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筆不能寫字正確答案,什么筆不能寫字?腦筋急轉彎
比亞迪被譽為“國貨之光”“國產車的佼佼者”。它一直走在創新的前沿,這些年的發展越來越猛。對私家車有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該品牌推出過“漢”款車系,比如漢DM、漢EV等,它們的車標就是一個簡潔明了的篆書“漢”字。不過這一車標也引發了廣泛熱議。
原因就是這個“漢”字,好像寫錯了。如果大家查詢“漢”的繁體寫法,會發現“漢”的右半邊并不是簡體的“又”字,有網友直呼車標設計者要惡補書法,也有支持者表示這或許是設計師有意為之,怕大眾看不懂,這種簡繁合一的方式是一種“創新”。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何看法。
我們并不知道設計者內心的想法,也并非要去批判我們的國產品牌,而是以此為契機,聊一聊為什么說“篆書”是一種輕易“碰不得”的字體。篆書,是一種極為古老的字體,相傳由倉頡創造,雖然不可信,但也側面證明其歷史極其悠久,甚至有“五體之祖”美譽。
張懷瓘《書斷》記載“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這句話說明了篆書筆法的復雜,它廣泛涵蓋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筆法,并衍生出各種分支,其中不乏至今還研究不太清楚的鳥蟲篆。狹義上的“篆書”是指大篆和小篆,但廣義上的“篆書”,幾乎就是隸書之前所有古文字的總稱。
說到這大家應該也能明白為什么說篆書輕易“碰不得”,并不是說篆書不能學,而是指學篆之前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面對其復雜的筆法和極高的書寫難度。從狹義出發,我們來看看大、小篆書寫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大篆要注意跟甲骨文用筆區分,甲骨文筆畫一般自然起收、樸拙率真,筆畫兩端細、中間粗,刀刻出來的筆畫細勁有力、斬釘截鐵但又直來直去。大篆書寫時,提按幅度變化要增大,尤其是橫、豎,要逆入藏收,含蓄渾實。
金文被認為是大篆的代表,從西周出土的青銅器中,我們可以看出大篆的筆畫排布、結字間架比甲骨文更為整齊規范。寫大篆時,要住用營造出遲澀古莽的韻味,萬不可油滑。平時可以臨習散氏盤、毛公鼎上的大篆書,也可從清末名家如吳大澂作品中領略。
小篆書的筆畫變得極為細膩,逆鋒入筆、折鋒收筆,圓轉筆畫可以分解成兩筆書寫,注意重合處入筆要稍輕一些,必要時還需要攆管調鋒。小篆將書法的造型美發揮到了極致,筆畫充滿韻律,筆畫的粗細、圓轉程度都很規范。李斯、李陽冰、鄧石如三家作品都可以作為臨摹的范本,尤其《嶧山刻石》更被視為“小篆極則”。
篆書作為一門法度精深的字體,很適合拿來訓練運筆和力度控制,想要有所成就,不僅要堅持,還得“取法乎上”,找對方向。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