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口號霸氣押韻四句-辯論賽口號霸氣押韻四句五字
對方辯友、各位觀眾:
大家好!
我方認為 “吶喊比行動更重要 ” 。因為吶喊,從廣義上理解是一種意在喚醒他人的力量。聲震四方,其威力遠遠超過無聲無息地埋頭苦干。吶喊,能夠讓更多人聽到時代的呼喚。十六歲少女格蕾塔 ·通貝里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侃侃而談,面對各國領導人,擁有百萬粉絲的她,其每一句環保宣言必將引起潮水般的的深思與回響。在互聯網技術發達的今日,更多人能感受到保護環境刻不容緩的緊迫性,于屏幕前重新審視自己麻木的內心,在格蕾塔的號召下重新凝視“ 風云突變 ” 的世界,其力量何其巨大!吶喊,不僅是情至深處的呼嘯,更是飽含憂慮的勸告。
如果認為它只是空喊口號,那必將錯失其深意。若無 “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 ” 的吶喊,忙于農耕的百姓怎會撥冗植樹?若無“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 的吶喊,又會有多少餐廳試圖暴利出售魚翅?伏契克臨終前的憂嘆仍使我們警醒:“ 人類,我愛你們,可你們要警惕啊。” 這是他的吶喊,致使多少青年反思。吶喊如比必要,甚至比行動更重要。
對方認為,“行動比吶喊更重要 ” ,我方不敢認同。試看中國垃圾分類,從多年前引入分類垃圾桶,到如今終于起步,其進程之慢,恐怕是過于信賴行動所致。沒有一聲震聾發聵的吶喊,垃圾分類必將在難以依靠的所謂行動中無限滯留。“ 螞蟻森林 ” 取得的成就是我們欣然所見的,但其歸根結底是企業良知驅動之下的“ 吶喊 ” 所推動產生的。
如果純粹依靠一個人的行動,且不說運輸、挖坑之艱難,光是其效率便令人堪憂。不如企業一聲吶喊,使雙方達成共識,讓時間與精力合理使用,讓行動在吶喊的指導下真正有用。若你要說,中國的植樹節使人們積極投身于種樹,是行動的有力體現,那么,我會告訴你,先有了植樹節這一吶喊的鼓舞與推動才有了行動的開花結果。沒有吶喊,行動終歸是自發的松散行為,成不了氣候。
以上是我方的主要觀點,現進行總結:行動固然有成效,但其強大作用建立在有力的吶喊之上。沒有吶喊,就談不上真正有意義的行動。所以,吶喊比行動更重要。聲震寰宇在前,方能驚起國人的環保之心。使地球家園更加清潔美麗,也因我們共同的吶喊更有活力。
謝謝大家,我方發言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