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鳥的飼養方法;珍珠鳥的飼養方法和注意事項
今天根據大家最常飼養的幾種觀賞鳥,小編為大家整理這幾種鳥兒常見的錯誤飼養方法。很多主人不注意,都導致鳥兒不夠健康或者親人度不夠。接下來看看那些養鳥人應該知道的飼養常識都有哪些。
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是最多被飼養的鸚鵡。小型鸚鵡的飼養大都非常簡單,但是主人卻常犯一個錯誤:用飼養畫眉等其他鳥的鳥籠去養鸚鵡。
鸚鵡不適合竹籠和木籠飼養:只要是尖尖的喙部有勾的鳥兒,都應該用金屬籠飼養。因為它們有磨喙的習慣,木籠和竹籠養鸚鵡,就被鸚鵡啄穿了。
很多講究的人不喜歡金屬籠,因為金屬籠質感很差,不如木質高檔。這確實是金屬籠最大的缺點。
金絲雀屬于食谷類鳥兒,在北方的受歡迎程度比南方高(老大爺們最喜歡這東西。)金絲雀家庭飼養時,可以吃的東西非常多,比如谷子、小米、黃豆面、窩頭、菜葉、粟子等,都是金絲雀比較愛吃的。金絲雀最吸引人的是金黃色羽毛,如果把谷子隔水加熱蒸熟,再喂養的話,金絲雀會長的更好,對金絲雀的腸胃也好。
畫眉鳥特別野,很多主人買來之后,經常出現撞籠的現象,說白了,就是人鳥關系不佳。畫眉鳥確實很難信任新主人,但是依舊可以用“喂食大法”讓畫眉性情更溫順。
成年畫眉的喂食,摻進一些牛肉粒:把牛肉切成米粒大小曬干。畫眉喜歡吃肉,主人每天用這種食物喂養,畫眉長得壯而且也會更信任主人。
畫眉主要以欣賞鳴叫為主。對于成鳥畫眉,最好讓畫眉和其它鳥兒對叫。但是雛鳥畫眉千萬不能和其它鳥兒對叫,一定要在沒有其他鳥兒的情況下成長。因為畫眉鳥也擅長模仿,要是從小聽其他鳥兒鳴叫長大,畫眉的叫聲就亂七八糟的……完全不是個調!
雛鳥畫眉可群養,集中成長,成鳥畫眉要單籠單鳥。
紅子是老北京特別講究的一種鳥,在清朝年間紅子的飼養講究特別多。但很多技巧都慢慢失傳了。紅子是聽鳴叫的鳥兒,對籠罩需求很高。新鳥進家,一定要蒙罩并且懸掛高處。兩星期之內除了換水添食外,不要打開籠罩。
飼養超過半個月,再打開籠罩。不能一下子全打開,要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延長籠罩卷起的高度和時間。因為紅子膽子太小了,特別容易應激死掉。珍珠鳥同理。
需要吃小昆蟲的鳥兒,不推薦新手養。因為新手常常搞不明白喂蟲的量,蟲喂多了容易上火。
常見的吃蟲的鳥有靛頦、繡眼、柳鶯、畫眉等。這類鳥平常要配合活蟲和小昆蟲,長期不喂食活蟲容易造成發育不良甚至死亡。活蟲不只包括面包蟲,還有螞蚱、蜘蛛、蠶蛹等等。
幾乎所有的觀賞鳥都需要洗澡,所以一定要定期給一些清水盆放到鳥籠里,有助于緩解鳥兒的心情,保持鳥兒的衛生。鳥兒是特別愛干凈的動物,如果長期沒有水洗澡清潔,鳥兒會煩躁郁悶,食欲不振甚至絕食。
所以養鳥要準備一個鳥兒浴盆,冬天不要在戶外洗澡,容易著涼。
有的養鳥人,帶回家一只鳥就放在籠里定時添水喂食而已。但是小編建議:所有飼養的鳥兒都需要和主人建立信任關系。這是因為:鳥兒會受傷和生病,建立親密關系有助于日后的治療。
每只鳥兒都難免發生些外傷和疾病,可能需要用藥。如果主人和鳥兒沒有建立信任關系,這個工作對主人來說就是個噩夢:鳥兒會非常不配合。
所以日常的互動不能偷懶,和鳥兒搞好關系不僅為了把玩,也為了以后的治療。
食谷類鳥兒一般來說比肉食類的容易飼養,食譜以小米為主。但是家庭養食谷類鳥兒,不能只吃小米,會營養不良。
這類鳥兒最好使用帶殼的谷類,比如帶殼的小米、谷子、稻米、麻子等等。瓜子每天20顆左右最好,在前期訓練過程中,為了增進感情可以多喂點。
營養沙里含有鈣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是幫助鳥兒骨骼生長,毛色亮麗的重要輔助用品。但這種物品常常被主人遺忘。
野外的鳥兒經常使用小沙粒來補充自己需要的營養和幫助消化。所以家庭養鳥,最好也準備一些營養沙供鳥兒啄食。營養沙單獨放到一個小盤子里最好。
把鳥養的胖胖的是主人的驕傲,但是這不利于鳥兒的繁殖。鳥兒過胖,容易卵巢閉合,下不出蛋。
麻籽和瓜子對鳥兒來說就是人類的大魚大肉,所以前文說:最好每天喂食20顆最有就夠了。鳥兒太胖,膽固醇升高,心臟也容易發生疾病,在籠里起飛非常困難,會撞籠。
鳥賞鳥的飼養竅門還有很多,以后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小知識。小編會帶你從中國的鳥文化,一直聊到當前的科學飼養。讓鳥友更懂鳥,鳥兒更健康。也回呼吁各位保護自然界鳥兒的生態鏈,更多精彩記得點一點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