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月活動計劃及方案、質量月活動計劃及方案由什么部門
政策
10月9日,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制定了到2025年的主要發展目標,提出完善算力綜合供給體系、提升算力高效運載能力、強化存力高效靈活保障、深化算力賦能行業應用、促進綠色低碳算力發展、加強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等六方面重點任務。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算力規模超過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運載力方面,骨干網、城域網全面支持IPv6,SRv6等新技術使用占比達到40%;存儲力方面,存儲總量超過180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0%以上;應用賦能方面,圍繞工業、金融、醫療、交通、能源、教育等重點領域,各打造30個以上應用標桿。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證券時報
動態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一批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示范“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集中示范推廣文化和旅游領域數字化創新的最新成果。
本次公布的示范案例主要包括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的五個重點領域:一是創新文化表達方式,運用數字化手段創新藝術表現形態,應用數字化工具助力藝術創作生產;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加強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建設,優化基層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網絡;三是促進文化機構數字化轉型升級,將文化資源數據采集、加工、挖掘與數據服務納入經常性工作;四是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充分利用文化設施、旅游服務場所搭建數字化文化體驗場景,拓寬文化內容數字分發渠道,強化智慧旅游場景應用;五是構建文化數字化治理體系,提高文化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官網
為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搶抓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機遇,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結合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京政辦發〔2023〕20號),北京石景山區科委開展2024-2025年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科技項目儲備摸底工作,征集相關領域科技項目。
重點領域包括: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空間等。
來源: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官網
為進一步促進江蘇大模型產業的發展,暢通大模型上線應用通道,幫助江蘇大模型企業合法合規地開展相關業務,日前,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與江蘇算力聯盟邀請省委網信辦、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等相關部門和部分高校專家及省內大模型企業負責人,在南京召開“大模型企業家座談會”,共同探討交流大模型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下一步發展路徑,促進江蘇大模型企業健康發展。
來源:“文化產業周刊”公眾號
數據
在第十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上公布:2022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展現出較強的發展勢頭,總收入達到13586.99億元,比上年增加6.46%。
傳統書報刊數字化收入呈現上升態勢。2022年,互聯網期刊、電子圖書、數字報紙的總收入為104.91億元,相較于2021年的101.17億元,增幅為3.7%。
新興板塊發展勢頭繼續向好。2022年,在線教育收入為2620億元、網絡動漫收入330.94億元。2022年,網絡文學持續高質量發展,走出去邁出穩健步伐,海外傳播力影響力持續增強。截至2022年底,中國網絡文學共向海外輸出作品1.6萬余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過6400部,上線翻譯作品9600余部,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突破30億元。
來源:《》
環球
谷歌 AI 發布視頻數據集 SANPO
近日,Google AI 正式推出多屬性視頻數據集 SANPO。這是一款適用于大模型訓練的數據集,由現實世界數據和合成數據組成。該數據集支持多種密集預測任務,對當前模型具有挑戰性,包括帶有深度圖和視頻全景掩碼的真實數據和合成數據,其中每個像素都被分配了一個語義類別標簽。
來源:“大模型之家”公眾號
歐盟擬依據AI法案對大型語言模型實施額外監管
據集微網10月9日消息,歐盟談判代表計劃根據即將出臺的《人工智能法案》(AI Act),對最大的人工智能系統實施額外管制,瞄準大型科技巨頭。知情人士表示,歐盟執行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代表正討論一種方法,以解決大型語言模型所引發的擔憂,同時確保初創公司不會受到過度監管。據悉,正在研擬的規范類似于歐盟近期頒布的數字服務法案(DSA)。歐盟擬議法案要求,AI公司必須進行風險評估,并對深度偽造內容(deep fakes)貼上標注。目前,歐盟內部討論的議題包含如何準確監管生成式AI,以及是否全面禁止對群眾進行即時的人臉辨識等,但尚未達成共識。
來源:“全球技術地圖”公眾號
觀點
“前瞻培育新賽道新產業 聚焦通用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領域”
10月1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上海市政府主辦的2023科創大會在上海開幕。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她表示,工信部將前瞻培育新賽道新產業,聚焦通用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領域,以場景應用為牽引,加速技術迭代,促進技術產業化。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形成以大企業為主力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生力軍,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政產學研用高度協同、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發展生態,同時加快先進制造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