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員工工作感悟、銀行員工工作感悟分享
恰少年風華正茂,當撒汗水,為國無悔獻芳華。恰少年風華正茂,當勤讀書,為國為黨建中華。恰少年風華正茂,當苦修身,甘為三農獻青春。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作為農村金融行業工作者,作為農商銀行的基層從業人員,在面對艱苦、復雜的基層工作環境時,我們應當思考如何靜下心來扎根基層,汲取奮斗的力量。
吃苦是一種人生歷練,更是青春奮斗的足跡,要讓青春因奮斗而精彩。
農商銀行的營業網點遍布城鄉,有的距離縣城只有十余里,有的距離縣城卻有百余里,但不管走進哪個營業網點,我們都能看到,無論是坐在柜前的綜合柜員,還是坐在信貸區的客戶經理,幾乎都是年輕的面孔。七年前,我和他們一樣,大學畢業后懷揣著夢想和希望選擇了農村這片火熱的土地,積極投身于農村金融行業中,但現實工作環境和理想卻有著不小的差距。
在大多數青年員工眼里,基層鄉鎮工作格外辛苦,需要起早貪黑、忍受一路顛簸的通勤,來回于縣城與鄉鎮之間,所有員工都要輪流在網點留守參與夜間值班。哪怕是國家節假日,鄉鎮網點也要正常營業,在單位過年過節更是常態。夜深人靜,當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宿舍卸下一身疲憊時,在鄉鎮枯燥無味的生活和冷清的夜晚中,更容易出現意志消沉、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等理想信念“滑坡”傾向。
彼時,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我在鄉鎮網點也曾面臨過這樣的“困境”,因為現實中的工作環境實在艱苦。當時我所在的大德支行員工宿舍不夠用,我只能擠身在頂樓簡陋的檔案室里,既沒有空調也沒有獨立衛生間,每天洗漱用的都是從水井里打起來的井水,這些與我想象的都相差甚遠。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下,起初我也消沉了一段時間,工作失去了動力,努力沒有了目標,前途變成了未知。可是,當我看到身邊那些老同事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崗位、兢兢業業、孜孜不倦地奉獻在基層時,我開始反思,反思自己當初為何選擇農村、選擇基層。我回憶起了自己參加農商銀行招聘面試時的場景,那個在考官面前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愿意扎根基層、能吃苦、愿吃苦、不怕苦的不正是我自己嗎?突然間,我豁然開朗,打開心結,振作起精神,利用晚上值班的空余時間靜下心來學習專業知識,成功考取了銀行從業資格、保險從業資格、證券從業資格、國家理財規劃師等證書。在日常工作中,我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辦理好每一筆業務,服務好每一位客戶。慢慢地,迷茫在奮斗中消失,消沉在汗水中遠去,在基層的每一天都變得異常充實。如今,回想起過去七年的基層時光,我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堅持。正是那七年的堅持,使我在不同的崗位上得到了充分鍛煉,讓我在農商銀行的舞臺上展現了青春風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無數的事實表明,現在的我們吃得了苦頭,經得住考驗,耐得住寂寞,未來的我們才能收獲堅強的信念和堅韌的意志。青春因奮斗而精彩,我們應當牢記來時的路,一路走來我們所吃的苦也必將成為青春奮斗的足跡。
奉獻是一種人生境界,更是一種自我升華和無悔付出,要讓青春因奉獻而厚重。
也許有人會說,我只是一名普通員工,在普通的崗位上干著普通的事情,那些奉獻都是領導應該做的事情。在這里,我想說,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我們雖然身在平凡崗位,但我們可以選擇立足本職、埋頭苦干,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自參加農商銀行工作以來,從基層柜員,到客戶經理,再到辦公室職員,七年的農商時光,于我,是同事間團結協作的互相幫扶;是前輩言傳身教的悉心指導;是客戶臉上綻放的滿意笑容;是面對挫折困難后的重振信心;是一邊迷茫困頓、壓力重重,一邊打雞血似的自我修復。七年,從浮躁到沉淀,從迷茫到堅定,是經歷,更是收獲。作為基層柜員,當我立足本職、默默付出為無數農戶送去了熱情和便利,使他們能夠享受現代化的金融服務時;作為客戶經理,當我埋頭苦干、下沉村組幫助轄內貧困戶發展壯大了自己的產業,讓他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時;作為小微金融“店小二”,當我“進企入園”、竭盡全力為廣大小微企業送去金融“活水”,幫助他們發展壯大、實現跨越發展時,我想,這才是青春該有的模樣,這才是甘于奉獻的動力,這才是屬于我的人生精彩。
古人云:路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在農信社的歷史發展長河中,正是因為萬千前輩們甘于奉獻,眾多青年前赴后繼投身于農信事業中,農商銀行才有今天的歷史突破和驕人成績。作為農商銀行的青年員工,我們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把小事當成大事干,自覺扎牢“信念之根”,國家的各項惠民惠企政策才能落實到最基層,千千萬萬的農戶和小微企業才能共享國家發展成果。
新時代的青年,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我們的青春因奮斗而更加精彩,我們的青春因奉獻而更加厚重。終有一天,驀然回首,我們發現昨天吃的苦,成為了今天的動力,成就了明天的自己。新時代的農信青年,當不負青春年華,勇擔農信新使命,甘為三農獻青春。
作者:劉恒長
單位:湖北陽新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