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安全教育平臺進入_泉州安全教育平臺內容
2021年8月以來,泉州市突出建立隱患排查治理“三張清單”、實行“紅橙黃藍”安全風險動態監管的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運行模式,運用“互聯網+”手段,全過程記錄報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提升、運行情況,促進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全域全行業有序開展。
明確分類標準,摸清企業底數。針對泉州市產業體量相對較大、各個領域安全隱患全覆蓋、風險點多面廣等客觀實際,深入分析生產經營主體體量分布特點,明確區分規模以上企業、中等企業、小微企業等3個類型生產經營主體,組織發動基層10220個安全生產網格、12398名專兼職安全生產網格員,以“鎮不漏村、村不漏企”的“腳步丈量法”開展地毯式摸排核實,進一步掌握各個企業所屬行業、生產規模、營業收入、人員數量等實際狀況。截至目前,已摸清存在實際生產經營行為的企事業單位底數52062家(其中規模以上5211家,中等1710家,小微45141家)。
優化信息系統,完善網絡平臺。突出以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為重點,有機融合企業主體責任、安全教育培訓及安全文化建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等內容,統籌優化原“泉州市智慧安監信息管理平臺”,將其升級改造為集數據、語音、圖像、視頻、GIS和傳輸功能為一體的“泉州市安全生產標準化智慧管理平臺”,設置“市、縣、鄉、村、企”五級端口登入,明確安辦、部門、鄉鎮、企業、中介等10種用戶管理維護內容,搭建目標職責、教育培訓、現場管理、雙重預防、事故查處、持續改進等八大系統功能模塊,加強信息調度、應急指揮、預測預警工作技術支撐,實現功能一體化、監管集成化、運行常態化。
加強專題培訓,增強運用能力。堅持線上線下“全覆蓋、齊培訓”,創新“點、線、面”三維拓展,線下統籌“分級集中授課、分類上門指導和現場觀摩交流”等三種措施并舉,線上與泉州網合作巧設“云課堂”并充分借助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在全市范圍內逐級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層面專題培訓,面對面、手把手講解信息化管理平臺應用技能,讓各級各行業安全監管人員、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明白“做什么、怎么做”,切實增強安全生產標準化信息化智慧管理意識和能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舉辦培訓班29多場次、參訓人員達47008人次。
統籌信息錄入,實施線上管理。遵循“重點先行,試點先試”的工作思路,組織豐澤區、石獅市兩個試點區域重點企業和全市各級標桿企業、重點行業(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和煤礦、金屬冶煉、道路運輸、建筑施工、消防、城鎮燃氣、水上交通),采集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提升、運行基本信息,引導市級標桿企業自主建立相應的手機APP信息管理系統,初步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數據庫架構。截至目前,完成固有風險初步評估信息錄入42030家,其中重大風險973家、固有較大風險2214家、一般風險21968家、低風險16875家。
實時評估監控,實行差異監管。通過信息化智慧管理平臺,督促企業根據各主管、監管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運行監測指標要求,進行日常安全生產標準化運行及實時上報數據監測,系統根據數據實時更新GIS可視化風險點及標準化運行指標監測,更新GIS地圖可視化風險單元等級。顯示實時企業基本信息、標準化運行指數、標準化運行質量監測、單元風險分布、單元風險與隱患清單,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提升、運行的考核評估,做到隱患不排查,系統有覺察;上報不按時,系統有報告;整改不及時,系統有警示;責任不落實,系統有考核;運行不到位,系統有評估。
來源:福建省應急管理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