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學生創業 > 正文

    登高教案的重點內容_登高教案的重點內容是什么

    《將進酒》教學設計

    李白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入世的復雜情感。

    教學難點: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教學方法:師生探討法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余光中的詩中有這么幾句“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口一吐就半個盛唐”(課件),這是寫誰的?杜甫《飲中八仙歌》有對他的精彩描述: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課件)

    你讀到的是怎樣的李白?

    如此一個好酒、狂放的李白喝起酒來是怎樣的情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吟誦和欣賞李白的這首千古佳作——《將進酒》。

    二、釋題: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將進酒”意即“勸酒歌”, 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將,讀qiāng,“請”“愿”的意思。關于“將”字的這一含義,《詩經·衛風·氓》中間有“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的先例。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以此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

    三、背景簡介

    那么詩人跟誰喝酒呢?

    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將進酒》這首詩則是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勛曾多次應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情懷。

    四、知人論世

    李白(701年—762年),祖籍隴西成紀,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

    知人:李白從小就有不凡的抱負,出眾的才華,想直取卿相之位,實現濟世安邦的理想。曾經被唐玄宗召為翰林學士(翰林,為皇帝儲才之地,相當于現在的國務院政策研究處,可成為皇帝的秘書。),但唐玄宗僅僅把他當作文學弄臣,權貴又因不滿李白的傲岸的個性,嫉妒他出眾的才華,遭到讒毀排擠,被迫離開長安,飄零江湖,落魄失意。寫這首詩時,李白已經五十多歲,功業未就而兩鬢斑白。

    論世: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即安史叛亂前四五年光景。當時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詩人對此極為不滿,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只能用消極的辦法進行反抗,借酒消愁。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并“好劍術”。相信道教,有超脫塵俗的思想;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他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已顯示出突出的才華。李白約在二十五、六歲時出蜀東游。在此后十年內,漫游了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開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天寶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此時期李白的詩歌創作趨于成熟。此后11年內,繼續在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漫游,“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他仍然關心國事,希望重獲朝廷任用。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會面。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正在宣城(今屬安徽)、廬山一帶隱居。次年十二月他懷著消滅叛亂、恢復國家統一的志愿應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觸怒肅宗被殺后,李白也因此獲罪,被系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途中遇赦得歸,時已59歲。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臨淮,討伐安史叛軍,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在他的從叔當涂(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病逝。

    關于李白之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專家學者的考證之說。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當涂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說李白在當涂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種死法,都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為李白流放夜郎(即今貴州一帶),遇赦得還后不久,就結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五、讀出詩韻

    1.自由讀,讀準字音,讀準節奏,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字音:朝(zhāo) 樽(zūn) 還(huán) 岑(cén) 烹(pēng)

    饌(zhuàn) 恣歡謔(zì) (xuè) 徑(jìng) 裘(qiú)

    2. 個別誦讀,教師指導。

    下面,先請一位同學為我們大家朗讀一遍李白的這首詩。其他同學注意他朗讀時的字音和節奏。

    3. 聽朗讀錄音,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

    情感:須讀得酣暢淋漓,再現詩人狂放不羈的個性。須氣勢豪壯,又情感起伏較大。

    4.解釋詩意

    提示——這里的“高堂明鏡”并非指母親,而是懸于高堂之上的鏡子。

    “鐘鼓饌玉”在這里是富貴利祿的代稱。

    五花馬:唐朝開元天寶年間講究馬的裝飾,會把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馬,五瓣的就叫五花馬。在這里指名貴的馬。

    你難道沒有看見,洶涌奔騰的黃河之水,有如從天上傾瀉而來?它滾滾東去,奔向大海,永遠不會回還。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之上對著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早晨還是滿頭青絲,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時應當縱情歡樂,莫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每個人只要生下來就必有用處,黃金千兩一揮而盡還能夠再來。我們烹羊宰牛姑且盡情享樂今日相逢,一次痛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請快快喝酒,不要停。我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都來側耳傾聽。榮華富貴算不了什么,但愿永遠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來那些圣賢無不感到孤獨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那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哪,不也是喝酒喝出了名嗎? 主人啊,你為什么說錢已經不多,快快去買酒來讓我們一起喝個夠。牽來名貴的五花馬,取出價錢昂貴的千金裘,統統用來換美酒,讓我們共同來消散這千年萬載也消散不盡的愁情。

    六、課堂小結

    《將進酒》大約作于李白以梁園(開封)為中心的十載漫流期間。詩中記李白與岑勛、元丹丘相聚飲酒之事。

    七、布置作業

    熟讀或背誦全詩

    八、板書設計

    李白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又號“謫仙人”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被后人譽為“詩仙”

    九、教學反思

    教師利用學生已學知識,自然地引出課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許多詩人因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李白好飲,也善飲,他是“詩仙”,又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曰“酒圣”。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寫下 了許多詠酒的詩篇。他的《將進酒》就是酒與愁經過心理反應后留下的佳作。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放聲朗讀,揣摩:宴飲后的李白可能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并說出你的依據是什么?

    形象:大醉,酣臥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杯莫停。”“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2、那么,老師又產生疑惑了:李白為什么要這么狂喝痛飲啊?從詩歌的內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嗎?(詩歌中的哪一句話集中而鮮明的表明了這一原因?)

    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②“銷萬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

    3、好友相聚,本來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應該把酒言歡。李白卻為何有違常情,不喜反愁呢?帶著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把全詩朗讀一遍,也許能撥云見日。

    我們知道,李白被排擠出長安,政治抱負不得施展,心中難免郁悶。又根據課釋:詩人此時已是年過50的老人。韶華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詩人借著酒興,淋漓盡致地抒發不平之氣。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詩歌是怎樣抒發詩人情懷的。

    三、情感分析

    1、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悲傷――歡樂――憤激――狂放

    悲傷之情:如“君不見”兩句。

    歡樂之情:如“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

    憤激之情:如“鐘鼓饌玉不足貴──斗酒十千自歡謔”。

    狂放之情:如“主人何為言少錢──與爾同銷萬古愁”。

    我們先看第一層: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2、剛剛我們說了這一層作者的情感是悲傷的,那么從哪里能讀出詩人的悲?

    明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暮成雪”。

    詩人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盡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卻是悲。由此聯想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兩鬢斑斑,真是“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啊!至此,詩人的悲意更濃了。

    3、李白悲的是什么? —— 時光易逝,人生易老。

    我們知道,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將進酒》這首詩則是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勛曾多次應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情懷。寫作這首詩歌時,詩人已經50多歲了,在政治上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胸中郁結很深,這是他感嘆悲傷的深層原因。

    4、詩人在這兩句中使用的是什么手法來表達這一感慨的?

    比興。詩人在這兩句中使用了比興手法來表達這一感慨,比興是中國詩歌中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離黃河不遠,因此作者以黃河起興。

    5、老師有一點不理解:我們都知道黃河是發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黃河之水山上來”了,作者卻說“黃河之水天上來”不是毫無道理嗎?

    作者這里是使用夸張的手法,極言黃河奔騰而來的氣勢。天上來:這是一種浪漫主義寫法,極言黃河源頭之高遠。“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不是李白的獨創,早在春秋時代問世的《論語》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記載;告誡世人:光陰易逝難回頭,莫讓年華付水流。《將進酒》一開篇,就把視線引到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既描寫了大河奔騰的壯觀景象,又抒發作者“逝者如斯”的傷感。詩歌開頭這兩句,不僅為下面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也為李白的“開懷暢飲”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6、像這樣的夸張手法,本詩中還有哪幾處?

    明確:“朝如青絲暮成雪”“會須一飲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馬,千金裘”“萬古愁”。比興和夸張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風格的重要體現。這首詩具有震撼古今的氣勢和力量,與夸張手法的運用不無關系。

    起興——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離黃河不遠

    比喻——以黃河一去不復返比喻青春難在

    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恒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張——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

    詩人正自感傷,卻為何突而轉悲為歡,大家看第二層: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7、詩人正自感傷,卻為何突而轉悲為歡?請用文中的原話來回答一下。“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用白話文來說就是——

    ①既然人生短暫,何不及時行樂?

    ②悲又何益?既然此處失意,就應另外去尋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開懷暢飲,及時行樂。

    這幾句描繪的是痛飲,充滿的是豪氣,盡管詩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相信自己將來必能作出一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于是連呼“烹羊宰牛” (此處用典:“烹羊宰牛且為樂”語本曹植《箜篌引》),準備像東漢大學者鄭玄那樣“一飲三百杯”,表明詩人決意要把憂愁和煩惱暫且放下,由此可見,豪飲之中蘊含著極大的憂憤。

    好,讓我們把詩的前半部分連起來讀一遍。

    既然是把酒行樂,就不免舉杯相勸。詩人呼告朋友,“將進酒,杯莫停”。而且長歌一曲,以抒心志。但詩人的心情好像并不痛快。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幾句勸酒詞。也就是第三層: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9、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這是提示朋友傾聽我的激憤之言。什么樣的激憤之言呢?

    明確: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為憤激,這是因為他要借此把長期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齊宣泄出來。他鄙棄那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說“但愿長醉不復醒”—一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

    10、“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是詩人的真心話嗎?

    明確:不是。是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憤慨之詞。“鐘鼓”本是一種樂器,在這里是擊鼓作樂之意,“饌玉”是指精美的食品。在封建時代,只有衣食無憂的達官貴人才有閑情逸致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羨慕達官貴人的生活,實際是對權貴們的一種蔑視,這是封建社會的讀書人最可寶貴的性格。——不隨波逐流的叛逆性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滿腹惆悵的人,當他一心解愁卻又無法解愁的時候,內心是怎樣的愁苦啊!表面上開懷暢飲,實際上愁箭穿心,這就是《將進酒》中的李白!

    11、“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是真的在羨慕飲者還是另有所指?

    明確:另有所指。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聯想古今,對荒唐社會的憤怒嘲諷和痛徹總結。這一句將“古來圣賢”與“飲者”做比,進一步否定了功名與富貴,在痛飲狂歌之中表現出一種“浮云富貴,糞土王侯”的氣概。但這又不僅是為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古來圣賢”(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類人,也有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為統治者所用,而飲者更是“圣賢”中逃于醉鄉的人。這兩句,也是對封建統治階級埋沒人才的揭露,詩人對統治者不再抱有幻想,也決心逃于酒鄉。

    12、在中國歷史上,寂寞的圣賢不可勝數,作者為什么就提到“陳王”呢?詩人列舉陳王曹植的事例,有何用意?

    明確::用以自比,一樣的才思敏捷,一樣的遭人妒忌排擠。

    詩人此例是拿曹植自比。有志難展。陳王就是三國時候的曹植,他才華橫溢,志向遠大,但遭兄長猜忌,終不得用。“曹子建七步成詩”是著名的文學典故,他的《七步詩》家喻戶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陳王曹植當年為了排解心中不快,曾在平樂觀大擺酒宴,即使一斗酒價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暢飲。詩人以曹植受其兄曹丕排擠迫害而抑郁不得志自況。與曹植一樣,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長安,抱濟世之志,卻為小人排擠,最后落個“賜金還山”的下場。他對曹植情有獨衷,大加贊賞,也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吧。這既是對陳王昔時宴飲的傾慕,更是對現實遭遇的憤恨與控訴。

    面對著古來圣賢皆寂寞的現實,詩人內心有太多的不滿和不平。這無限的激憤表現在行為上就成了無比的狂放。下面我來看第四層: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而且是“徑須沽取”,要毫不猶豫的去買,這就反客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極點。

    13、其中的“萬古愁”的內涵是什么? 懷才不遇,可以說是封建時代多數才人的共同命運,所以說是“萬古愁”。

    詩人不惜一切代價買酒痛飲的情狀與氣概,更能看出其心中愁苦至極。詩人以一個“愁” 字結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現了作品的主題。愁若止于一身,那是毫無意義的。用歷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無所施”的賢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則將來一定還有——這樣的愁情唯“萬古愁”一語才能表現愁的深廣。

    三、四、深入探究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感?

    明確:這雖然是詩人的自我安慰之詞,這也是后世多少仕途失意者的自慰之辭。但不難看出,詩人一方面并不甘心就在這種及時行樂中虛度自己短暫的一生,他相信,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由此可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進還復來”表面豪爽,暗藏憂愁。樂觀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

    2、在這首詩中,李白到底有哪些愁呢?請同學們再讀詩歌,從具體詩句中說出你體悟到的是何種愁情?并說說你的理由。(注意聯系李白寫作這首詩的年齡、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以及人生理想)

    明確:人生短暫之愁;懷才不遇之愁;圣賢寂寞之愁。

    一愁: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二愁: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壯志未酬 懷才不遇

    三愁: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圣賢寂寞 陳王失意

    五、作業布置1、背誦并默寫全詩。2、課后請收集李白的詩酒名句名篇,進一步體悟李白的詩酒人生。

    六、課堂總結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真是——“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

    賀知章說,李白是謫仙人,所以他必定擁有縱情傲物的權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詩與酒成就了詩仙太白豪放飄逸的詩風,成就了他雄奇俊秀的浪漫主義詩境。

    六、板書設計

    情感發展脈絡

    悲——人生短促

    愁 樂——悲而行樂

    憤——懷才不遇

    狂——狂放不羈

    七、教學反思

    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誦讀指導,以“讀”代“講”,使得學生在誦讀中不知不覺地加深了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及對作者復雜情感的把握。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天综合网站| 啊灬啊灬啊快日出水了| 亚洲成熟人网站| 欧美jizz40性欧美|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97碰公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最近免费韩国电影hd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国产aⅴ一区二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热99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好大好猛好深好爽视频|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能播放18xxx18女同|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2023|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桃子视频在线官网观看免费|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我两腿被同学摸的直流水| 久激情内射婷内射蜜桃| 男男全肉高h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潮流水|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破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无需安装|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日本媚薬痉挛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波多野结衣免费在线|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 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