向更是發(fā)生變化,心思更加敏銳且利己,手段和目標逐漸凸顯,革命的思想已醞釀在腦中。而在二十二歲前他卓絕苦讀和積累的理論知識已經(jīng)為其今后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在不斷的成長中,二十六的拿破侖終于展示了鋒芒,以及今后人生的萬丈光芒。
在這本傳記中并沒有看到寫得較為詳細的拿破侖指揮的歷次戰(zhàn)役,并不是純粹學術(shù)意義上的著作,本書的筆觸和寫法更像是史詩,側(cè)重于描寫拿破侖個人的成長年齡的心理變化及刻苦的學習打基礎(chǔ)過程,將拿破侖被贊為神一面的閃光點和他的私人情長統(tǒng)籌描述,將對拿破侖較為有名的愛而不得女人忠貞愛情的凄慘表述的甚是恰當。
略微提一下本書末尾的拿破侖年表,參考來讀可以貫穿本書的軸線,不至于前后銜接的遺忘和跳躍。從1769年拿破侖出生,分五個章節(jié)將年表事跡寫完,一個完成時間跨軸的拿破侖即展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
也許時至今日很多讀者在讀拿破侖的時候還是唏噓不已,為他的狂野,他的執(zhí)念,他的歐洲大陸必須統(tǒng)一的堅定。當他被批判是暴發(fā)戶的家族式嘴臉的時候,他的容忍也顯現(xiàn)出了他的家族觀念從父母那里傳承的一面,他以智慧和命運來努力籌謀的一切,都想將之留給來自己的子孫后代。
皇帝不是萬能,但是拿破侖這位天之驕子也無法抗拒溢過金光閃閃的的誘惑,他試圖將千年來凝聚在里的力量控制在手中,卻最后反被控制,以至于喪失了自制。他的雄心也隨著野心日益蓬勃發(fā)展,想要全歐洲由他來統(tǒng)治,每個國王都要對他俯首稱臣。開始遙控建立政權(quán),把所有的王國都分完了。
正如作者所說:拿破侖用其一生寫就的悲劇可謂千年不遇,一個人憑借自信與勇氣、激情與想象、勤奮與意志,所達到的高度,拿破侖給出了答案。他即是歐洲熱血青年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