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業績成果自述評職稱,個人業績成果自述評職稱范文
”我"叫教師職稱,我是教師的頭銜,有幾個等級,是教師專業水平不同層次的“招牌’。因為我,教師才是完整的專業教師;因為我,教師才不斷地努力向上。
但是我越來越不受大多數教師的喜歡,主要原因是我與工資掛上了鉤。
大家都是務實派,為了漲工資,都想得到好的頭銜。很多人為了我,爭名奪利,甚至勾心斗角地鬧矛盾。有的當領導或是跟領導有關系,榮譽證書有好幾個,因而近水樓臺先得到我;有的勤懇工作、老實做人,卻遲遲得不到我;有的因指標不夠,雖然夠條件,也只能放棄我;有的得到我也暫時用不上我,干著急,評上也不能聘。我讓老師們變得越來越勢利、矛盾越來越多,煩惱和痛苦越來越多,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我的失敗感遠遠超過了那少得可憐的成就感。
自從我與工資捆綁之后,我就不再高尚,不再純潔,渾身充滿了銅臭氣。有的教師晉上高級職稱后,坐享高級工資,遠離競爭與紛擾,甚至提前進入養老期。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少干和不干,即使不少干,跟低職稱教師干得一樣多,業績也不見得好在哪里,仍享受高職稱對應的工資。而一些低職稱的老師在相同或更好的業績下,工資卻少些,甚至差距很大。我覺得自己做了惡人,因為我的不同等級,使教師工資分配不公,勤懇的人因職稱低而少得薪水,懶散的人彺往因職稱高而多得薪水,我這是在作孽呀!我認為,多勞多得,優勞優得,同工同酬。如果脫離工作實際,主觀地以我來霸道地定工資,這是在毀壞我在人們心中的光輝形象呀!教師的工作紛繁復雜,有著不同于工廠流水線的特殊性,也不具有企業的營利性,工作業績往往深受教育教學的對象一一學生本身的心智天資及家庭教育背景所影響的。教育教學的”產品“是無形的、非直觀的。教育教學的效果往往是滯后或延后的,其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不是馬上就能看出來的,因此有時候是無法準確定性優與劣的。大家都憑良心去努力工作就行了,教師的工資也沒必要拉開距離,搞得大家心神不定、心浮氣躁。教育真的需要安靜儒雅的環境,而我卻時時干擾著這種環境的形成,我好恨自己!
具有我的副高、正高等級的教師,可以稱呼副教授、教授了,但教授不是隨便當的,必須有高學歷、高教學能力、高科研能力。我的高級職稱,本來是統一的國家標準的,隨著各省降門檻、增指標,又出現了省標準、市標準,我真心希望就只有一個國家標準,不希望教授這個稱號被任意“糟?!薄⒔邓疁剩@太不嚴肅了。如果覺得部分農村教師需要加工資,那就直接加好了,可以用農村從教工齡或偏遠農村教師津貼的名義給他們加薪,為什么要繞個晉升職稱這個彎子、使其教授身份有可能不被社會認同呢?連我自己也覺得被搞笑了,難怪有些人夸張地說:圖書室的阿姨、看大門的老伯都可以當教授了。
我是教師職稱,我讓很多教師為了我身心疲憊,很多老師處于亞健康狀態,極少數人得了抑郁癥,個別人跳樓,也許都有我的“功勞”。我真的對不起廣大教師。我本是大家喜愛的香餑餑,卻讓許多教師平添了許多愁和恨,網上有很多人罵我是攪屎棍、是教育毒瘤、是教育發展的絆腳石,唉,我究竟做錯了什么?
逐步縮小貧富差別,是我們追求的美好藍圖。教師因為我把工資拉開了檔距,造成較大的收入差距。為了使教師們更廣泛地、有尊嚴地、平等地、安心地工作和生活,我真的不想與工資捆綁在一起,或者象征性地以職稱津貼形式出現在工資結構里,我期待那一天早日到來。日本的教師工資差距很小的,因為他們的工資是不依職稱的,可日本的教育是世界一流的。
我是教師職稱,教育主管部門把我當作一種管理工具,用我來激發教師們的積極性,可我讓分配不太公平合理,有些人職稱低、、工資少、不愿干,有些人職稱高、工資高、不想干,我的激勵作用大打折扣。教育領域,以我論英雄,以我定工資,使晉升職稱過程中產生歪風邪氣。又因工資的不合理差距,使相當多的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愛崗敬業精神無法到位。我的“財大氣粗”,使教育變得越來越俗氣,越來越浮躁。我分明感到我的作用太強大了,我的強勢使一些教師的心靈或師魂都變得扭曲了,我究竟怎么了?有些教師為了爭得一些“硬貨”,以便晉級需要,施壓學生拼命學習,這應試教育的局面難以扭轉,我也許是其中的一個強有力的推手??!
總之,把我和工資掛鉤,教育就多了很多額外的事,多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不公平,多了很多煩惱和陣痛,多了·····請讓我純潔而高尚起來,我只想成為老師頭上美麗的光環,請別讓我充滿銅臭味。教育需要安靜,教師需要心靜,該是讓我從工資構成中脫身了,因為我們的教育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百姓茶館感謝您的閱讀,若能得到您的點贊,將倍感榮幸,也竭誠歡迎您給予精彩的評論和寶貴的批評。為了教育的振興,讓我們一起關注教育,關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