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科普活動主題內容(開展科普活動主題內容有哪些)
來源:【礦業界】
◎ 薛玉山 劉曉璐
為了積極響應今年“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9月17日,西安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研究院公司)聯合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學(以下簡稱四十五中)組織開展了2022年的全國科普日活動,結合研究院公司地質科技服務主業實際情況,面向中學生進行地下寶藏相關知識科學普及。
本次活動由科普講座和實驗室現場參觀兩部分組成,以黃金礦業為例,揭秘地下寶藏形成至人類利用的歷程,普及地學科學知識。
9月15日,研究院公司領導班子帶領公司相關領域專家,與四十五中莫荻校長等五位主要校領導進行座談交流。
研究院公司與四十五中座談交流
隨后,面向高中一年級學生,以主會場、視頻分會場的形式,開展了兩場題為《地下寶藏的前世今生:形成、發現和開采》《地下寶藏的價值實現:檢測、提取和利用》的科普講座。講座圖文并茂、生動形象、深入淺出,既有地質工作者深山探寶的技術、方法和理論,又能緊密結合日常生活場景,介紹現代高精度檢測分析技術和儀器、黃金等礦產提取過程以及貴金屬等在生活中以及現代工業、綠色發展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揭秘了地質工作者“尋寶之旅”的過程和他們 “神秘又平凡”的工作內容,極大開闊開拓了學生們的知識和視野,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熱愛與探索,現場迎來陣陣掌聲。
9月16日下午,在王程副校長帶領下,四十五中20名高二地理社團學生來到研究院公司參觀了測試中心、省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隨后,同學們又近距離接觸到40余種精美的礦石標本,有數億年前的菊石、角石化石,磁性強大的磁鐵礦,鎢燈照射下一覽無余的鎢礦,鹽酸作用下化學反應的方解石……為什么這個黃鐵礦是個標準的立方體?為什么螢石有翠綠還有紫色?又為什么“沙漠玫瑰”如此瑰麗?……一雙雙求知若饑的眼神閃著光,一張張稚嫩的臉龐帶著渴望和希望,地質專家們悉心講解,耐心答疑,現場積極互動,氣氛熱烈。
從科普知識講座,到身臨其境參觀,從寶藏的勘查歷程,到資源的高效利用,本次科普活動以金礦為例,向正處于人生黃金階段的中學生們普及了地質礦業工作的系統性知識,揭開了地球寶藏的秀美面紗,為同學們認識自然、保護自然、走進科學、體驗科學、探索科學播撒下一顆顆小小的種子。
本次科普活動,是公司近年來開展的又一次大型科普活動,展示了公司近年來在地質科技領域內取得豐碩成果,既是公司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也為學校深入開展科學走進課堂搭建了平臺,進一步彰顯了公司服務國家資源戰略發展、服務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實力和能力。
科普知識、探秘地下寶藏,開拓視野、開創未來。研究院公司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弘揚科學精神,開拓創新,普及自然資源科學知識,講好山水林田湖草的故事,引導公眾增強珍惜資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識。
技術部主任薛玉山進行《地下寶藏的價值實現:檢測、提取和利用》的科學講座
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化學分析教授馮玉懷進行《地下寶藏的價值實現:檢測、提取和利用》的科學講座
認真聆聽講座的四十五中學生
研究院公司領導班子、四十五中領導及學生合影
首席工程師李湘為學生講解樣品檢測過程
測試中心主任李田義為學生講解質譜檢測技術原理
選冶中心副主任吳天驕講解礦產品綜合利用的基本情況
高級工程師郭彩蓮講解金礦石在顯微下如何鑒定
四十五中學生參觀礦石標本展
地質專家胡西順們耐心講解一個個礦石標本
學生們仔細觀看光源下不一樣的玉石原石
本文來自【礦業界】,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