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感悟50字左右_呼蘭河傳感悟40字
“我所寫的并沒有什么優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 ——蕭紅
的確如作者所言,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東北小鎮呼蘭,有的是平凡而卑瑣的生活現狀和平庸而愚昧的精神狀態。
當“我”回憶起難以忘卻的童年,“我”想起伴“我”成長的大泥坑子;總是想拉祖父前去的“我”家的大后園;封建思想的人們給小團圓媳婦舉辦各種驅鬼活動;還有性格古怪但忠實勤懇的有二伯和疼愛妻兒,樂觀積極的馮歪嘴子……
茅盾評價《呼蘭河傳》:“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而在這詩,這畫,這歌謠中,最最令我難忘的是結局令人惋惜的小團圓媳婦。
起初,小團圓媳婦是她婆婆花錢買來的,卻因為沒羞沒躁,吃飯吃三碗,見人咧嘴笑,坐得筆直,走得飛快,被認為沒有規矩,不像個“團圓媳婦”,為了教育小團圓媳婦,她的婆婆打她、罵她。之后,她就生了一場大病,不過,婆婆并沒有袖手旁觀,她在鎮上人的幫助下給團圓媳婦、吃神藥、熱水湯驅鬼、扎彩人附魂……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在封建迷信的壓制下沒了生息。
多么令人痛惜啊!生活的平凡并不可怕,但思想的平庸愚昧有時葬送的不僅僅只是一條生命啊!
我想,作者記下自己的童年,一是想追憶家鄉,更是想表達對于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但其實,當我們讀完《呼蘭河傳》,我們能感受到的不僅僅只是舊社會的落后與卑瑣,在“我”短暫的童年里,仍然有祖父這樣溫和慈愛的人帶給“我”溫情與關愛。
生活中有些事情可能不夠美好,但是令人難忘,它會使我們在后來的時光里去反思一些東西,在成長之后更深刻的領悟到一些道理。
我們的童年對于作者來說美好又難得,所以即使有時發生并不優美的故事,我們也應記得生活中存在的那抹溫情,好好珍惜。
合上《呼蘭河傳》,我把它充滿我腦海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的,都記在這里了。(日照市五蓮縣洪凝街道莫家小學 六年級二班 趙夢鑫 指導教師 席光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