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周進讀后感600字;儒林外史關于周進的十件事
2023-12-07 16:35:02
·《儒林外史》通過考試選拔官員,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項重要制度。但到了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以八股文為主,使得這種考試形式僵化,嚴重束縛了考生的思想,成為了考試舞弊和官場腐敗的主要原因。
清代吳敬梓看到科舉考試的弊端,深感痛恨,因此創作了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在這部小說中,他塑造了眾多人物形象,其中最成功的是那些被科舉八股考試毒害的人。他們在名利的誘惑下,表現出丑態,做出了令人震驚的壞事。
例如,考了幾十年才僥幸中舉的周進和范進;為了名利而無惡不作的嚴大位;被八股和名利所迷惑,做出各種劣跡的農家子弟匡超人;以及自認為寫詩作文很有才華的牛玉圃等。
此外,書中還塑造了一些正面形象,如杜少卿、莊紹光、虞博士遲衡山等。他們或藐視功名利祿,或不被世俗所束縛,或寬厚仁義,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在寫作上,《儒林外史》也獨具特色。全書沒有貫穿始終的人物和中心事件,而是將幾十年中出現的眾多人物和故事串聯起來,既有交叉又獨立成章。
同時,書中運用了口語化和性格化的語言,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作為一部諷刺小說,書中并不是簡單地敘述對人物的好惡,而是通過白描和強烈的對比反襯,以及明贊暗斥、明貶實褒等手法,讓讀者自行辨別是非,產生震撼人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