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組織部查檔案的介紹信、去組織部查檔案的介紹信是什么
今天有位朋友告訴我,最近去辦理退休,社保部門要求自己提交當年學校的報到證,沒有報到證就無法辦理退休,該怎么辦呢?這也是今天我回答朋友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也算是記錄2023年的一個重要部分吧。
辦理退休需要個人人事檔案是真的,但是否一定要當年學校出具的派遣證或是報到證,我到覺得是沒有必要的,如果當地社保部門一定需要報到證,我覺得真的是太過分了,有點刁難辦理退休的人員的味道。這是典型的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做法,是應當進行糾正的。
辦理退休需要個人人事檔案,這主要是為了審核退休人員在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之前的工齡計算問題。其實工齡的計算并不復雜,只要從參加工作到離開這個單位的邏輯關系是清楚的,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的,這段工齡就應該是清楚的,存在的。
視同繳費年限認定的是過去的工齡,是一種個人工作歷史的認定。具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比如80年代分配到機關事業單位或是國有企業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大多數人離開學校時,學校有一個分配的派遣證,比如分配到某個縣的,就要想到這個縣的人事部門去報到,除了提交個人人事檔案以外,還有一個報到證,憑報到證到當地報到。
但是報到證到當地人事部門報到以后就交給當地的人事部門了,至于當地個人檔案里是否有報到證的副本,由于個人檔案屬于機密材料,個人是看不到的,也不知道,作為當事人是不知道的。當地人事部門還要對畢業生進行具體分配,比如分配到某機關的,或是某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還要出具分配介紹信,學生憑分配介紹信到用人單位去報到。同樣分配介紹信也在報到時交給了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
如果從學校畢業一直的同一個地區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這比較好辦,作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即使學校發給的報到證沒有裝入個人人事檔案,但有分配工作的記錄,有干部登記表,每年有考核記錄表等。退休時的工齡計算,是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的規定,由相應的組織人事部門核定工齡,社保部門只負責計發養老金,不會具體要求個人去找報到證。
但如果以前屬于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后來到民營企業去打工,或是通過調動到異地,或是在異地辦理退休,在辦理退休時對于視同繳費年限的資料審核可能就比較麻煩了。由于社保局的工作人員都是年輕人,不了解計劃經濟時期的歷史和背景,不了解學校分配的流程,如果個人人事檔案記載不完整的,歷史軌跡和邏輯軌跡不清楚的,就有可能會要求提供報到證。
我辦理退休時,我的個人人事檔案我是看過的,從我的個人人事檔案來看,里面的確沒有報到證,但我們單位的同事中,我看他們的檔案中就有報到證或是派遣證之類的材料。由于我是從四川工作后來到重慶打工,個人檔案是從四川某縣轉到重慶的,如果我在四川辦理退休,認定不會那么復雜,因為檔案記載是非常清楚的。
但在重慶辦理退休,重慶社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完全只看檔案的里的干部登記表填寫的個人履歷,每一個階段的履歷需要相應的檔案材料來印證。我的個人檔案由于沒有報到證,所以當時我分配到中學教書的二年重慶的社保部門不承認,雖然大學的檔案比較完善,那時候的大學生都是包分配的這個歷史他們也清楚,但檔案中,沒有在中學教書的任何資料。
最后我是在老家的縣檔案館找到了縣委組織部的檔案中,有從縣教育局出具的干部調動介紹信存根,有縣委組織部出具到縣委辦公室干部調動介紹信存根,有了這兩個存根,通過復印蓋上檔案館的檔案復印章,交給重慶的社保部門,最后才承認了我在中學教書兩年的工齡。
你在辦理退休時,社保部門要求你提供報到證,估計情況和我類似,主要到這個單位工作時的記載不清楚,或是歷史邏輯軌跡不清楚,需要資料來證明。報到證當年的大學是有存根的,你說報到的單位或是當地的人事部門也是有存根的,可以嘗試去當年的學校人事處,或是原單位的檔案中找,找不到報到證,能找到相關資料也是可以證明的。
綜上所述,對于現在退休人員,特別是在體制內工作過的人,由于人事檔案資料不齊全導致的資料缺失,導致個人部分階段的工齡無法認定,社保部門的工作人員只能按照教條辦事,經驗辦事,所以自己的事情還得自己辦,不然最終損失還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