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為然寫一句話怎么寫-不以為然寫一句話怎么寫的
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意識,就沒有資格去談正確的三觀。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永遠都叫不醒裝睡的人,也永遠哄不住即將要醒的人。
以前看過青年毛澤東寫過一篇文章《心法》,那個時候的他便有了治國的方針,深刻的分析了泱泱大國的病痛之處和解決之道,為此,他的老師楊昌濟給出了滿分。
之前我寫過一段話,記錄著自己對過去哲學思考終極的總結。寫到這兒,此刻我是有些絲絲地興奮的,因為我很慶幸過去我閱讀了很多中西方的古典書籍,關于哲學的更是必經之路,不在話下。我以自己的理解,明白了為什么眾多大的思想家都是偏向唯心主義的,無論是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企業家,還是業內某冠軍等等,無一例外。與之對立的是我們所受的教育一開始就被學校老師或者眾人的觀點給早早的下了定義,導致了非此即彼的人越來越多。
偏見的人總是對好的事物緣分不足,對世事看不出本質,理解得不透,好感知力也響應比較弱,也是最容易受情緒影響的,最受影響的往往是那些內心不堅定,還沒有想好的那些人。
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孔子,老子,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六祖慧能,毛澤東,李小龍等等,哪一個不是心的大師!我以人格保證,全部都是! 雖然人微言輕,我不是大人物,大領導,有緣人看到了,聽聽就好,求同存異。只有反復認真讀過的人才知道心即是物。 這些東西不是學校老師們能夠教受的。在我記錄著的文字里,你也可以理解成,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畢竟我也不想過多說什么,我知道,對于很多人來說,說多無用。
很多人對佛法是有誤解的,倘若祈福就能得到福運,那豈不是人人都能得福自在了。如果想有用,那為何不多想想呢,心想事成是有一定條件基礎的,并不是說心想事成無用,心誠則靈無用,恰恰相反,這短短幾個字,很管用,其微妙之處,全在個人的一顆心。
如果天天去寺廟錢燒香拜佛而無所其它作為,怎么可能呢?你跟某路神仙很熟還是怎么著,人家缺你的三瓜兩棗么!
佛家講因果之道,由因導果,有果可知因,任何事情的形成都是有跡可循。我之前說過,很多事情是先有果后有因。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一個人有沒有福運,從對方的心態就可以看出來。心量大的人,福運才大。
人生本沒有意義,人生又可以充滿意義。多行好事,多行善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好事,善事,因人而異,因情況而定。這個以后在聊。
心法,有法,法無定法。
心誠,則萬事可成?。所謂“誠”,既是誠懇,實在。誠是人的立身之本,生活中無論與人交往還是為人處世,心誠都是事情能成的基礎。
心不誠的人,在與人交往中總是抱著目的性,為了得到利益不惜說謊欺騙朋友和親人,久而久之自身的信譽度和人緣無限下降。當自己真正遇到了難題的時候,便不會有人還會愿意支持和幫助自己了。人沒有傻子,心都是明鏡。不缺聰明人,只缺智慧人。
記得有一句古語:“巧詐不如拙誠。”咱們做人做事,必須要講究原則和底線,做一個有所信仰的人,比什么都好。
一個誠信待人,愿意為了別人毫無保留付出,做事有誠心,并且愿意耐下心吃苦的人,往往能使得形勢出現逆轉,讓自己比別人更有機會成事,這就是心誠則靈的道理。 很多事情,事無大小,重要的是修煉自己的心性。如果你有好東西,一定要分享,可以分享。舍得拿出來,心到,遠遠比口到快的多,走的遠。
因此,心誠則靈,這個“靈”不是指自己拜佛,佛就能滿足自己的愿望,而是自己懷著誠信的心去做事,那么則萬事可成,人生自得福緣善報。
心善,則福至
“心善,則福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佛門偈語相信大家也都聽過。
但卻有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這句話有點迷信,就是一句勸人向善的雞湯語錄而已,并無依據。我不想解釋太多,有很多東西,我現在不愿意說出來,我太知道人性的復雜性了。以后再看吧。說與不說全靠一個“心”字。
了解佛學的,一定知道因果規律是佛家的基本理論,就如同“種瓜得豆,種豆得豆”一般。因果之道是佛家通過自身的智慧對世間觀察總結而出的經驗之說,真實不虛。
不難發現,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人們都喜歡和一個心善的人接近,而遠離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因為心無善念的人,內心陰損、狹隘,對別人充滿了算計和利用,所以大家對于這類人會選擇避而言之,不與其深交。我說句實在的,你算計別人,總有人比你更能算計,這一切的因果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而心善之人,在生活中顯得仁厚、平和,對人包容、理解、遷就,這種人無論到了哪里都能廣結善緣,容易受到大家的愛戴和尊敬。王寶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因為內心的善良,他們往往更能把持住底線,不會被欲望所操縱,不沉迷于聲色犬馬中,而是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情,也是種自然而然的心行。
我提倡人人行善,我又不提倡人人都行善,因為這里面涉及的事情很多,至少我個人是這么做的,不隨便。心善的人做事更能成功。所以說,心善則福至,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善良,好運不請自來。
心寬,路則寬
書里有個故事大概是這么說的
清代時有一位造詣非常高的詩人、畫家,叫做金冬心,他的才能遭到一個叫做王錚之人的妒忌,經常在眾人面前詆毀金冬心的詩畫一文不值。
一次文人聚會時,酒至半酣,眾人提議每人作詩一首。王錚有意爭先,張口就吟出“飛來柳絮片片紅”。
眾人驚愕不已,因為柳絮皆白,然而王錚卻說出如此沒有常識的句子。王錚也頓時酒醒,羞愧難當。這時金冬心卻拍手叫好,在其詩前加了一句“夕陽返照桃花渡”。
夕陽映照下,柳絮自然成紅色了。大度絕妙的一對,解了王錚一時的尷尬,卻也讓他更加羞愧難堪。
兩個人,兩種心胸,使得前者徒留笑談,遭人鄙棄;后者成就佳話,受人敬仰。
生活中如王錚這般狹隘的人很多,他們對別人,心里揣著一把算盤,暗中撥得噼啪作響,事事都要計較出利害,盤算出得失。
看似得利,其實是因小失大,因為眼前的利益失去了自己身上良好的品質,也失去了人心。
對自己,不懂得自我釋懷、放過自己,慢慢就會把自己逼進死胡同,路越走越窄,內心也會越來越焦慮,痛苦。
咱們首都北京潭柘寺的彌勒佛兩邊有這么一對楹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氣量大,心胸寬廣之人,容人容言,凡事都讓出三分,留下余地,如此別人自會佩服自己,愿意與自己合作,遇到難事也會給自己留幾分余地。
同時因為心寬了,內心什么都順暢了,自身就不會輕易被困難所擊倒,而是能夠淡然處之,看到外面世界的海闊天空,得到人生福運。
每個人的人生境遇不同,歸根結底就是心態,心法不同造成。為人處世心不誠,心不善,心不寬之人,生活自然會過得一塌糊涂。改正自己的心態,心法,做事要誠,對人要善,心胸要寬,如此就會有豁然開朗的人生,路越走越寬廣,福運自然不遠。
總之,人的一生,好好修心。每天都踐行一點點,幾年以后,變化必定天翻地覆。
人生苦短,做一個有能量的人,以生命影響生命,這也是之前一個朋友給我寫下的一句話,作為卡片贈送給我的。
今天是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勿忘歷史,雖然硝煙已經散去,但是老一輩人的血與淚的國恥不能夠遺忘,必須代代相傳。今天的日子,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真心的希望各位都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家庭和諧,事業有成,心想事成。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