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閱讀理解專項訓練20篇;閱讀理解的題型和內容
三年級語文閱讀理解練習
——————
我們校園里有一座花壇。花壇里種了十來種花,有紅石榴、石蠟紅、月季紅、雞冠花┉┉每年秋天,各種各樣的菊花,朵朵盛開。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紅的。
在這許多菊花當中,我最喜歡的一種紅菊花。它的莖是墨綠的,挺得筆直,看上去挺神氣。葉子也是墨綠的,像張開的手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朵朵紅菊花。花瓣是一絲一絲的,彎彎曲曲,像是蛟龍的爪子。整個花朵像個火紅的絨球,從遠處看,花盤微微低垂著,又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紅著臉蛋低頭不語。美麗的紅菊花,你是多么惹人喜愛呀!
望著這些千姿百態的花朵,我猛然間想起,要是沒有園丁叔叔的勞動,哪有這么美麗的花朵啊!
1.給短文加一個恰當
的題目。
2.抄寫文中你喜歡的四字詞語。
3.請你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比喻句摘抄下來。
(一句即可)
4.請仿照"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紅的。"這句話的寫法,用上“有的……有的……還有……”寫一句話。
參考答案:
1. 花壇
2. 彎彎曲曲 低頭不語 害羞的
3. 略
4. 略
《丑石》節選
這使我們都很驚奇!這又怪又丑的石頭,原來是天上的呢!它補過天,在天上發過熱,閃過光,我們的先祖或許仰望過它,它給了他們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來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幾百年了?!
奶奶說:“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卻怎么連墻也壘不成,臺階也壘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學家說。
“真的,是太丑了。”
“可這正是它的美!”天文學家說,“它是以丑為美的。”
“以丑為美?”
“是的,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正因為它不是一般的頑石,當然不能去做墻,做臺階,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這些玩意兒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
奶奶臉紅了,我也臉紅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恥,也感到了丑石的偉大,我甚至怨恨它這么多年竟會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種不屈于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
1..畫出選文的中心句。
2.為什么天文學家說它是以丑為美的?
3.“奶奶臉紅了,我也臉紅了”。他們為什么會臉紅呢?
4.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啟發?
參考答案:
1.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
2.因為它不是一般的頑石,不能去做墻,做臺階,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這些玩意兒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
3.“我們”為之前對丑石不屑一顧的態度感到羞愧。
4.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用世俗、淺陋的眼光去看待,要去挖掘它的內涵。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節選
一天,雷奈克緩步從一個花園走過,突然被兩個正在玩蹺蹺板的男孩吸引住了。只見他們一個站在這頭,彎著腰,把耳朵緊( )蹺蹺板,一個蹲在那頭,用一枚鐵釘在板上輕輕地( )著。原來,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雷奈克試了試,聲音果然沿著木板傳了過來。他高興極了,馬上跑回醫院。他把一本筆記簿( )成筒兒,一頭靠著病人的胸腔,另一頭湊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
1.在括號里給畫線字注音。
2.雷奈克通過觀察小朋友們玩蹺蹺板的樣子,發現了什么?
3.雷奈克是如何聽到病人的呼吸聲和心跳聲的?
參考答案:
1.tiē huá juǎn
2.通過木板,在另一頭能清楚地聽到劃木頭的聲音。聲音可以沿著木板傳播。
3.他把一本筆記簿卷成筒兒,一頭靠著病人的胸腔,另一頭湊近自己的耳朵。這樣就聽到了病人的呼吸聲和心跳聲。
尋隱者不遇
賈島背著行囊,帶著雨傘,顧不得露水打濕了衣衫,踏入山中。他聽說這座山中隱居著一位見識非同尋常的高人,詩人非常仰慕隱者的大名,很想去拜訪他一下。
詩人走在尋訪的路上。忽然,詩人看到在一株蒼勁的松樹之下,出現了一座小茅屋,這么幽靜的地方,會不會是隱者的家呢?松樹下還有一個小童子。他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問童子:“請問,隱者是住在這里嗎?”童子說:“你問我師傅呀,他一早就上山采藥去了!”詩人有些失望,卻又不甘心就此離去,于是追問到:“那你知道他去哪里采藥了嗎?”童子搖了搖頭,說:“就在這座大山里,我也不知道他具體在哪。”
詩人抬起頭,望著遠處云霧彌漫的山林,但見山峰重重疊疊,云霧迷迷茫茫,哪里有隱者的影子?他心生感慨:隱者遠離塵世,以深山為家,與松林為伴,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真是令人羨慕呀!于是,他隨口吟出了這樣的詩句——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1.照樣子寫詞語。
重重疊疊:
自由自在:
2.詩人賈島為什么要去山中尋找隱者?
3.賈島和小童子有幾次對話?
4.請寫出賈島看到此情此景,所作的詩。
參考答案:
1.清清楚楚 高高興興
一心一意 自言自語
2.因為他聽說這座山中隱居著一位見識非同尋常的高人,非常仰慕隱者的大名,很想去拜訪他一下。
3.2次。
4.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寓言二則》節選
宋國有個農夫,他巴望著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就天天到田邊去看。可他總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心里十分焦急。
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將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盡。
回到家里,他興致勃勃地說:“真把我累壞啦!可力氣總算沒有白費,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很納悶,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萎了。
1.根據寓言內容打一成語。
2.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巴望”一詞的意思。
3.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1.揠苗助長
2.“巴望”是盼望、渴望的意思,這個詞語表現出了農夫急切的心情。
3.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
《水上飛機》節選
在茫茫的大海上,小海鷗發現了一條奇怪的大船:白色船體的兩邊長了兩個大翅膀。小海鷗想:客輪、貨輪,啥樣的船我都見過,可就是沒見過這種長翅膀的船。”他飛了過去,想問個究竟。
“喂,船大哥,你好啊!”
“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飛機。”
“飛機?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小海鷗吃了一驚。
水上飛機笑了:“我是降落在這里的。我是海上救護機,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難的船只。”
小海鷗聽了,挺佩服他的本領。
1.這條大船的“奇怪”表現在哪里?
2.文中的“我”是什么類型的水上飛機,作用是什么?
3.你還知道水上飛機的其它作用嗎?
參考答案:
1.白色船體的兩邊長了兩個大翅膀。
2.海上救護機。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難的船只。
3.參加戰斗、輸送物資、森林滅火。
高爾基和孩子們
高爾基對于孩子們雖然非常喜歡,但當發現他們的錯誤和缺點時是從不驕縱寬容的。一次,他收到一群四年級學生給他寫的信,其中出了許多不該出現的語法錯誤,他非常生氣,回信中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他們:“四年級的學生啦,寫得如此不通,實在可恥,下次要注意。”
當然,對孩子們取得的成績,他總是喜在心里,樂在眉梢,給予適當的鼓勵,但從不過分地(夸獎 夸耀)。尤其對那些露出智慧(峰 鋒)芒的孩子更是如此,以避免他們滋生驕傲的情緒。有一次,高爾基會見一位9歲的小詩人,小詩人當面寫了一首詩,非常流暢,也很優美,高爾基聽了深為驚奇,心里暗暗贊嘆,但當面卻沒有給孩子過多的贊揚,只是輕輕地撫摸著孩子的頭說:“好好學習吧,不要太累了。要記住你還是個孩子呀!”
高爾基就是這樣以他全心的愛,關心著孩子們的成長。
1.用“√”選出文中正確的字詞。
2.當高爾基發現孩子們的錯誤和缺點時他是怎樣的態度?
3.面對孩子們取得的優異成績,高爾基會大大地獎勵他們嗎?為什么?
4.短文敘述了( )件事,我們知道了高爾基對孩子們既有( )的愛,又有( )的愛。
參考答案:
1.夸獎 鋒
2.從不驕縱寬容,會毫不留情地批評他們。
3.不會。他會給予適當的鼓勵,從不過分夸獎,避免他們滋生驕傲的情緒。
4.兩 嚴厲 慈祥
珊瑚
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麗的珊瑚,有紅的,有白的,還有花的。它們有的像樹枝,有的像鹿角,有的像______,有的像______。
人們看到珊瑚的色彩這樣美麗,形狀這樣奇怪,以為它們是長在海底的植物。其實它們不是植物,是珊瑚蟲分泌(mì)出來的石灰質。
珊瑚蟲是淺海里的一種小動物。它們生活在海底潔凈的巖石上,只有幾毫米大。它們長著花瓣一樣的觸手,觸手中間有一株很小的嘴,獵取比它更小的生物當食物。它們不斷地分泌石灰質,這些石灰質連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美麗的珊瑚。
珊瑚蟲一代又一代地在巖石上生長,繁殖,死亡。經過幾萬年,它們遺留下來的石灰質就成了珊瑚礁。再經過幾萬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島。我國的西沙群島,就是由許多珊瑚島組成的。
1.珊瑚還像什么?請你在橫線上寫一寫。
2.這篇短文主要寫了( )
A.珊瑚非常美麗
B.珊瑚不是植物
C.我國的西沙群島是怎樣形成的
D.珊瑚是由珊瑚蟲分泌出來的石灰質形成的。
3.珊瑚是怎樣形成的?用“_____”在文中畫出來。
4.我們在這學期也學習過《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西沙群島中除了美麗的、各式各樣的珊瑚,還有什么?請你回憶課文的內容來寫一寫.
參考答案:
1.扇面 樹枝
2.A
3.它們不斷地分泌石灰質,這些石灰質連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美麗的珊瑚。
4.西沙群島還有各式各樣的魚,以及許多的海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