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每章梗概-儒林外史每章梗概50字
主角王冕,是元末時期的人,少時因為父親去世,母親僅靠針線活很難養(yǎng)得起他,便介紹給隔壁老秦放牛。他又酷愛讀書,平時便攢下放牛錢,用來買舊書。
一次偶然的機會,感受到了風景的美麗,于是花錢買顏料學習繪畫荷花,三個月后就畫得出神入化,引得人們紛紛來買他的畫。
王冕十分聰明,不到二十歲就通曉了天文地理和歷史。
王冕
后來,衙役頭要求他畫二十四副花卉冊給知縣的老師做禮物。知縣的老師賞識他的學識和見識,要知縣把他請來。
知縣便派衙役頭到王冕家去請他,結(jié)果王冕不愿去,要衙役頭說他是因為生病不去的。知縣認為王冕是被衙役頭的威勢嚇著了,但老師又很喜歡他,于是,不得不放下面子親自去請他。
王冕還是沒給知縣面子,預(yù)測知縣會來后,直接到二十里外吃席去了,這可把知縣氣得不輕,決定要添油加醋地跟他老師說王冕不識抬舉。
知縣
王冕回到家中說明不愿去的理由,是知縣太過仗勢欺人,又怕知縣老師惱羞成怒。于是和母親、老秦作一番告別后,連夜跑到一百多里遠的小城躲避。
王冕在小城以畫荷花和算命為生,半年后因為幾個財主的小廝天天來煩他,要他畫畫。于是王冕在門口畫了一只大牛,提了嘲諷的詩,因為害怕別人說他閑話,便心生離開此地的想法。
一天清早,王冕看到一批流民從街邊經(jīng)過,認為是亂世將至了。得知知縣和其老師都不在家里做官后,趕忙回到家中侍奉老母親。
過了幾年,王冕的老母親大限將至,叮囑王冕不要做官,原來是害怕王冕的性格太過高傲,惹出什么禍來就不好了。
一年之后,天下烽煙四起,梟雄據(jù)地為王,其中,明太祖占據(jù)浙江,自號吳王。
吳王得知王冕學識不凡,就親自去到王冕家,請求王冕指示如何來治理浙江的民眾。王冕點明要以德服人才能長治久安,以武服人則會引起民眾的反抗。吳王和王冕促夜長談,并感謝教誨后就離開了。
沒過幾年,明太祖就平定了天下的禍亂,天下得以統(tǒng)一,建立國號為洪武。老秦看到官府的報道,一條是前知縣的老師因為妄自尊大被太祖發(fā)往守墓去了,下一條則是選取百官的方法是四書五經(jīng)和八股文,王冕便感慨這下文人有難了。頓時刮起一股怪風,天上星象改變,王冕說是上天保佑,派星君去維護文運了。
明太祖
民間傳言朝廷要征召王冕去當官,王冕聽到這個消息后連夜和老秦告別,跑去隱居了。后來,得病后便安葬在了會稽山下。同年,老秦也老死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