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的偏旁部首和結構和組詞;更的偏旁部首和結構和組詞是什么
小時候,幸福是一件東西,擁有就幸福;長大了,幸福是一個目標,達到就幸福;成熟后,發現幸福原來是一種心態,領悟就幸福。
中秋佳節,這個傳統的節日里,家人團聚,共享月餅和團圓飯。從孩提時代開始,我們一直遵循著這個習俗。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次升學都意味著回家的時間越來越短。三年前的中秋,在開學前幾天,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刻。我和堂弟堂妹玩起了游戲,大伯走過來,開玩笑地說:“都多大了,還和小孩子一樣。”爸爸則鼓勵我說:“這樣很好,喜歡小孩子就表示你善良,不代表你會無理取鬧。”他告訴我,雖然年齡增長了,但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并沒有錯。他說:“你有這個年紀的思維,并沒有傷害任何人。長大并不意味著就要丟掉自己本喜歡的東西。”成長不僅僅是年齡的增長,更是對自我認知和價值觀的塑造。長大不孤獨,因為愛一直在。
一個人在坐車,一個人在陌生城市,一個人做很多很多事。朋友也越來越少,生活節奏快。當自己一個人站在路邊,就靜靜的看著人來人往,車流時,自己就像身處世外的視角,孤獨且迷茫。沒有認識的人,沒有熟悉的東西,不知何去何從!
但是一個人學會坐車,學會生活,學會很多很多事情,時間更多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這何嘗不是對自己負責的方式呢?當帶著家人出門時,你同樣可以游刃有余做很多事,這何嘗又不是愛家人的方式呢?長大不孤獨,因為愛可以讓人變“強大”。
小時候,總是盼著長大,因為覺得長大有很多權力,感覺可以管一切事情,可以做很多事情。長大后發現小時候真的無憂無慮。其實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的事情要做。小時候,要乖乖吃飯長身體,長大我們要承擔責任,所以有很多事情要做。父母會慢慢老去,我們終將要長大。長大的我們有能力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讓人高興和慶幸的,而不是無能為力。
FAMILY就是家庭“f”是爸爸,“m”是媽媽,“i”是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含辛茹苦地養育我,漸漸地,“f”的背駝了,“m”的身體也臃腫了,而“i”則在他們的關愛下,越來越高、越來越強壯。于是“i”成了父親貼身的拐杖,母親遮陽的庇護傘。原來FAMILY就是“Father And Mather I Love You”(爸爸媽媽我愛你)我們向父母索取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回報父母。長大不孤獨,因為你可以愛家人。
長大不孤獨,因為我們成了爸爸的拐杖,媽媽的遮陽傘 。我們依然被愛包圍著,愛我們的人一直都愛著,我們也學會了愛他們。“長大”這兩個字沒有偏旁,但是一點也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