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在句子中的運用例子_運用歇后語的作用
一、古詩詞的運用。
1.若是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應該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若是好朋友分離,依依惜別,我們可以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3.一般用(形影不離)這個成語來形容朋友之間關系親密.
4.每當月亮升起,你的心中會有一種美好的對幸福、團圓的一種向往,就會想起(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5.每當看到春光將桃、李、梨的花一夜間催開時,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數梨花開)
6.汗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說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中的“于” 當“比”講,它與(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山行》中的(霜葉紅于二月花)(詩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7.來到瀑布腳下,捧著清澈的泉水,舒服極了。仰望瀑布傾瀉而下,潑灑飛流,撞擊在巖石的棱角上,濺起了朵朵美麗的水花。望著美麗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8.人們常用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句來贊美老師對學生默默無聞的培育,潛移默化的熏陶。
9.每逢佳節,我們會給遠方的親人寫信或發郵件,可以引用(“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10.生活中既要善于學習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從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訓,這正如孔子《論語》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1.要寫好作文,不光要看書,還要多參加實踐活動,正如古人說的那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12.每當祖國需要你的時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來表達自己的決心。
13.同學們,當你們的朋友在學習中浪費時間,有所松懈時,我們可以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樣的名句來勸告他。
14.《白雪歌送武判斷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5.“詞”是一種可以配樂歌唱的文體,有不同的(詞牌),你知道的詞牌名有(蝶戀花,西江月,聲聲慢)。請默寫(白居易)的一首詞:詞名《憶江南》,詞中寫到(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16.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但他卻謙虛地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而他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則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教育我們要講究方法。
17.《天凈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8.蘇軾名詞《明月幾時有》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19.《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傳誦千古的名句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0.《贈汪倫》一詩中,李白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來表達他與汪倫之間的深厚情誼。
21.《示兒》一詩中,寫作者心事的詩句是(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
22.讀了《匆匆》,我想借用“《長歌行》中的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名言警句來提醒自己莫讓時間“(匆匆而逝)”。
23.坐在順水疾駛的船中,兩岸景色一晃而過,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4.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詩人的絕筆是《示兒》,詩句是(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句表達了(至死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天下安定)。你還能寫出其他的愛國詩嗎?(《出塞曲》【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5.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國文壇合稱為(李杜)。其中,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是《聞官收河南河北》,抒發了(故鄉被收復時的狂喜心情)。我們還學過杜甫寫景的詩《春夜喜雨》和《絕句》。
26.教育人要積極向上,好上加好:(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7.說明生命力頑強,用來禮贊百折不撓、蓬勃向上、積極有為的頑強精神和人生態度:(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8.讀書使人睿智,要想獲得廣博的知識,就得像魯迅先生所說:(讀書就像蜜蜂采蜜一樣,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有限。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可是,好多同學總是認為沒有時間讀書,卻在游戲機里肆意耗費時間,這讓我們想起魯迅先生的另一句名言(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29.教育孩子不能大罵,我們的老師教育我們時,常常和風細雨,正似“(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滋潤著我們心田。
30.(“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若不為,此事何時了。”)是啊,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我們的日子呢,卻是一去不復返。不抓住今天,永遠期盼著明天,幸運會向你招手嗎?
31.我們的老師指導大家寫作時,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兩句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強調習作是心靈的放飛,是情感的釋放,寫法要不拘一格,語言要有自己的個性。
32.贈別詩在我國古詩占重要地位,許多著名詩人都有優秀作品,如李白的《贈汪倫》寫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杜甫的《江南縫李龜年》寫到(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寫到(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高適的《送別》寫到(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33.“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們還學過選自“漢樂府”中的《長歌行》其中(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勸導人們(要從小努力奮斗)。
34.又一次競選的失敗,將我的心拋入到萬丈深淵。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費了多少時間應對這兩次競選呀,老天爺怎么對我一點也不開恩呢?我幾時才能(“何當金絡腦,快步踏清秋”)呀!
35.中秋佳節,皓月當空。那一輪圓月被黃燦燦的月暈襯托著,月光如透明的薄紗,朦朦朧朧地罩在大地上,清風拂面,不由撩動我思鄉的情懷:離別故土幾載,家鄉的親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淚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親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36.湖邊,那株豐姿的柳樹亭亭玉立,纖細的嫩葉泛著點點綠光,遠遠看去,就好像一樹綠色的寶石,柳枝也不遜色,低眉順眼,柔柔軟軟、纏纏綿綿,似風姿綽約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謂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37.(“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讀著這優美的詩句,哪個浪跡天涯的浪子不希望飛回生我養我的故鄉?
38.深秋,校園的梧桐葉枯黃了,時而像打著秋千,飄飄悠悠;時而像降落傘,搖搖欲墜;時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飛翔……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地面上像是鋪上一條無比寬大的金毯子。望著這景象,我不由地吟誦起龔自珍的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落葉雖不是春天的“落紅”,卻具有“落紅”的獻身精神,不正像我們的老師馮?
39.梅,自古以來就倍受人們的稱贊。要說古人贊頌梅的詩句,就更是數不勝數了。(“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便是一個例子。梅獨自傲立于風雪中的頑強精神,確實令人感慨萬千。
40.三國時期魏國詩人(曹植)在《七步詩 》寫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達了詩人對骨肉相殘、同根相煎的悲憤之情。
41.老師,你可記得我——一個令您付出無數心血與汗水的“小淘氣”。您那眼角的皺紋,有一條是為我而生,您那頭上的銀發,有一絲為我而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詩句不是贊頌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奉獻精神,還能贊頌誰呢?
42.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贊美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大詩人杜甫描述你來到人間的佳句。你來了,如煙似粉,悄無聲息,垂柳在你的撫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潤下拔節,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閃光……
43.(“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里醞釀。
44.古人常用“舍生取義”來表現個人的人生追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也體現了這種追求,這兩句詩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5.中秋佳節,手捧著香香甜甜的月餅,凝神眺望著皎潔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遠在大連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禱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6.戰火連連,兵荒馬亂,“望湖樓”酒家卻依然是一片燈紅酒綠,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這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達官貴人竟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這被侵占之地何時才能收復。
47.時光流逝,不能倒流,人們無力挽回,經常用晏殊的“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詩表示慨嘆。
48.《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詩的共同特點是:看起來寫的是物,實際上是在寫(人),其中“梅”具有(傲骨錚錚)特點,“竹”具有(高潔挺秀)特點。你還知道類似的詩嗎?請寫一首(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49.《過故人莊》表現對朋友、對鄉村的依戀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50.當我們回憶起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最后用了一個反問句,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兒子對母親的深情。
51.我們的小草,在那纖細弱小的身軀里,竟然蘊藏著多么強大的生命力啊!難怪古代詩人寫下的詠草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千載之后,讀來仍然使人激動不已。
52.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字面上沒有提到“情”字,但是通過景物描寫卻透出了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這兩句詩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53.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就像梅花和雪花一樣“(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5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可以使我們開闊眼界。當我們欣賞著美如畫卷的西湖景色時,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當我們來到楓葉似火的香山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回蕩在我心間;來到北京天安門廣場,面對高聳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讓我想起詩人于謙的詩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5.當我們浪費糧食時,媽媽常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來教導我們,你能寫出另一首《憫農》嗎?(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56.李清照是我國宋代著名女詞人,她寫了一首贊頌項羽,抒發愛國情懷的詩《夏日絕句》。詩句是(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57.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明了這個問題。
58.歷代詩人贊美祖國壯麗山河的詩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門山》中寫到:(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9.登樓遠眺,視野更為開闊,你會想到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中的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60.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記憶中“(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紅花綠波;是杜甫筆下似春雨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悄無聲息;是喚醒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夏天是什么?是毛澤東眼里“(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的七色彩虹;是令楊萬里驚嘆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西湖風光。秋天是什么?是(張繼)揮就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白居易)領略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冬天是什么?是(岑參)心中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柳宗元)眼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二、歇后語應用題
1.我和爸爸媽媽去公園散步。走到了路上,我們都很熱。爸爸媽媽就讓我去買冰糕。這對我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2.西西代表學校去參加了市象棋比賽,她回來時,同學們都圍過來詢問成績,她不好意思地說:“還不是(外甥打燈籠--照舊)唄。”
3.老李在公司干了十多年,才升為主管,可剛畢業的小剛來公司兩年就提拔為經理,可真是:“(砌墻的石頭——后來居上)”。
4.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正是春游的好時機,上星期天爸爸帶我去釣魚,不到半天,我們就釣到了許多魚,真是(諸葛亮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5.爸爸這兩天打牌運氣壞透了,每次都是(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6.他居然當著老師的面和同桌打起架來,真是(和尚打傘——無法(發)無天)。
7.媽媽辛辛苦苦的把東東養大,可東東卻一點也不爭氣,媽媽真是(瞎子打蚊子---白費力氣)。
8.奶奶不喜歡看足球比賽,更不了解足球比賽的規則,真是(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9.堅決跟著走,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農民這次是(螞蟻搬泰山---下了狠心)。
10.想到爸爸答應給我買電腦,我心中好比(三把鑰匙掛胸膛——開心開心真開心)。
11.媽媽給我買了漂亮的連衣裙,我穿著正合適,我覺得(飛機上吊郵筒——高興(信))。
12.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13.今天早晨天氣還陰沉沉的,到了11點就放晴了,這可真是(小孩子臉——說變就變)
14.王麗因沒寫完作業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李老師詢問原因,她只是低頭不語,李老師笑著說:“王麗,你這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15.小明這學期各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大家夸他有進步.小明這叫:(芝麻開花——節節高)
16.我今天放學回家,還沒放下書包.就被媽媽訓了一頓,真叫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17.軍隊和人民親如一家,這好比:(荷花結子——心連心)
18.人們都說小朱修汽車是把好手,這次看了他的修車表演,果真如此,正所謂:(華佗行醫——名不虛傳)
19.這事你有什么要求,就別繞來繞去,咱們還是(包公升堂——盡管直說)吧,好嗎?
20.考場上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是(常勝將軍),偶爾失常,也在所難免。
21、班會上,大家都是各抒己見,議論紛紛,只有他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22.“六·一”聯歡會上,我們班的同學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表演了許多精彩的節目。
23.做人要清白,就像歇后語里說的:(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由此我想到了于謙寫的《石灰吟》中的詩句粉骨碎身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
24.鬼子對雨來軟硬兼施,可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