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有必要學嗎、古文觀止適合多大孩子看
這世間有多少的文章,背后就有多少的故事。
看過這世間多少的故事,就能讀懂多少的人生。
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說到文章,有一部書不得不講,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是一部誕生于清代康熙年間非常有影響力的文學選集,編輯者為吳楚材和吳調候,世稱二吳。《古文觀止》雖然不如四書五經地位尊崇,也不如唐詩宋詞膾炙人口,但它自問世以來,一直是古文啟蒙的必讀書籍,其影響力幾百年來長盛不衰,直到民國時期仍有不少學校將這部書用來當作國文教材。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曾有機構發起網絡調查,結果《古文觀止》因其影響力被評為“現代人最常閱讀的文言著作”之一。
我們今天來讀《古文觀止》,你就相當于把古代那些非常有名的文章都讀了一遍。而且,這些文章都出自歷史上那些青史留名的人物之手,我們常講文如其人,讀他們的文字你能走進他們的思想,學習他們的智慧。最有意思的是,通過這些文章,我們還能讀到到不少精彩的歷史故事,透過這些作者了解到當時的那個時代。
我記得,民國時期的著名學者金克木先生曾評價《古文觀止》這部書說:“讀《古文觀止》可以知歷史、可以知哲學,可以知文體變遷,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國的宗教精神與人文精神,幾乎可以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切。”可以說,這部《古文觀止》看似是古代的傳世名篇的合集,其實是一部濃縮性質的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小百科全書。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堪稱一座寶庫,而《古文觀止》就像一把開啟這座寶庫的鑰匙。
《古文觀止》所收錄古文的誕生年代,上起先秦,下至晚明。編排方式上“以年代為經,以作家為緯”,也就是說按照朝代順序依次呈現,按照作家分類集中呈現。這些作家的出場順序,也基本按照時間軸線進行編排。這樣的編排方式,突出了古文的發展軸線,可以讓我們看見幾千年的文脈流傳。《古文觀止》讀起來更像在讀各個名家的選集,比如第八卷的唐文,就都是韓愈的文章。這就像一個小的選集,非常集中,對于初學者來講,會對作者的文風及其思想更加熟悉,也更方便學習。
《古文觀止》的選文一共二百二十二篇,這個容量非常適中,可以說充分吸收了前人編輯文選的經驗,不多不少,剛剛好。少了不足以窺見古文的輪廓,多了會讓初學者容易產生望而生畏的心理。而且,編選的內容非常經典,收錄名篇較多,所選文章篇幅通常都不大,最長的文章也就不到三千字,其實該書所選過千字的文章都不多,多數是三五百字的經典古文,最短的也就幾十個字。這樣的選擇,就讓初學古文的人,很容易去背誦,這是《古文觀止》能有數百年生命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這本書在內容比重的分布上,以先秦兩漢時期的文章和唐宋時期文章占比較多,先秦兩漢文收錄了一百零四篇,唐宋文收錄了九十四篇,共一百九十八篇之多。二吳這樣選擇和處理,是有原因的。先秦時期的諸子散文和以《左傳》、《國語》以及漢代《史記》等為代表的歷史散文,是古文的第一座高峰。后面六朝時期駢文興盛,散文中衰,韓愈奮起倡導古文運動,柳宗元遙相呼應,再到北宋時期歐陽修、王安石、三蘇和曾鞏等人的發揚光大,進而形成了我們都熟知的“唐宋八大家”的古文第二座高峰。相對而言,唐宋時期的古文吸取了秦漢古文和六朝駢文的各自優點,也就是既重文章義理的深刻,也重視文章辭章的考量。學習古文,就必須要用心揣摩誕生于這兩大古文高峰時期的經典名作。
《古文觀止》在編選時雖沒有按文體分類,但內容選材十分廣泛,涵蓋了歷史傳記、論說策對、抒情散文、見聞札記、山水游記、應用雜文、寓言小品等等類別。在這部書里您能讀到的,有春秋風云,也有戰國亂世;有拳拳孝心,也有凌云壯志;有山水美景,也有世態炎涼;有人生智慧,也有歷史興亡。我相信,如果您能仔細品味,一定可以有非常多不一樣的感受,《古文觀止》是一部令人常讀常新的好書。
最后一個特色,是二吳對這些古文作了非常精彩的評注。他們往往對原文作者的一些用字用詞都有非常獨到的點評,我們從中可以獲得很多關于寫好文章的啟發。另外,每篇文章最后的總評都非常到位,將文章的精華提煉得清楚明白。這種由局部到全文,從具體到抽象的評點方式,讓初學者非常容易理解掌握整篇文章。
所以,以上這些特點恐怕就是《古文觀止》能流傳三百多年的一些重要原因吧。
希望您在看完這部《古文觀止》之后,可以增強您的國學修養、豐富您的歷史知識,或者能對您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有所促進。如果說,您還通過這部《古文觀止》更加喜歡上我們的傳統文化,甚至是更愿意傳承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那就真是善莫大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