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辟地的詞語有哪些、開天辟地的詞語有哪些?
據科學考證的人類歷史有幾百萬年。在那個遙遠的充滿蒙昧的年代,人類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每天都經歷著生死的考驗。太多的未知,太多的困惑,讓人類不斷的思考。上古時代的人類,就已經開始追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于是創世神話產生了,創世神話主要是講述人類起源,萬物起源。這反映了原始社會的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本文主要是說說中國的創世神話。
史前人類面對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總是會思考在沒有人類之前的天地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偉大的先人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這也是神話源頭所在。漢代王充在《論衡》中說:"元氣未分,渾沌為一" 。上古的人類認為:最初的天地是像一團氣一樣混在一起的。那時沒有光明,到處都是一團糟,渾渾沌沌的沒有區分開。還有一種說法是三國時期徐整著的《三五歷紀》中說:"天地混沌如雞子"。意思是說當時的天地就像一個大雞蛋,混沌一體。
可敬的是上古的先人已經懂得了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天地怎么能一直是混沌一片呢?他們繼續展開想象:"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引自《三五歷紀》。經過了漫長的18000年,終于有天地的區分了,清氣屬陽上升變為天,濁氣屬陰下沉變為地。
可是怎么就無緣無故的產生了天地呢?這個問題我們可愛的古人也想到了,這就引出了我們所熟知的開天辟地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正是盤古。
開天辟地這個詞現在已經是成語了。引申的意思是:空前的,從來沒有過的。出處正是我們上面所引用的《三五歷紀》。原文:"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我們的先人不僅知道事物是發展的,還知道天地巨變離不開人的力量。于是把一切賦予一個偉大而有力的神靈之人--盤古。在這個不見天日的大雞蛋里,盤古孕育而生,他沉睡了18000年,終于睜開了眼睛,可是他什么也看不到,他感到憋氣,于是他伸伸胳膊,蹬蹬腿,天地分開了,伸了個懶腰就完成了開天辟地的偉大創舉。
故事繼續演變,后來盤古的手里又多了斧鑿。"盤古將身一伸,天即漸高,地便墜下。而天地更有相連者,左手執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鑿開。出自《開辟衍繹通俗志傳》"。有了斧子和鑿子,這故事更加豐滿了。我們人類最早使用的工具不就是斧鑿嗎?盤古就這樣左手拿鑿,右手拿斧,不停的工作,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完成了開天辟地的大業。這不正是代表了我們勤勞勇敢的偉大先人嗎?這不正是表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奮發精神嗎?這也是中國與西方創世神話的最大區別。
雖然有了天地,但盤古的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風云雷電,都還沒有。我們的上古先人們繼續完善著他們的想象:"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里。"出自《三五歷紀》。天地形成了,可是天和地還在以一天一丈的速度生長,為了不讓天地再次混在一起,所以盤古也隨著天地一起增長,就這樣又過了18000年,天變的非常高了,地也變的非常厚了,天地間有九萬里的距離,再也不會重合了。可是盤古也耗盡了全部的氣力,他倒下了,慢慢的死去。但他的死去卻又是一種重生,因為他的身體完成了一個更加偉大的使命--化生萬物。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出自《三五歷紀》。
盤古奉獻了他的所有,他的氣息變成了風云,他的聲音變成了雷鳴閃電。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四肢變成了擎天的柱子,手腳頭顱變成了五岳高山。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海,筋脈變成了道路,肌肉變成了土壤。頭發變成了星辰,皮膚變成了花草樹木,牙齒骨骼變成了金銀銅鐵。汗水變成了雨露。身上的寄生蟲變成了各種生命。至此,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形成了。盤古用了漫長的36000年,一刻也不停歇,直到付出生命,化生萬物。
從這個神話故事來看,盤古就是一個超級民族英雄,他更像是一個偉人,他是上古先人的精神寄托。面對自然災害,面對著生存的考驗,人類是那么的渺小、無助,他們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精神領袖。雖然中國沒有成體系的創世神話,但是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口口相傳,一直到現在也是家喻戶曉。中國創世神話中的神,多數都是充滿力量,富于奉獻精神的完美超人,人類以此來抒發對自然的敬畏。
說起中國的創世神話,我們就不能不說女媧補天的故事。
最早記載女媧補天的是《淮南子·覽冥訓》。其中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煉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遠古時期,支撐天的柱子斷了,天已經不能再覆蓋大地,大地也不能再負載萬物。天崩地裂,火山爆發,洪水泛濫。兇猛的野獸吞食著人們,強悍的飛禽抓取老人和孩子。人們在水深火熱之中無處可逃,造成人口急劇減少,人類到了滅絕的邊緣。難道又要回到那個混沌的時代嗎?
危急關頭,我們的另一位民族英雄站出來了,她就是創世女神女媧。
"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出自《淮南子·覽冥訓》。
據說女媧選擇在山高水闊的天臺山采集石頭,在眾仙的幫助下用了4年的時間煉成了36500塊五彩石,天補好了,因為是五彩石,因而天空出現了彩虹。后來又用一個神龜的四只腿作為擎天的四根柱子,從此天更加穩固了。后來又殺了那個興風作浪的黑龍。洪水退去了,天地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從此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安穩的生活了。
正如盤古開天辟地一樣,女媧煉石補天也是構成中國創世神話的重要一環。女媧也是充滿力量和智慧的,她在人類生死存亡的時刻勇敢的挺身而出,她心系蒼生,用盡全力去煉石補天,把所有能想到的問題全部解決,保住了盤古留下的基業,使天地更加穩固,在前人的基礎上二次創世,還天地以寧靜。這樣的偉業不亞于盤古開天辟地。說到這里就結束了嗎?不!還遠遠沒有,女媧還有另一大貢獻:那就是摶土造人。
如上文所說,經歷了那么大的浩劫,幸存下來的人所剩無幾。照此下去人類還是會滅亡。怎么辦?關鍵時刻,我們的大地之母女媧又站出來了。
東漢應劭《風俗通》:"女媧摶黃土做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牽、拉)繩于泥中,舉以為人。"意思是說女媧用黃土團成團造人。
由于她太忙太累,耗盡了全力也趕不上供應。所以她把繩子放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抖,抖落在地上的泥點,就都變成了人。
為什么女媧后來要用繩子加快造人的速度呢?我想大概是當時人口太少了,不得不這樣。我們中華民族總是以自己為黃土地的兒女,也是跟這個黃土摶人有很大關系。通過女媧造人,人類又得以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女媧補天造人可以說是第二次開天辟地,女媧為了人類的生存竭盡全力的去拼搏,帶領大家去戰勝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最終使天地重獲光明,使人類重獲新生。她無愧于大地之母,人文始祖。
到這里,我所講述的中國創世神話,算是可以畫上句號了。雖然中國的創世神話沒有像國外一樣形成體系,但是盤古開天辟地和女媧補天造人,串聯起來恰恰是一部完整的創世神話。而且這兩個故事幾千年來廣為傳頌。這些神話故事是偉大先人對于人類來源的最初始的哲學思考。是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美好的想象。盤古開天辟地蘊含了"混沌"、"陰陽"、"天人合一"等哲學思想。是遠古人類對于宇宙形成的最初的認識。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
對于女媧補天造人的說法兒有很多種,但是無論哪種說法,都是上古人類為了尋找人類是從哪里來,而給出的答案。也體現了當時原始部落的生殖崇拜。母系氏族時期,女性占主導地位。女媧是部落的杰出領袖,她領導華夏部落戰勝水患、發展農耕以及繁衍人口。女性在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女媧造人實際上是人類對于生殖繁衍的記述與頌揚,更是后人對遠古先祖的崇拜與敬畏。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從自然中的弱勢變成萬物的主宰。這漫長歲月中,經歷了太多的艱難險阻,最終人類勝利了。我們作為華夏民族更是驕傲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