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應該如何做自我介紹、作為一名新教師如何自我介紹
凝來時星火,聚前行之光
美好教師
羊山外國語小學東校區2023新入職教師培訓側記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云天收夏色
木葉動秋生
暑氣漸消
秋風習習
葵園迎來了新的力量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初秋之際,學期伊始,羊山外國語小學東校區迎來了一批新的面孔,他們是來自各縣區的省、市級骨干教師和優秀大學畢業生。
01
初見:齊“心”協力,從“新”出發
遇見葵園,共赴美好。第一項議程:李淑珍校長從學校的辦學理念體系和實踐體系對學校三年來的發展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并代表學校對新教師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為了讓新教師更快地熟悉彼此,加強教師團隊的溝通與合作,營造和諧的團隊氛圍,我校為新教師舉辦了“破冰”活動。
第二項議程:新加盟的教師們用自己的才華和睿智,征服了在場的所有老師。他們從自我介紹、教學實踐、理論研究、教育教學技術的鍛造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經驗。
02
相處:凝“心”聚力,共赴美好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思想的歸宿。為了更好的幫助新教師盡快融入集體、熟悉本校的日常工作,學校精心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周的新入職教師的系列培訓活動。
系列一:班級管理 智慧分享
9月4日至9月8日優秀班主任代表張銳、周雪平、熊曉潔、趙慧娟分別圍繞班級常規、班隊會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如何給予學生鼓勵、落實五育并舉、重視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因材施教以及重視對學生的及時鼓勵等方面,結合課堂照片,生動地講述了自己作為班主任的工作經驗。
張銳《智慧育人 花開有聲》
張老師以《智慧育人 花開有聲》為主題展開講座。張老師從值日分工、巧妙教育、學會借力三個角度展開講述,進行班級管理經驗分享,每一板塊都列舉了班級管理的案例。張老師投入的分享、典型的案例、切實的做法讓我們看到一位班主任從一開始的迷茫、不知所措到現在的從容、淡定、管理高效。
周雪平《智慧育人愛無聲》
周老師從概念明晰、方向定位、智慧管理、學習推薦四個方面對班級管理做出了詳細而深刻的解說。通過展開相關策略的介紹,由點及面,層層遞進,幫助我們認清問題本質,清晰地為我們介紹如何有效解決,帶領我們領略班級管理者的魅力,體悟有效班級管理之道。
熊曉潔《路隊禮》
井然有序的路隊是一個班級整體風貌的展現,也關乎學生的安全問題。熊老師著重強調了路隊安全的重要性,分享了訓練路隊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項,采用口訣、游戲等方法,引導老師們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訓練。
趙慧娟《一日常規——放學禮》
哪怕做了萬全的準備,我們也無法完全預設工作時會遇到的意外狀況,所以我們既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思慮周全,也需要學會合作,學會向身邊有經驗的前輩請教。對于特殊兒童,保持耐心,反復訓練,多從實踐中總結經驗。
系列二:學科培訓 專業啟航
9月11日至9月14日,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分會場聚焦常規教學,從教學常規管理、教材解讀、專題講座、名師示范、微課展示等幾個方面進行培訓。
教學常規管理
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抓好教學常規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張伶俐、劉娟、劉恒源三位老師為新入職教師做教學常規管理分享。
教材解讀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導。深度解讀教材,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是每位老師的職業追求。楊陽(女)、張玉婷、袁銀三位老師為新入職教師做教材解讀。
專題講座
沈李琪、崔曉磊、沈潔三位老師分別圍繞著語文閱讀、識字寫字教學、英語分級繪本及校本教材解讀用自己的教育經驗和教育歷程帶領大家一起尋找教育的方向。
名師示范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葉鳳、王睿、余志茹、王穎、汪濤五位老師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微課展示
培訓的最后一天,新教師們精心準備了微課展示。語文老師博學內涵,數學老師細致嚴謹,英語老師幽默活潑,體藝老師活力創新,每節課都有不同的精彩,每個人都有累累的收獲。課后,聽課教師就如何把握教材、調控課堂、設計板書等方面對新教師們提出來建設性的意見。
03
善思:“心”懷美好,篤行致遠
學習是最美的姿態,培訓是最大的遇見,成長是最美的風景。參加培訓的教師紛紛表示大受觸動,收獲頗豐。
陳維芳
懷揣感恩,追逐星光。初入二小,我經歷了興奮、緊張、焦慮到逐漸平和的心路歷程。回望來路,收獲頗豐,我很慶幸自己漸漸學會了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條不紊地開展教學。而我也深知這得益于學校領導的用心培養與同事的鼎力相助,得益于我們十四班全體家長、學生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與積極配合。當一幕幕溫暖的畫面在腦海中放映,“感恩”二字充盈于心。
雖然上班十幾年,但對于一年級,我卻是陌生而迷茫的,面對一群六七歲的小孩子每天“老師老師”地叫著,我頭皮發麻,不知從何處做起,而這時學校貼心的為我們組織了針對性的培訓。此前我竟不知道一年級第一周要訓練學生的行為規范,在培訓中,我明白了做好班級常規是班風形成的前提和保障。路隊禮、放學禮這些看似簡單,對一年級孩子來說卻也很吃力,需要老師不厭其煩的一遍遍提醒。而楊陽老師分享的《一年級教學整體思路及作業設計》、沈李琪老師的《低年級閱讀策略分享》和崔曉磊老師的《識字教學微講座》更是干貨滿滿,讓我收獲頗豐。為我迷茫的心情指引了前進的方向。
過往的一切成績皆為云煙,作為一名不再年輕的新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多學習,多請教,盡快適應學校的節奏,融入學校的氛圍,努力在二小這個平臺綻放自己,不給人生留下遺憾。
李苗玲
新入職培訓為期兩周,讓我收益頗豐。家校溝通、葵園八禮、閱讀共贏等等培訓主題,讓每一個初入葵園的老師都收獲滿滿。培訓期間印象最深刻的四個字是:學會借力。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卻肩負著世界上最多的責任。”作為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繁忙瑣碎,學會借力、聚力與合力,才能讓自己事半功倍,收獲更多的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
借力學生管理班級。學生永遠是班級的主體,學生既是班級的主要參與者,也應成為班級的共同管理者。堅持學生主體,班主任可以在接手班級的時候,組織好學生共同制定班級規則。每一條班規都是學生共同商討、共同制定的,這樣的做法能培養學生參與管理班級的熱情,喚醒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借力科任老師形成聚力。班主任要與科任老師聚力,首先應樹立團隊意識,與科任老師多交流,促協作。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創造機會與科任老師溝通與協調,如建立有科任老師的微信群,告知近期班級安排,邀請科任老師參與班級活動,征求科任老師意見等。
借力家委會形成合力。用好家長委員會的力量。家長委員會是學校、教師、家長之間的橋梁,可以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方便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幫助構建良好的家校關系,為校園、家庭和社會之間溝通搭建橋梁,提高學校工作效率。老師與家長真誠地溝通,可以形成班級凝聚力,共同推進班級工作。
培訓結束了,但學習還在路上,且行且學習,我會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學習型、智慧型的班主任。
劉玉倩
初秋的暖陽,綻放溫暖的光芒,八月的田園,瓜果飄來陣陣芳香。在這收獲的日子,我們迎來了一群可愛的孩子。為了更好地熟悉新學期的工作,進一步提升教師常規管理水平,我校特地組織教師進行了常規培訓工作,本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
本次培訓從熟悉校園到講解課堂常規,從見面禮儀、訓練站坐姿、出操隊列到個人衛生,從文明如廁到食堂就餐,培訓老師都事無巨細、耐心指導。趙慧娟老師細致的常規培訓以及現場的示范演練給全體教師提供了生動形象的方法指導。
為了讓一年級學生快速適應小學生活,楊陽老師給全體一年級組教師進行了語文教學及常規管理細節把控的培訓。內容涉及“如何細化課堂常規”“如何運用口令調控課堂”“如何解讀教材”等諸多方面,每一天每一節課需要給孩子重點訓練的內容都給大家做了非常全面、細致的分享,幫助一年級老師們理清思路,找準方向。
張伶俐老師非常細致地講解了常規養成的方法,指出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吝嗇自己對孩子的表揚和鼓勵,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考慮,幫助他們在陌生環境樹立安全感和信心;學會利用童趣性的語言拉近和孩子們的距離;還要有一雙慧眼,發現并培養班級得力的小助手;利用多種獎勵機制,規范學生常規行為,提升集體榮譽感。她還提出老師在家校溝通時要學會共情,用一顆真誠的心,建立起良性的家校關系,共同發揮協同育人價值。
此次培訓就像一場“及時雨”,教師們心中有了常規管理的“標”和“本”,班級管理工作將會更加得心應手,對于孩子們順利過渡,迅速適應小學生活有較大的幫助。教育路上,我們將攜手同行,共同助力孩子們在二小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
周霞
學習是最美的姿態,培訓是最美的遇見,成長是最美的風景。開學兩周的培訓,對我來說幫助很大。雖然已從教十幾年,但從未帶過一年級。面對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第一天上課就讓我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樣讓他們安靜下來。剛好當天下午就安排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分享一年級帶班“干貨”,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認真聽每一個細節。通過老師的分享,我知道了可以用口令引導一年級新生。她從葵園八禮幾個方面來一一分享,每一禮都展開內容,詳細到位,而且實用。每一次的培訓都特別細致,路隊訓練、選路隊長、給孩子編號、記位置、家委會等等,這些都是在我帶班理念里沒有的東西,關鍵是每一塊老師都能展開來細致講,真的是在手把手教我帶班。
尤其是家委會這一塊,我自己的腦海里更是一片空白,以前的工作根本沒有真正的家校合力,什么事情都老師做,并不會借力家長。培訓老師從環創、大掃除、節日活動等幾個方面細化了家委會可以做的事情,真的是填充了我的空白。兩個星期的培訓學習,我收獲的不僅僅是帶班和教學的成長。作為一個新人,踏進校園開始工作時也有很多的不適應,心里總是惶惶不安的!通過學習讓我心態慢慢平靜下來,踏實工作。所以我認為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力,只有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班級管理能力和教學水平,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感謝學校組織的培訓活動,更感謝每一位分享老師,您們的付出,讓我受益匪淺。
程彩云
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今年暑假有幸考入信陽市羊山新區第二小學。面對新的校園,新的領導、新的同事,我既興奮又忐忑。新的環境,新的起點,新的挑戰,讓我茫茫然。然而,優秀的學校有他成熟的管理。為了讓我們盡快適應學校,學校領導不僅給了我們人文關懷,還安排了兩周的培訓,讓我們不再迷茫。由衷感謝這些給我們傳經送寶的專業優秀教師,讓我收獲頗豐。
班級日常智慧管理, 聽了周雪萍老師的智慧育人愛無聲,他的育人思想,慧愛在每一句話語里流露。班主任管理班級是一個細活。需要耐心,愛心,更要慧愛。我學到了周老師的幾點慧愛。第一、善用口令。符合低年級孩子身心發展特點,常用口令對孩子養成習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口令簡潔又押韻,讓習慣在口令的潛移默化中浸潤。第二、學會借力。建立班級管理網絡。層次分明,責任分明,家校聯合,形成教育合力。特別是借力家長,這塊兒我學到了很多。學到了怎樣組建家委,怎樣用好家委。
怎樣把我們的教育理念、方法傳遞給他們,讓他們配合我們教育好孩子,讓家校形成合力,共同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搭建橋梁。另外,家長也需要教育培訓。第三,故事引領。常言道“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想成為高尚的人,就要和好的書籍交朋友。故事引領,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生動形象的故事引導思想和行為。智慧的愛,無聲勝有聲。
走語文主題快樂教學之路,沈老師的智慧就在她的語文主題叢書的閱讀里:語文主題學習是以教材編寫的主題單元為憑借,圍繞主題進行課內大量閱讀,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沈李琪老師用近半的課堂教學時間完成教材的學習,其余時間就讓學生進行相關教材的大量閱讀,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方法絕妙。
四十歲的我,帶著滿滿的收獲,正在開始新的征程,且行且珍惜。
回頭看
輕舟已過萬重山
向前看
前路漫漫亦燦燦
每一次學習
都是新的起點
一起努力
遇見更好的自己
讓葵園因我而精彩
來源:羊山外國語小學東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