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結果讀后感300字;請給我結果讀后感心得500字
2023-12-08 14:30:29
古人崇尚“仁義”,孟子曾曰:
在我國歷史的長河,就有著許多這樣的仁人志士。宋襄公,就是這樣一位充滿仁義之人。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統治者為了爭權奪利,往往是你欺我詐,甚至兄弟手足相殘,演出一部部慘絕人寰的宮斗大戲。然而,宋襄公卻以自己的“仁義”謙遜獲得了歷史美名。
宋襄公是宋國國君桓公的嫡子,在很早就被立為太子。公元前651年,宋桓公重病,茲甫(宋襄公)再三請求父親將君位讓給庶兄目夷。
他對父親說:“目夷年長,且仁義,請你改立其為太子”。目夷深受感動,他回復父親道:“茲甫連君位都能讓出,這是最大的仁義,我哪能及得上他?何況他是太子,理應繼承王位。”
桓公死后,宋襄公就位。任用目夷做他的助手,幫助他治理國家,他這種仁義精神被后人廣為傳頌。
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嚴重分裂時代。各諸侯囯為了爭奪權利,紛紛發起爭霸戰爭,宋襄公也不例外,其中“泓水之戰”就是典型的因“仁義”而大敗的戰例。
公元前638年,宋國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囯求援,雙方在泓水相對,大戰一觸即發。
宋軍列好隊,而楚國卻還在亂哄哄地渡河,目夷對襄公說:“敵軍多,我軍少,乘他們渡河之機,迎頭痛擊,或許能夠打敗他們。襄公說:“不行,講仁義之人,不能夠乘別人困難的時候去攻打別人。”
等楚軍渡過河,沒有擺開陣勢,目夷又建議,乘他們沒有站穩腳跟,即刻發動戰爭,定能打羸。襄公說:“不行,講仁義的人不去攻擊不成陣式的隊伍。”
結果,等楚軍擺好陣仗,千軍萬馬沖過來,宋軍一片潰敗。泓水之戰后,襄公徹底失敗,爭霸理想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