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摘抄、東周列國志好詞好句
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在《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很精彩。
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只生活了短短24年。雖然活的不長,可是干了不少讓歷史詬病的事。他為人主要特點,《東周列國志》給了“幽王為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的評價。
這位幽王可能根本就沒想過治國利民的事,無所作為、無所不為、好事一樣也不干。唯一在乎的就是吃喝淫樂。其父宣王去世,“方諒陰之時,狎昵群小,飲食酒肉,全無哀戚之心”。其母姜后去世,更加“耽于聲色”。其岳丈屢勸,就是不聽,一怒之下去了申國。加之其父宣王托孤的幾位重臣相繼去世,幽王便自此重用讒諂面諛之人,不聽諍言。其近臣虢公石父到處安插眼線,監(jiān)視朝堂之人,只要有絲毫對自己不利的言論,都會密告幽王,誰還敢說?
幽王二年(前780年)西周涇,河,洛同時地震,史稱三川俱震。岐山守臣報告幽王,他卻大笑說:“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朕”,隨即退朝回宮。因為沒有研究過此類歷史事件,就不知到底有多少百姓蒙難于地震中。但由岐山守臣第二次報告幽王“三川俱竭,岐山復(fù)崩,壓壞民居無數(shù)”,可推測當(dāng)時的地震應(yīng)該不小,估計至少得有8級吧,或許更大。周幽王卻命左右遍訪美女。大夫趙叔帶警告他“山崩川竭,高危下墜,乃國家不詳之兆”,請求其“勤政恤民,求賢輔政”,他卻將其免官。大夫褒響聽說此事后,急急忙忙的跑去報告“這么干不行啊”,卻被幽王囚于獄中。
歷史上總是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事,卻起著改變歷史走向的大作用。
褒響入獄后,其子偶然外出,尋見一美女,帶回家,做了一番歌舞等方面的培養(yǎng)后,同母親商量,獻給幽王救出父親,這一位雖然也吃喝玩樂,卻沒有忘記救父親這件事。這個美女便是褒姒。
幽王得褒姒大喜,釋放褒響恢復(fù)官爵。自己則與褒姒日夜享樂。由此日益冷落了申后,申后氣不過,便到瓊臺質(zhì)問,幽王若無其事的相互介紹了事。太子宜臼為給母親出氣找機會把褒姒揍了一頓,但也不敢下死手啊。后被關(guān)在宮外,只好去了外公家申國。
褒姒為徹底控制后宮,對申后進行嚴(yán)密監(jiān)視,同時伙同虢公等奸佞之人,里應(yīng)外合說服幽王廢黜太子,將申后打入冷宮。廢嫡立庶在當(dāng)時是犯了大忌,加之莫須有加害申后,為之后其岳丈借兵攻打周幽王,迫使周幽王下臺并死于非命埋下了禍根。
褒姒也可能真過的不開心。當(dāng)著幽王的面幾乎從來沒有笑過,一點也不給面子。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想盡了辦法也沒有效果。美人想聽撕布的聲音那就讓人撕,撕來撕去自己難以忍受,美人也不笑。這時又是虢公出了個餿主意,這便是點燃烽火戲諸侯。由此給后世留下了兩個成語出處。一個是幽王在褒姒看見各諸候惱火又無奈的神情大笑了之后,說了一句“美人一笑,百媚俱生”。一個是給出主意博美人笑的虢公賞千金,這便是“千金買笑”的由來。
一代王朝自此處于崩潰的邊緣,各種危機也接連而來。好像一個站在懸崖邊的人,即便只要輕輕地推一下,就能墜入深淵。然而真的就有這么個人,這個人就是申候。
周幽王自小可能就沒出過王宮,接觸不了底層百姓,無法與百姓感同身受,十多歲繼位治理國家全憑個人喜好,國家日益衰落,民生日益凋零,結(jié)局也是注定的。
從現(xiàn)在的角度看歷史的進程,其實也是一種自然選擇,是歷史自然的“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