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工作亮點與典型經驗-垃圾分類工作的亮點
近年來,柳林縣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堅持把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建設作為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圍繞謀劃部署、基礎設施、體制機制、宣傳引導、試點建設五個方面重點發力,初步形成了“戶分類、村上門、鎮收集、縣轉運”的工作體系,實現了城鄉生活垃圾不落地,分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高點定位抓謀劃 分類工作躍上新臺階
城鄉生活垃圾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是省、市、縣政府實施的重要民生工程,全縣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嚴格按照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因地制宜開展分類整治,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強組織領導。先后出臺了《柳林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22-2025)》《柳林縣生活垃圾分類領導組辦公室關于做好柳林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柳林縣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了由書記、縣長任雙組長,政府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的領導組,加強對垃圾分類規劃、政策、體制機制等方面的統籌和實施。強化隊伍建設。推行市場化運作模式,不斷加強“機掃+清運+督查”隊伍建設,配足配齊設施設備,制定完善了《城鄉環衛一體化清掃保潔及垃圾清運作業方案》,細化量化目標任務,確保各項工作高質量完成。完善體制機制。制定出臺了《柳林縣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方法》《柳林縣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柳林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確保全縣工作穩步推進。
強基固本促提升 分類轉運開創新局面
按照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總體要求,著力構建“戶分類、村上門、鎮收集、縣轉運”的收集轉運處理體系。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按照城鄉規劃,不斷優化城區、鄉鎮片區共享式垃圾壓縮站布局,配套大型壓縮車輛點對點轉運,著力構建以城鄉垃圾中轉站為中心的垃圾轉運格局。抓好收運處置體系。著力提升治理能力和轉運效率,加強收集、運輸、處理設備日常管理,及時進行維護更新,確保收運處置體系高效運轉。抓好運行管理模式。大力推行“戶分類、村上門、鎮收集、縣轉運”的運作模式和管理機制,著力構建政府主導、群眾監督、全民參與良好氛圍。實行封閉運輸管理,在全縣514個自然村設立垃圾收集點,成立專職垃圾收運隊伍進行集中收集,村收集后轉運至鄉鎮中轉站(點),再由縣轉運車輛運輸至市焚燒發電廠,形成“垃圾不出戶、出戶即清運”的“垃圾不落地”轉運模式,實現生活垃圾應收盡收、日產日清。
多措并舉促長效 分類質效得到新提升
堅持在完善制度、創新機制上下功夫,用好督查通報、建賬銷號、獎優罰劣“組合拳”,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完善考核體系。成立了城鄉環衛作業監督管理考核組,制定了考核辦法,按照“掃干凈、清運走、保持住、處理好”的工作目標,及時跟進日常監督,實現垃圾治理全覆蓋。加強源頭管控。對新建、待建、拆遷等工地提前介入,認真開展摸底調查,精準掌握建筑工地施工規模、施工時間、建筑垃圾數量等信息,加強施工監管,對建筑垃圾運輸時間、傾倒地點進行規范,全力守好建筑垃圾處置第一道關口。常態執法檢查。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監管體制,明確村干部負責監督村內環衛保潔工作;鄉鎮設立專職人員,網格化巡查垃圾整治情況并落實獎懲措施;成立了建筑領域執法中隊,對重點路段、區域采取全天候、無縫隙巡查,加大對隨意傾倒、運輸車輛拋灑滴漏等行為嚴查嚴管的高壓態勢,逐步形成“源頭控制有力、運輸監管嚴密、執法查處常態”的長效管理機制。
營造氛圍強推進 分類宣傳展現新活力
掀起“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宣傳熱潮,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意識不斷提升,垃圾分類宣傳覆蓋率達到60%以上,居民參與率達到30%以上,生活垃圾減量率達到35%。夯實思想根基。組織召開了專題培訓會,對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分類效果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同時借鑒其他兄弟縣市、省內外試點先進經驗和做法,不斷提高學習的針對性。筑牢宣傳陣地。組建了8支宣講隊伍,進機關、學校、小區、企業、鄉鎮,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在試點單位(鄉鎮)、學校及小區制作宣傳欄,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有獎活動,現場發放宣傳手冊、小禮品,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營造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共安裝路燈宣傳牌330塊,樹掛245塊,墻面宣傳欄340塊,垃圾分類亭宣傳欄14套,發放倡議書、宣傳冊12萬余份;制作了具有柳林特色、主題鮮明的微視頻3條,在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播放。創建柳林特色。建立了黨員帶頭分類、帶動群眾的“雙帶引領”機制,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文明機關”、黨員民主評議等考核內容;全面發揮工會、婦聯、團委、教科局等組織的社會動員優勢,聯動開展多元化宣傳活動20多場次;借助微信公眾號、柳林融媒、呂梁日報等渠道,刊發宣傳報道35篇。
擴面提標增動能 分類試點譜寫新篇章
按照“試點鞏固、普及推廣、全域覆蓋”步驟,在城區、柳林鎮、薛村鎮、孟門鎮等區域開展試點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廣先行先試經驗,以點帶面在全縣范圍鋪開。精準定位試點。選取了基礎較好的43個單位和39個行政村率先開展分類工作,覆蓋人數10萬余人,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全覆蓋。其中43個單位、4個住宅小區、2個學校已完成了分類垃圾桶設置。開展先行先試。在陳家灣鎮、孟門鎮、石西鄉開展直運試點,共配備垃圾桶120個,大型壓縮車3輛、小型壓縮車1輛;成家莊鎮、穆村鎮等鄉鎮將生活垃圾轉運至縣中轉站,統一運送至市生活垃圾發電廠進行處置。打造示范標桿。孟門鎮作為全縣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試點工作的“先行者”,積極探索常態化運行機制,提出了“點對點”回收模式,在全鎮村、機關單位、廠礦企業設置垃圾三分類試點,積極打造了李家塔村示范村,為全縣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
總之,柳林縣將聚焦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不斷加強“分類、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建設,努力提高環衛作業質量和管理水平,建設美麗鄉村示范片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良好環境,為建設美麗呂梁貢獻柳林力量。高曉英 劉文宙 賈雷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