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鬼是什么字?怎么讀(三個鬼怎么念怎么寫)
最近,封神榜霸占各大熱搜榜,看完這出神仙打架的電影后,小伙伴們估計會問:妖、魔、鬼、怪到底有啥子區別呢?
封神榜第一部
今咱就從文化的角度,來幫大家捋一捋。
《封神榜》中,除了那一群顏值爆表的男女神仙外,諸位不要忽略里面那些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妖魔鬼怪精!
經典臺詞
咱叨叨一些奇葩人時,很多時候都會脫口而出,哪里來的妖魔鬼怪,但說實在的,小伙伴們真的搞得懂妖魔鬼怪之間的區別的?
小時候看西游記時,大家會不會很好奇,為什么這是妖!
杏仙、玉面狐貍、金鼻白毛老鼠精
為什么這也是妖!
黃獅精、小鉆風、獨角兕大王
明明都是妖他媽生的,為何區別就這么大呢?
唐僧嘴遁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妖吧。
古時候,科技并不像現在這樣,什么東西都能在科學上得到合理的解釋,所以古人沒有辦法,出于對大自然的敬畏,所以只能自己腦補出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答案。
就比如說河水泛濫,那是河底有大妖在興風作浪,要用牛羊甚至是活人祭祀才行。
西門豹治鄴就是一個例子
要是當地風調雨順五谷豐收,那一定是神在幫忙。
真·雨神
看到這里,小伙伴們或許覺得我在胡扯,但咱的左傳上面的確是這么記載的。
左傳——宣公十五年
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民反德為亂。
通俗一點說,那就是地上的異常情況是妖物引起的,而天上的異常,則是災害引起的。
看到這里,小伙伴們或許會說,那妖的劃分范圍會說,那就是不好的東西,都能規劃為妖了?
其實你們這么理解也沒毛病。
而要里面又被以貌取妖的人分成了兩大類。
長得丑又不像人的,稱之為怪,所以罵人才會罵丑八怪而不是丑八妖!
長的好看又像人的統稱為精,所以就有了狐貍精這樣的稱謂。
你看諸如蝎子精、玉面狐貍、玉兔精、它們不管是行為舉止或者是相貌,都是無限趨近于人,也難怪唐僧一直都不愿意聽孫猴子的的話,畢竟都是“女菩薩”啊!
說真的,一直覺得86版西游記除了女兒國國王外,就屬杏仙最好看了。
王苓華飾演的杏仙
王苓華飾演的杏仙
有些志怪軼事小說的分類方法,則是將草木或者小動物修煉成的稱為妖,就如文中的杏仙。
而兇猛野獸或者吃人野獸修成的稱之為怪,就好像是小鼉龍、老鱉、靈感大王。(主要還是長得丑……)
靈感大王
小鼉龍
說完了妖、精、怪,我們再來說說魔跟鬼吧。
西方人眼中的魔鬼
與外國不同,在咱中國,魔跟鬼其實是兩種玩意兒。
簡單點說,鬼在咱這里有戶口,而魔則是外來“人口”,所以看電影、電視劇或者是小說時,才會經常聽見那些仙氣飄飄的俊男美女開口閉口的域外天魔,而不是域外天鬼。
金光布袋戲中的天魔魔魁
咱回到正題,先來說說鬼這玩意兒,它在咱的傳統文化里面,資歷可謂是異常古老,就這么說吧,商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鬼”字的演變
咱看看最初的鬼字,它是一個大大的田字來表示腦袋,下面用一些曲線表示人的身子。
在《說文解字》中,認為“鬼”從人,上部象鬼頭,鬼會用陰滯之氣傷害別人,所以從厶。
要知道,老祖宗那時候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在他們看來,鬼這玩意兒,就是一種頭大身小的畸形人,相貌丑惡,故以為“鬼”。
我們也可以從上圖看出,隨著字體的演變,鬼字也慢慢的定型,最初的大腦袋,變成了甶字頭(fú),“田”邊上多出一撇,用來表示“鬼”突出的角,而下半部,也逐漸變成了“兒”字包裹住“厶”字。
而在《說文解字》中:“厶,奸衺也。”翻譯過來就是“厶,奸邪也。”
所以綜上所述,鬼就是一種頭大身小,對人有害的玩意兒。(吐槽一句,管不得九叔電影《人嚇人》地府的鬼是那個樣子了)
人嚇人中的陰差
冷知識:人死為鬼,鬼死為聻(jiàn),聻死為希,希死為夷,夷死為微,微死無形。
《道德經》有云: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可見無色為夷,無聲為希,所以聻死了之后,就會逐漸失去外形,直至連聲音都消失不見。
話說回來,肯定會有小伙伴好奇,從古至今,別說世界范圍內,就是泱泱華夏也應該死了上百億的人,那么地獄為何還沒有被填滿?為何我們又有堅持祭祀祖先的風俗呢?
從上面的話我們就很容易得出結論,鬼要是沒有接受香火,就會淪落為孤魂野鬼,要是還是找不到香火,就會掛掉變成聻攻擊其他鬼謀奪香火,所以在傳說中鬼才會怕聻。
《聊齋志異肪砦宸章阿端》也有這么一個小片段說明這個情況:如是年余,女忽病,瞀悶懊憹,恍惚如見鬼狀。妻撫之曰:“此為鬼病。”生曰:“端娘已鬼,又何鬼之能病?”妻曰:“不然。人死為鬼,鬼死為聻。鬼之畏聻,猶人之畏鬼也。
此外看過《茅山后裔》小伙伴們可以回憶一下,建文迷蹤中被建文帝轉世嚇回去的趙金舟,就是這玩意。
好了扯得有點遠,咱現在在說說魔吧。
其實鬼從莽荒時期開始,在華夏大地上就一直挺孤獨的,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打西邊來了個喇嘛~不對,從西邊古印度那終于來了個小伙伴,那就是魔,也有人叫它波旬。
咱漢字中最開始其實并沒有魔這個字,因為最開始魔在梵文中寫作魔羅(梵文:Māra),意譯殺者、能奪命者、障礙;傳入咱這嘎達的時候,都是用磨(石頭磨)表示,后來那位癡迷佛法甚至多次出家的梁武帝感覺石頭有什么可怕,鬼才可怕!所以大筆一揮,將磨改成了魔。
梁武帝
好了,既然魔是來自三哥的地盤,那么它的出現,自然也就與佛教有關了。
在佛教中,它們把所有擾亂身心、阻擋人行善、還有破壞修行的心理活動,籠統的歸結為“魔”,佛教認為,在涅槃成佛之前,一定會有“魔”來妨礙小修行,唯有徹底的 打敗“魔”,才能功德圓滿坐蓮臺,所以才有心魔一說。
佛教中有一個小故事,話說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入定時,摩羅便派出了三個火辣魔女,想要來腐化釋迦牟尼,可惜的,釋迦牟尼堅如磐石,并不受它們影響,七天七夜之后,他終于大徹大悟,戰勝了心魔,涅槃成佛。
所以總的來說,魔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與正道對立的邪惡之物。
綜上所訴,咱最后再用一句比較簡單的話來概括一下妖、魔、鬼、怪;擬人為妖,擬物為怪。 肉身飛升為仙,脫離肉身為神。 惡神為魔,魂魄具現為鬼。
這個時候或許又有人會問,妖為啥都是女字旁的呢?
咱的回答是因為男的都給打死了。
話說回來,了解完這一些后,小伙伴們其實也不要去害怕妖、魔、鬼、怪,畢竟XX之后,是不許成精的。
當然,杠精除外~
我是暴躁的空格,喜歡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也喜歡天馬行空的引經據典~
要是覺得這文章有意思,勞煩點點關注點點贊,咱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