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孔圣人的句子簡短、贊美孔圣人的句子簡短英語
孔子是我國儒家的創始人,其言論與思想影響了中國后世幾千年,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論語》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讀來朗朗上口,仔細思索品味起來,意味深長。我們不得不嘆服孔圣人的智慧博大精深。下面摘錄8句精華,與大家共同學習分享。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最看重的是一個人是否仁義,是否講究道義,所以處處都謹慎要求自己,不敢破壞了做人與做事的規矩;而小人的眼中只有利益,為了謀求利益,他可能無所不用其極,不惜破壞原則,損害他人的利益。這樣的人也許獲得利益會更快,也會更多,但是卻是不能常存的。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遇見了他人的好事、善事,自己一定是盡力地去幫助對方實現愿望;看到了他人做了惡事,則會去勸說他打住行動,停止繼續作惡。而小人恰恰相反,看到他人的好事卻去阻擾,因為產生了嫉妒心理,甚至心懷惡意,而看到他人行惡,卻雙手贊成,助紂為虐,唯恐天下不亂。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做官仕途順達,還有余力者,一定要多注意學習,掌握新的知識與技能,并懂得更好地運用它,使自己的工作越來越出色;而學習優異圓滿者,就要去做官,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服務于人民大眾。
因為古代主要就是為官與仕途,不像現在的商業社會這樣,仿佛一切工作都成了做生意賺錢。那么把這句話運用到現在的賺錢和發展事業之上,一樣可以通用。你學習了理論知識,學會了技能才干,就要去發揮出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去干出一番事業;當你有了事業的成就,也不能停止學習,或者驕傲自滿,而應繼續努力,使事業乃至人生更為完美。
道不同,不相為謀。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是指萬事萬物都有其固有的運行變化規律。只要順應了道,就會水到渠成,自然圓滿。逆道而行之事必然會受到阻礙。人與人之間交往也是如此,因為思想境界,層次,觀點,人生經歷等都各不一樣,對事物的看法自然不會統一。如果各自立場不同,觀點不同,而且也不能說服對方,那么在一起共事,謀劃,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發展,如天地日月之運行,循環往復,永不停止。時間是永遠不會等人的,有句詩說得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什么想要做的事,要去實現的理想,要去完成的目標,自己就制定好計劃,按部就班地去進行就好了,千萬不要等待,唯唯諾諾,猶豫不決,而錯過了大好時光,如此留給自己的只能是無限的感嘆和遺憾。
德不孤,必有鄰。
一個德行具足之人,是不可能會孤單,孤立的。因為周圍的人都會被他的德行感召而來,主動向他靠近,親近他,向他學習。所以,我們一味地去結朋交友,拜訪名師,有時候并不見得就能提高自己多少認知水平和實際的能力,相反,一切如果從修身開始,不斷的完善自己,不斷的斷惡修善,當德行完備了,自己也真正地成長了,這時候自己想要的所有事物都是自然的,主動的來到自己身邊,而絕非強求而來。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定不在少數。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很有個性,或者因為疏遠大眾而感到煩悶與苦惱,只要是自己認定的,自己選擇的道路,是能夠完全自利利他的行為,那就義無反顧地去堅持。直到積累到一定時候,該來的它都會來。你可以尋找到同頻的人,也可以感化很多不同頻的人與自己同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一個真正有擔當,有志向,有抱負的人,一定要把目標放高,格局放大,心胸放寬。意志也要堅強,有主見,不人云亦云。如此才能真正贏得他人的尊重,而匯集一批有志之士,來共同完成大業。
凡成大事者,必須經過相當的磨礪,方能百煉成鋼。如孟子所言:“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有非凡成就之人,必定有非凡的奮斗經歷。人生路漫漫,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