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起義的心得感悟,八一南昌起義感言
原文:
不想看原文的朋友可以往下翻,來看看譯文!
二世皇帝上元年(壬辰,公元前二零九年)
復作阿房宮。盡征材士五萬人為屯衛咸陽,令教射。
狗馬禽獸當食者多,度不足,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稿。皆令自赍糧食;咸陽三百里內不得食其谷。
秋,七月,陽城人陳勝、陽夏人吳廣起兵于蘄。
是時,發閭左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陳勝、吳廣因天下之愁怨,乃殺將尉,召令徒屬曰;“公等皆失期當斬,假令毋斬,而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則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眾皆從之。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壇而盟,稱大楚;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拔之。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馀,卒數萬人。攻陳,陳守、尉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不勝;守丞死,陳勝乃入據陳。
譯文:
二世下令重新營修阿房宮,又盡行征調五萬名身強力壯的人去咸陽駐防守衛,下令教以他們射箭之法。
這批人和狗馬禽獸要消耗的糧食很多,估計會供不應求,二世便下令到郡縣中調撥,轉運輸送豆類、谷物、飼草、禾稈到都城,但規定押運民夫都自帶口糧,同時還下令咸陽城三百里之內不準食用這批谷物。
秋季,七月,陽城人陳勝、陽夏人吳廣在蘄縣聚眾起兵。
當時,秦王朝征召閭左一帶的貧民百姓前往漁陽去屯戍守邊,九百人途中屯駐在大澤鄉,陳勝、吳廣均被指派為屯長。恰巧遇上天降大雨,道路不通,推測時間已無法按規定期限到達漁陽防地。而按秦法規定,延誤戍期,一律處斬。
于是陳勝、吳廣便趁著天下百姓生計愁苦、對秦的怨恨,殺掉了押送他們的將尉,召集戍卒號令說:“你們都已經延誤了戍期,當被殺頭。即使不被斬首,因長久在外戍邊而死去的本來也要占到十之六七。何況壯士不死則已,要死就圖大事!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嗎!”眾人全都響應。
陳勝、吳廣便詐以已死的扶蘇和故楚國的大將項燕為名,培土筑壇,登到上面宣布誓約,號稱“大楚”。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起義軍隨即攻陷大澤鄉,接著招收義兵擴軍,進攻蘄地。蘄地被奪取后,即令符離人葛嬰率軍攻掠蘄地以東地區,相繼攻打铚、酂、苦、柘、譙等地,全都攻下了。
義軍沿路招收人馬,等到抵達陳地時,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千余,步兵數萬人。當攻打陳城時,郡守和郡尉都不在,只有留守的郡丞在譙樓下的城門中抵抗義軍,不能取勝,郡丞被打死。陳勝于是領兵入城,占據了陳地。
觀后感:
秦二世在這一時期才真正開始訓練屬于自己的軍隊,其實已經很晚了。
山東地區都要亂成啥了,這手準備其實也只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從史書上所記載的直接導致陳勝、吳廣這倆哥們掀起大澤鄉起義一事的原因來看,很容易就能夠看出,秦政對于底層老百姓吸血吸得實在是太狠了。
在這里,我有必要簡單說明一下下秦國當時的經濟現狀。
從各種各樣的超級工程之中,咱們就能看出支撐起這個國家最主要的人群就是囚徒,大量的囚徒支撐起了這個國家上上下下的各種人的消費、各式各樣工程項目的物質基礎。
更不用說秦朝廷過分地征用民力,使得下層的老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陳勝、吳廣這倆哥們振臂一呼,大家便都蜂擁而起!
老百姓經不起再多地吸血了,上層人依舊過著他們奢華的生活,中間的大量的如同劉邦家、呂公家以及項梁家這些家庭都是各有各的活法,都還算是滋潤的。
可底層卻是一片亂象,朝廷也都是依靠著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們才建立起來的。
失去了老百姓的心,這個朝廷也就該亡了。
得民心并不一定能夠得到天下,但失去民心卻是一定會失去天下的!
重要的感想來了!
1:團隊有共同的目標這事很重要!
陳勝、吳廣這倆哥們能夠一呼百應,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就在于他們這些人的目標是一致的,在場的那么多人,誰都不想去死,那就讓這個可以造成他們這些人死亡的秦國去死好了。
正是由于他們共同的目標是一致的,即滅亡秦國、避免死亡,所以才能夠力往一處使,就能夠以九百多人的力量,掀起反秦的浪潮來。
千萬不要認為秦國統治下的老百姓們都過著凄苦的生活,老百姓們就會有膽量去反抗秦國的暴政。這種觀點是要不得的,這是不懂事的人才會有的觀點。
大家多去看看以往發生過的事兒,真要有人來欺負起底層的老百姓們,是忍氣吞聲的多?還是奮起反抗的多?
多的是忍到不能忍的時候,底層的老百姓們才會開始奮起反抗!
要是人人在受到壓迫之時就率先擰成一股力量,好來反抗另一些人的壓迫。那這個世界,早就清凈了許多。
正是由于現實世界之中,大家都各自有著各自的利益,很難有那么多人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大家才難以聯合起來,反對秦國的暴政!
而陳勝、吳廣這哥倆所帶領的這些人都是被秦國給斷了后路了,正是由于他們這些人沒有了后路,這才有了出路,即起義,造秦國的反!
2:干事業一定要有大人物來作為旗幟!
為什么我會說干事業一定要有大人物來作為旗幟?
就是因為在任何事業剛剛起步之時,大多都是力量弱小的,要想強大起來,沒有源源不斷的增長,根本就無從談起!
陳勝、吳廣這哥倆的事業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不斷地壯大自己團隊的力量。而他倆人算是哪根蔥啊,沒有那么大的力量來號召楚地的老百姓們,所以就只能借用項燕與扶蘇的名頭,來為自己的隊伍來增添助力。
這是極其高明的做法,拿項燕的名頭來壯大自己的力量;扯扶蘇的虎皮來削弱秦國的力量。
要說陳勝、吳廣這倆人沒有處心積慮地來搞滅秦事業,是說不過去的!
這倆人開辟了關于如何起義的操作手法,為后來的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很多有志于此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模板,教會了很多會搞事情、能搞事情的頭頭們該如何反對暴政!
3:即使局面再爛,自己的手里也得要有能夠保住自己的力量
這一點是從秦二世胡亥的聚兵、練兵于咸陽得來的。
他的老爹秦始皇留給他的是一攤爛泥一般的國家,無論他咋搞,也改變不了這個國家將要走向滅亡的結局。
可人即使是在面對必將失敗的結局之時,也不應該就自然而然的放棄去努力。
看這史書之上的秦二世胡亥就是一個昏君,可真正看那些個客觀一些的記述,就能夠看出來這個人是不愿意這個國家滅亡、自己去死的。
人都是有自私屬性的,沒了秦國,沒了秦國的皇帝之位,胡亥會不明白自己的下場嗎?
所以說,很多史書的記載就是在騙小孩的,但即使是這樣,這些假的記載也有的可看。
都把胡亥寫成了這個模樣了,可也改變不了他不想去死的事實,進一步就能看出也改變不了他要自救的事實,多的先不說,章邯這個猛人可是秦二世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