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jié)征文800字(父親節(jié)征文500字左右)
“吳樹燕云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也不知清代詩人宋凌云是否是在“父親節(jié)”這一天發(fā)出“恨不能見”的感慨?
今天是父親節(jié),一大早便給母親打了電話,詢問父親的近況,想知道他的肩膀是否還疼?
“既然今天是父親節(jié),你為什么不直接打給他呢?”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的笑聲。
我沉默了數(shù)秒后,笑而不答。
對于父親最早的印象,便是“夏日捉知了”。炎炎夏日,他左手抱著我,右手舉著竹竿,在屋后的樹上搖來晃去。至于抓到了沒有,我早已忘卻,但父親高大寬闊的胸膛,卻暖了我三十年。
而對于父親最深刻的印象,卻是“晨雨盼父歸”。那時的我大概七八歲,家里條件比較差,為了補貼家用,父親每天下班后,都會背著十來個“黃鱔籠”,吱呀吱呀的朝田里走去,等到第二天的早上再將其取回,用捉來的黃鱔賣錢。
我可是父親最忠實的粉絲,每天天沒亮,我便坐到邊屋廚房的窗戶邊,捧著語文書,一邊默讀,一邊聽腳步聲,而母親則在一旁做早飯。
記得有一天,早上下起了大雨,雖然我捧著書,但雙耳卻是豎起來的,一直在仔細(xì)辨別到底是“雨聲”還是“父親的腳步聲”。
“一定是父親來了”,我激動地叫了起來,連忙跑出去。
“哎!”我失望地又跑了回來,雨水打濕了臉頰。
母親則在一旁咯咯笑,“你連父親的腳步聲都聽不出來啦!”
“難道你能?”我不服氣的反問道。
“當(dāng)然啦!”母親將炒好的蘿卜干盛到碟子里,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前后跑出去了十幾次,可每一次都“鎩羽而歸”,雨也漸漸變小了。正當(dāng)我垂頭喪氣之時,母親忽然來了一句,“來啦!”
果不其然,話音剛落,但見父親“狼狽”的回來了,黑色的雨衣上沾滿了泥土,母親趕緊前去,讓他換身衣服。
父親卻不以為意,反而得意的說道:“今天有大家伙啊。”
聽了這話,我可是兩眼放光,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結(jié)果。果不其然,今天的收獲是平日里的三四倍,且捕獲了一條大家伙,是其它小個的三四倍。
“這個大家伙可以賣個好價錢,電子手表的錢來啦”父親用手拭去發(fā)梢上的雨水,仍舊是那么得意。
那時的我,只顧著開心,卻很少去關(guān)心父親。高中畢業(yè)后,在跟母親的一次聊天中,才得知,那天父親在田壟上摔了一跤,正好左肩狠狠地摔在了石頭上,從那之后,父親的肩膀就沒好過,尤其是夜晚,經(jīng)常疼的失眠。
大學(xué)畢業(yè)后,我只身一人來到了離家800里的城里工作,城市里充滿了誘惑和欲望,而我卻為了所謂的薪水和職位忘我的工作,但卻忘記了對父親的牽念。
父親節(jié)又到了,我想為“深沉內(nèi)斂且老了些的父親”寫點東西,以此表達(dá)我對他深深地愧疚。
不覺間,我拿起了手機(jī),撥起了那一竄“沉睡許久”的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