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考試信息 > 正文

    讀童年有感300字六年級作文(讀童年有感怎么寫500字)

    吳?鳳?俠?

    吳鳳俠,河北冀南律師事務所所長,邢臺市律師協會會長。

    我小的時候,每個家庭孩子都多,孩子是“散養”的。即便上了學,很多時候背的不是書包,是割草的籃子。小孩子沒有一個近視眼,能夠看到的唯一一個戴眼鏡的是師范畢業的小學老師,據說她說先天性近視眼。同學們每天無憂無慮,滿滿的童年樂趣。

    讀童年有感300字六年級作文(讀童年有感怎么寫500字)

    (一)舅媽的線轱轆

    盡管那時候的小孩是“散養”,但在四五歲之前,還是要大人帶在身邊的。我小時候,家里始終保持在十多口人的數量,不說吃飯,穿衣就是不小的用度。因此,在農閑的時候母親總要在姥娘家住上一段時間,在姥娘家經線,織布,做棉衣。

    每當這個時候,母親就帶上年幼的我過去。一是讓奶奶騰出手來,做些其他家務活;二來在姥娘家吃飯,能夠省出自己家的糧食。最主要的是姥娘門兒上的人都喜歡孩子,但姥娘除外。說姥娘除外,不是姥娘不愛我們,是因為母親孩子太多,帶孩子太辛苦,姥娘疼自己的閨女,所以使我看不她的笑容。

    還有,我不喜歡住姥娘門兒,經常用哭鬧表達自己的抗拒,為了讓我順服,姥娘曾經把我抱到她家房后的水井旁,要把我扔進去喂蛤蟆,才嚇得我閉嘴。這也可能是姥娘不喜歡我的一個原因。前些年,清明節給姥娘上墳,燒紙錢的時候,還與四哥、三姐提起這事兒,他們也有同樣的經歷。

    不過舅媽對我特別好,說話和藹可親,讓我吃好東西。比方,點心什么的。讓我最感興趣,現在仍記憶猶新的是舅媽家的線轱轆。

    那時候,農村孩子幾乎沒有什么玩具,即便過年的時候有賣的,品種也少,重要的是多數家庭也沒錢買。所以玩具多數是自制的,比如泥捏的,木頭坤差(kuncha)的。這樣說來,線轱轆確實是不用花錢,不用費勁,且較為精巧的玩具。

    線轱轆是纏繞縫紉機用線的一種木制、圓形、中間洼陷,兩邊高出,像車轱轆一樣的裝置。舅媽家有縫紉機,所以線轱轆就特別的多,以至于她家屋內的搭衣繩上穿著一串一串的。我看了,覺得即神奇又眼饞。

    線轱轆通體有個軸眼,穿上繩子可以作為小車玩。大人們可能看不上眼,但小孩們特別喜歡。有時候線轱轆與泥巴做的車身相搭配,還可以制作軍事吉普車呢。所以,每次在舅媽家回到我們家的時候,總要帶回幾個玩。這樣的線轱轆也成了我向其他小朋友炫耀的資本。

    姥爺姥娘沒有兒子,舅舅是叔伯姥爺也就是我母親大爺家的兒子,所以舅媽并不是我們的親舅媽。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舅舅和舅媽像對待親外甥一樣對待我們。所以我們對他們也十分孝敬。

    舅舅和舅媽也沒有孩子,屬于村里的五保戶,十年前住進敬老院。二人住的是標間。舅舅和舅媽身體都特別健壯,說話聲音洪亮,走路步幅不亂,是敬老院里令人羨慕的一對兒。舅舅和舅媽同歲,比我母親小五歲,今年虛歲都八十七。

    舅舅和舅媽最高興的是我們去養老院看望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大聲地對敬老院的同伴們說:“外甥來看我們啦,外甥是律師”。這時,敬老院的老人們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

    每年母親過生日的時候,舅舅和舅媽都會過來給母親祝壽。但今年沒有過來,因為疫情不能聚集。

    愿舅舅和舅媽像母親一樣健康長壽!

    (二)三姐的布衣兜

    三姐比我大六歲。我童年的時候,她也算不上大人兒,但她仍像大人似的事事護著我。比如,比我大三歲的四哥欺負我時。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她的衣兜,粗布衣服的上衣口袋。

    那時候農村家庭沒有什么零食吃,唯一能夠說得上零食的是用黃豆炒熟的“料豆”。母親為了哄孩子,有時候把用來過年磨豆腐的黃豆取出一些,用鐵鍋溫和炒熟,豆子就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母親用鍋鏟挑起十幾粒,放在手心里吹一吹。然后先給我們每人分上幾粒。我們拿起一粒放在嘴,咯嘣一下嚼碎,滿口都是香味。然后就都吵著向母親要。母親每人給我們分一些,裝入我們的上衣口袋,然后就跑出去,連吃帶玩去了。

    因為我小每次分的我都多。分得再多,總是過不多長時間就吃完。看看三姐的衣兜,還鼓著,就伸出小手央求姐姐給我勻點。三姐掏出一小把兒,放進我兜里,讓我省著吃,我答應著跑出去。但還是過不長時間就吃完了。回來看到三姐的衣兜還鼓著。我再次央求。三姐說,你吃這么快,誰有那么多給你?你要一粒一粒的吃,不要一小把一小把地往嘴里塞,就再次給我點兒。盡管按三姐說的去做了,待我吃完的時候三姐的衣兜還鼓著,三姐的衣兜太神奇了!后來知道,不是姐姐的衣兜神奇,是她根本沒有啥的吃,或者是一粒一粒的含著吃。

    農村的孩子是沒有糖果吃的,除非遇到哥哥姐姐們定親、結婚什么的,或者是當兵的叔叔回鄉探家。到時候,每個小孩分上三五顆糖果,剝上一顆放在嘴里,別提有多甜。每當我吃完,總會盯著三姐的衣兜,我自然能得到三姐施舍的一塊。

    直到有一天,我吃到了三姐自己結婚的糖果,不是一塊而是是一包,三姐要出嫁了!三姐出嫁時,母親還掉了淚。對于我來說,不是一包糖果的事,我又少了一個常護著我的姐姐。

    好在,三姐沒有遠嫁他鄉,能經常回來,同時也找了個稱心如意的丈夫。

    (三)飛不了的“知了”

    四哥在我的兄弟中排行老四,比我大三歲,是我童年的玩伴。但他不這么認為,總是把我當成小孩,有時候關心我,有時候欺負我。小時候我的玩伴很多,玩的游戲也特別多,比如捉迷藏,打“嘎嘎”,打“四角”,投“杏核”等等。但,最有意思的還是跟著四哥逮“知了”。

    逮“知了”絕對是個技術活,一般人是逮不住長著雙翅的“知了”的。四哥就不一樣,不僅能逮“知了”,而且還會兩種逮“知了”的方法:一是“粘”(讀“zhan”),二是“套”。

    每年的芒種時節,天上突然飄過幾朵云,再打上幾個響雷,老天爺就稀里嘩啦地下起雨來。雨過天晴,松軟的土地為在地下蝸居三年的金蟬重見天日,提供了便利。等到晚上,未脫殼的金嬋悄悄地拱出地面,找到能爬高的大樹,悄無聲息的爬到高處。在一個自認為安全的地方“脫去”全身盔甲,伸展一下“筋骨”,變成了會飛的“知了”等待黎明的到來。

    第二天,太陽高高升起的時候,就是“知了”趴在樹梢上高歌的時候。中午時分,四哥放學回家,在糧囤里抓上兩把小麥放在上衣兜里,拿起七八米,甚至更長的,或竹桿兒或干木桿子,帶上我開始去找大樹粘“知了”。

    粘“知了”最重要一步是做粘“知了”的“黏合劑”——面筋。將一小把小麥粒放到嘴里嚼,嚼碎了還要繼續嚼,小麥中的淀粉滲出,伴隨著唾液咽下,直到小麥中的蛋白瀝出來,成了面筋團兒,感覺有點黏牙,粘“知了”的黏合劑就算做成了。四哥把早已準備好的長竿子拿過來,竿子頭上綁上一截細小樹枝或鐵絲,取適量面筋粘到最頂端,確定粘牢。然后將桿子輕輕地伸進樹冠,向趴在樹梢上正在唱歌的“知了”慢慢靠近,在面筋臨近“知了”的翅膀時猛地向前一推,“知了”吱吱地叫著就被粘住了。

    套“知了”關鍵的一步是做“套兒”。在生產隊里,找一匹活力四射的馬,繞到他的屁股后面,稱它不注意,在它的尾巴上拽下一根“馬尾(yi)兒”,做“套兒”的材料就有了。然后將“馬尾兒”做個活“套兒”,找來那個大桿子,將“馬尾兒”固定在細小的桿子頭上,套“知了”的工具就做成了。拿在手里,真地有點像電影里的套馬英雄呢。

    接下來就是套“知了”了,找到趴在樹梢上的目標,在它叫的正歡的時候,將細小的“馬尾兒”套慢慢地伸向他的前面,確定它只要動就會鉆進套子里,然后猛地一拉,“知了”就被套住了,它吱吱地叫著也想掙脫,但因為是活套,是越跑越緊的,只要套住,它是跑不了的。

    “知了”也有不會叫的。我們叫它“啞巴”,是雌“知了”。印象中,我們逮住地都是會叫的“知了”。大概會叫“知了”的容易被逮住。

    逮“知了”這活兒,現在的孩子是干不了的。別說技術,就說那戴著300度眼鏡的視力,恐怕在桿子伸進樹冠時,100個“知了”要嚇跑50對兒!

    現在的孩子,是不是能看到樹上趴著的“知了”呢?

    實際上,逮住的“知了”也沒有大用,正如逮住的小鳥一樣,或者看管不好,人家自己逃走了,或者玩煩了,被我們放走了。說到會飛變黑的“知了”是不是會拿來打“牙祭”,我的印象是沒有。

    說到“欺負”我,其實也就是我不聽他話時,就對你橫挑鼻子豎挑眼。到現在,也想不起四哥是不是揍過我。

    說到關心,還真地有個例子要說:我們家院墻東面是一個不規則的大水坑,最寬處的直徑大概有500多米。每到冬天,水坑里凍上厚厚的冰,不要說孩子,就連成年人就能沿著冰面走。所以閑下來時,好多人在冰面上滑冰。

    隔著大坑300多米向東北看,是大哥大嫂家。那天中午,母親讓我喊四哥吃飯,沒想到大哥家包的餃子,他已經在大哥家吃了。我站在院墻邊喊他回來,看到他一邊滑著冰,一邊往我家這里走,手里似乎還拿著什么。當時心里有點窩氣,暗暗地想“你吃餃子,不叫上我,算什么哥哥”。當他走到大坑中間,突然一個咧貼摔倒在冰面上。開始沒有認為有多嚴重,心里還說“活該,活該,只顧自己吃好的”。但過了好大一會兒,四哥也沒站起來,知道壞事了!我趕緊告訴了母親。母親知道后,一句話沒說,趕緊向冰面上跑,我也跑著跟過去。發現四哥摔暈過去,臉色煞白。旁邊是用籠布包著的煮熟的餃子。母親呼喊著把他抱到家里,又是喊叫,又是掐人中。好大一會四哥才緩過氣來。醒過來后,還用目光尋找著什么,說“給小五的帶的餃子呢”。原來有好吃的他不是沒記著我。

    四哥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母親多年后還說,就是那次把腦子摔壞了。

    (四)七姑家的長果兒

    七姑是父親唯一的妹妹,兩個叔叔唯一的姐姐,父親母親喊七姑“小七兒”。其實,我就這一個親姑姑,為什么叫做“七兒”?大概是太爺爺按照大家族中這一輩份的姑娘們排的序號。記起來了,我家有個堂姑是“六姑”。

    長果兒,實際上就是花生,七姑家那里把花生叫做“長果兒”。花生應當叫落花生。花生種子在農田里生根發芽,慢慢地長出枝蔓。枝蔓長大后,每片葉子的腋窩處冒出一朵朵小黃花,小黃花吸收足了陽光雨露,一個個閃著眼睛好像再說,我是不是很好看?

    花期過了,就到了落花時節。不過,不要悲傷,因為每落一朵花,扎到土壤里的銀白色的根系,就長成一顆花生,落花生的名字就由此而來。我們這里叫“落生”,也是落花生的意思。

    超出我們的地域,花生還有好多名字。比如,“長生果”、“泥豆”、“番豆”等等。它屬薔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榨油,可作為堅果。

    七姑家每年陰歷的九月十六有會。每年會的頭一天或頭幾天,姑姑就會讓姑父或表哥來接奶奶去看會,奶奶總會帶上我。到了七姑家,她似乎知道我的心思,先是捧上一大捧炒熟了的花生來,說到“吃吧,吃吧”。然后再安頓其他的。那我就吃個夠!

    “會”本來是廟會的意思,后來演化為商品交易,親戚朋友串門溝通交流的一種途徑。

    沒有好吃的、好玩的,小孩子是不管廟會是什么意思,是干什么用的。七姑家炒的花生,仁飽滿,酥脆,吃起來比其他地方的花生香得多。有時候趕上殼酥的花生,連殼就不舍得剝,一同嚼著吃,也特別香。“沙土窩”的炒花生在我們這一帶到如今還小有名氣呢。

    記得童年時,除吃到七姑家的花生外,另外能吃到花生的途徑倒是有兩種,但次數也不多:一是我家后鄰村支書家的孩子,我童年的好玩伴,偶爾給我的三五顆;二是拿出僅有的三五分零花錢,在村后賣糖果的老頭處買上一小捏。如今想起來好玩,又好笑。

    現在,生活富足了,吃上花生已是“小菜一碟”的事,吃法也不知道有多少種。但總念著七姑家“長果兒”的味道,因為那里和那時留著我童年眾多的回憶……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点|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小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桶免费看|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 一个人看的免费高清视频日本|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美女张开双腿让男生捅|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黄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一级片黄色免费| 日韩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男生秘密网站入口| 国产91乱剧情全集| 麻豆色哟哟网站|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free性中国熟女hd|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精品欧洲videos|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国产黄色片在线播放| taoju.tv|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免费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欧美va天堂视频在线|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 年轻人免费看电影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网 | 4480yy私人影院论| 女人18毛片水最多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三级久久久久久| 日本天堂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