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語文古詩全部_九年級上冊語文13首古詩
分
享
給其他同學吧
初二升初三語文
暑假銜接全冊古詩詞
【鑒賞+默寫】
行路難(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鑒賞品析】
1.主題概述。
詩作通過對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變化的描寫,反映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憤慨和不平,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2.詩中引用了哪些歷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詩中借用了姜尚垂釣在碧溪,伊尹夢舟過日邊等典故,寄寓了詩人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樣為統(tǒng)治者重用,建立偉業(yè)的愿望。
【默寫考點】
1.詩中通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兩句的動作細節(jié)刻畫,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
2.詩中形象生動地描寫“行路難”的句子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3.詩中體現(xiàn)李白積極進取精神,抒發(fā)遠大志向的句子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鑒賞品析】
1.主題概述。
這首詩既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2.“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這句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用典(聞笛賦、爛柯人)。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油然而生。
【默寫考點】
1.詩中飽含詩人無限的辛酸和憤怒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2.詩中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句子是: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水 調(diào) 歌 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鑒賞品析】
1.主題概述。
這首詞借中秋賞月表達了詞人對親人的懷念,抒發(fā)了自己政治失意的苦悶,表達了詞人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曠達的胸襟。
2.“高處不勝寒”有怎樣深刻的含義?
這句詞不僅指禁不住高處的寒冷,還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厭惡朝中的黨派相爭、鉤心斗角;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單冷清;禁不住世間的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等含義。
【默寫考點】
1.詞中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天下人美好祝愿,抒發(fā)離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詞中“此事古難全”中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3.從歷史的角度看,臺灣和祖國的分離只是暫時的,這正如蘇軾在《水調(diào)歌頭》中所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們堅信兩岸終將統(tǒng)一,臺灣一定能回歸祖國。
4.詞的下闋開頭描寫月光流轉(zhuǎn)的名句是: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鑒賞品析】
1.結(jié)合全詩,說說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①懷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
②憂國憂民,不滿現(xiàn)狀,渴望社會安定。
2.“月是故鄉(xiāng)明”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詩人偏要說故鄉(xiāng)的月亮是最明亮的;明明是自己的心理感受,偏要說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這種以幻作真的寫法并不使人覺得不合情理,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微妙的心理,突出其對故鄉(xiāng)濃濃的思念之情。
【默寫考點】
1.詩中似是概括敘述,實為觸景生情,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的句子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2.詩中運用對仗,抒發(fā)懷念家鄉(xiāng)之情的千古名句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3.詩中概括敘述兄弟分散,沉痛抒發(fā)手足情的句子是: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4.詩中概述動亂后果,抒發(fā)痛惜之情的句子是: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長沙過賈誼宅
[唐]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鑒賞品析】
1.本詩頷聯(lián)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試作簡析。
頷聯(lián)通過對“人去后”“日斜時”的“秋草”“寒林”這些景物的描寫,渲染了長沙賈誼故宅的蕭條、冷清、寂寥的氛圍,烘托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為下文抒發(fā)感慨做鋪墊。
2.詩作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詩借古傷今,借賈誼被貶長沙之事,表達了自己無罪被貶的悲憤和痛苦,對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了強烈的控訴。
【默寫考點】
1.詩中寫詩人獨自尋覓在斜陽之下的荒草寒林間,四野無人,渲染出一片蕭條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圖的句子是: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2.詩中描寫宅前徘徊,暮色更濃,秋色更深,抒發(fā)放逐天涯的哀惋嘆喟的句子是: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鑒賞品析】
1.賞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首聯(lián)寫自己被貶的原因,不卑不亢,磊落坦蕩。“朝奏”而“夕貶”可見獲罪之快,“九重天”可知君心難測,“路八千”體現(xiàn)出路途遙遠。
2.頸聯(lián)借景抒情,是千古傳唱的名句,請簡要分析一下它好在哪里。
詩人把情感寄托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壯的氣氛,表現(xiàn)出崇高的犧牲精神。一句四顧一句瞻前,不獨系念家人,更多的是傷懷國事。“家何在”中,有詩人的血淚;“馬不前”里,流露出“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的無窮感慨。蒼涼的景色,雄闊的境界,悲慘的現(xiàn)實,誠摯的感情,共同釀造出醇似美酒的一聯(lián),千古傳唱。
【默寫考點】
1.詩中詩人陳述自己因直言進諫而“朝奏夕貶”的句子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2.詩中表達了詩人盡管招來一場彌天大禍,但還是愈老彌堅,使人見到他的剛正不阿的氣概的句子是: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3.詩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統(tǒng)一的句子是: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鑒賞品析】
1.“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請做簡析。
晨起早行,故鄉(xiāng)漸遠,其中的艱難與愁苦可想而知。但詩人的感情是含蓄的,他暫且不去想旅途之苦,轉(zhuǎn)而關(guān)注眼前的景物,用精煉的詞語、繪畫一樣的技法,捕捉到最真實的感受。純?nèi)粚懢埃徽f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
2.從全詩看,尾聯(lián)在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是什么?
內(nèi)容上,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反映了詩人留戀故鄉(xiāng)的真摯感情,詩人才離開家鄉(xiāng)不久,便在夜里夢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其中鳧雁來回游動,自得其樂,而自己卻在離家遠行的路上;結(jié)構(gòu)上,與首聯(lián)中的“客行悲故鄉(xiāng)”相照應。
【默寫考點】
1.詩中點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鳴的句子是: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2.詩中把早行情景寫得歷歷在目,稱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3.詩中描繪詩人剛上路所見的景物的句子是: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咸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鑒賞品析】
1.“一上高城萬里愁”中的“愁”字有什么作用?
愁,思鄉(xiāng),懷古。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以“愁”開篇,其后交代“愁”的緣由,引起下文。
2.簡要賞析頸聯(lián)的表達效果。
頸聯(lián)寫城樓下近景,虛實結(jié)合。強調(diào)過去的深宮禁苑,現(xiàn)今只是綠蕪遍地,黃葉滿林,唯有鳥蟬不識興亡,依然如故。今昔對比,滄桑的世事把詩人的愁怨從“萬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默寫考點】
1.歷史的演進,王朝的更替,世事的變化滄桑,把詩人的愁怨從“萬里”推向“千古”的句子是: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2.現(xiàn)在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發(fā)生前的緊張氣氛的千古名句是: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鑒賞品析】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千古名句,請簡單賞析。
這一聯(lián)以淺顯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雙關(guān)(諧音),寫對愛情的至死不渝,語言搖曳多姿,精彩感人。
2.尾聯(lián)中的兩個典故分別表達了什么意思?
“蓬山”是神話中海上的仙山,這里借指所思女子住處;“青鳥”是神話中為西王母傳信的神鳥,這里指信使。第一個典故表明兩人見面很難,第二個典故則是期待雙方互通音訊。
【默寫考點】
1.詩中贊美獻身事業(yè)、奉獻不止的精神的句子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詩中寄托作者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句子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3.詩中寫男女離別后的擔心,含有兩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行香子
[北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鑒賞品析】
1.這首詞以什么順序展開景物描寫?詞人筆下的景物具有哪些特點?
以詞人的游覽順序展開景物描寫。詞人筆下的景物具有色彩明麗、生機勃發(fā)的特點。
2.這首詞的白描手法歷來為人所稱道,請簡要分析。
這首詞通篇用語流轉(zhuǎn)自然,給人以明快之感。上闋結(jié)句寫花,下闋結(jié)句寫鶯、燕、蝶,畫面一動一靜,互相呼應,使全篇結(jié)構(gòu)勻稱,回環(huán)往復,意趣盎然。詩人用白描的手法、淺近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醉人的田園春景。
【默寫考點】
1.詞中描寫詞人乘著溫和的春風,興趣正濃地信步漫游村莊,欣賞著春天的風光,表現(xiàn)詞人喜愛農(nóng)村景色的句子是:倚東風,豪興徜徉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南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鑒賞品析】
1.這首詞中詞人通篇言“愁”,你是如何理解詞人的各種“愁”的?
詞中的“愁”,有詞人無病呻吟之閑愁,有詞人憂國憂民之憂愁,還有詞人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之哀愁。
2.下闋以“卻道‘天涼好個秋’”結(jié)尾,有何作用?
“卻道‘天涼好個秋’”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詞人遍嘗辛酸之后無可言說的復雜況味。結(jié)尾這句形式輕佻灑脫,實則十分含蓄,充分表達了詞人之“愁”的深沉博大。
【默寫考點】
1.詞中表現(xiàn)了作者歷盡世事艱難,滿腔愁苦卻無從說起的復雜況味的句子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