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精神內涵、革命先烈的精神是什么
2022年7月6日,為進一步加深對革命烈士黃學增的了解,深度挖掘革命烈士黃學增革命精神信念在墩文村的影響及其思想內涵,嶺南師范學院“尋星”社會實踐隊再次來到革命烈士黃學增同志的故居開展深入學習活動。本次的活動旨在深化隊員對革命精神的理解,厚植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感悟紅色教育示范基地蘊含的內在文化。
圖|“尋星”社會實踐隊與村干部林宇寧在事跡陳列館中合照 通訊員梁曉燕 攝
錚錚鐵骨撼敵心,浩然正氣留大地。再次來到事跡陳列館中,“尋星”社會實踐隊隊員吳舒琪表示:“盡管是再一次來到這里,但走過一個個展柜,細讀一篇篇黃學增烈士的事跡介紹,我還是會被觸動。”隨后隊員吳舒琪還向其他隊員翻譯了管理員黃成仕爺爺的相關介紹,隊員們聽罷低頭深思,細細感悟烈士黃學增的所代表的偉大革命精神。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農民運動和黨建領袖,用他那短暫但精彩的一生、用他那鮮活的生命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
無獨有偶,“尋星”社會實踐隊在革命烈士黃學增同志故居參觀調研期間,遇到了來自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的“云啟薪火記憶紅色舞劇工作室”社會實踐服務隊。這支社會實踐服務隊同樣是前來學習革命烈士黃學增同志的精神內涵的。兩支隊伍在紀念亭同觀看了有關介紹黃學增同志生前事跡的視頻,隨后兩隊的隊員們交流了觀看視頻后的感受。并且兩隊的隊員們拓展討論了各自對于黃學增精神事跡的不同想法。
圖|“尋星”社會實踐隊隊員與廣技師“云啟薪火記憶”社會實踐服務隊隊員交流討論 通訊員梁曉燕 攝
在兩支隊伍討論交流期間,“尋星”社會實踐隊隊長謝立提及,墩文村作為革命烈士黃學增的故鄉,雖然不是黃學增革命活動的主要地點,但是厚植其中的思想內涵,從黃學增故居、寶安幼兒園到學增紀念小學,黃學增同志的革命精神依然影響著一代代墩文村的村民。他表示,經過這幾天的調研考察,有這樣的氛圍熏陶以及文化背景,此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必定能夠將紅色精神與黨史教育深入人心。
不僅如此,兩支隊伍還就關于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和困難進行了交流,交換了彼此的經驗與意見。“云啟薪火記憶紅色舞劇工作室”社會實踐服務隊的隊員代表感嘆道:在這次的社會實踐過程中,隊伍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與當地村民的語言不通,調研基地偏僻、環境惡劣以及出發前遇上了臺風天氣導致出發延遲等;但是隊員們都相互理解包容,共同策劃去解決問題,團隊的合作精神真的十分重要。”聽到對方的感概,“尋星”社會實踐服務隊隊長謝立點頭表示經過多天的帶隊深有同感,也體會到了帶領團隊的不容易。
圖|“尋星”社會實踐隊與“云啟薪火記憶紅色舞劇工作室”社會實踐服務隊合照 通訊員梁曉燕 攝
兩支隊伍的隊員們在僅經過短時間的交談就建立起了友誼,“云啟薪火記憶紅色舞劇工作”社會實踐服務隊隊員還熱情地邀請“尋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去參看他們致敬紅色文化的舞蹈表演的錄制。本次兩支隊伍都是圍繞紅色精神,紅色特色基地來展開調查紅色鄉村的情況,宣傳特色鄉村的紅色資源和挖掘鄉村的發展潛力。以青年人的視角和方式去宣傳特色鄉村和弘揚紅色文化。
圖|“尋星”社會實踐隊隊長與“云啟薪火記憶紅色舞劇工作室”社會實踐服務隊代表握手告別 通訊員梁曉燕 攝
回看時代風塵,追尋革命足跡。此次的深入調研與交流活動,“尋星”社會實踐隊深入地探究了革命烈士黃學增的精神事跡,經過交流的方式審視了活動開展以來的不足,進一步推進三下鄉隊伍的完善與發展,為隊伍的持續發展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