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測智商可信嗎—怎樣測智商
現在的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未來發展,網上也有很多自媒體人建議家長帶孩子五六歲就去測智商,理由是不要耽誤限制了一個可能的天才兒童,這是一個有很大爭議的問題。我是明確反對家長帶孩子子去測智商的,除非孩子有明顯的超常、失常或心理問題。
測智商可能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影響他們的自信和自尊。一旦測試結果相對偏低,會給有些孩子帶來負面的心理暗示,甚至會伴隨一生。
測智商可能給孩子貼上標簽,限制他們的潛能和發展。如果測試結果較高,可能只往理工科這一個方向去培養,阻止了孩子的其他興趣和愛好。
測智商可能讓家長產生誤解或偏見,忽視孩子的其他方面的優勢和努力。
測智商可能不準確或不全面,不能反映孩子的真實智力水平和多元智能。甚至有些不理智的家長會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實事求是的說,智商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數學和物理這兩門科目上,智商的高低會直接體現在理解、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在學習程度相近的情況下,智商高的學生往往能夠更快更深入地掌握知識,更靈活地運用邏輯和公式,更容易應對難度較大的題目。
然而,智商并不是決定學習成績的唯一因素,也不是不可改變。除了智商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方面會影響學習成績,比如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環境、學習興趣、心理素質、身體健康等。這些方面都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和培養來提高或改善。
考到一般211大學數學110分物理70分的話還不到比拼智商的程度,如果切換成重積累的語文和英語等文科科目的話,受影響還會更小。家長要明白,只有高中學科競賽才能明顯體現出智商的作用,而北大清華提前錄取的金銀牌獲獎者就是這樣的學生,只不過不好明說更不能直接通過測智商錄取而已。
冷靜客觀的家長和已經有了理性分析能力的學生在充分溝通之后可以到正規大醫院進行智商測試,根據結果科學的看待孩子的實際情況,一定要清楚的是,智商只是人眾多成長因素中的一個而已,雖然很重要,但并不會對人生起決定性的作用。
家長要培養的是一個“人”,不是龍,不是神,更不是機器,應該關注孩子的興趣、喜好、性格、情感等方面,給予孩子適當的指導和支持,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