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理想國有感2000字_讀理想國感悟
文/添翼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一本對話形式的文本,書中所說到的王國,不存在現實,也無需花費精力,只是在個人觀點上的一個模擬,而其中,最關鍵的詞就是善良。
攝影 郵差
善良是什么?心靈上的呼喚,還是人本質上應該富有?善良不是你我他嘴上說說而已,而是在認知、理性、思考等多方面基礎上去判斷或選擇。這好比有些人喜歡打斗,在他眼里,善良是通過拳腳獲得;有些人喜歡藐視,在他眼里善良歸自己,別人不及自己;還有些人把善良認為占有…思想不同,對善良的定論也不同。
從出生到成年,我們都是在一個社會團體中長大,所接受的知識和認知都來源于我們的習慣,可習慣呢?傳統,常年積累的習俗,讓我們在人群中靠自己所掌握的判斷能力去分析選擇,甚至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子女。
人為延續的善良是否真能帶來我們所想像的美好王國?答案:不一定。因為延續中的個別認知是我們習慣造成,對于一個王國來說,必須有信念、節制、智慧等知識綜合而成。正所謂“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識問題。”
“給予知識的對象以真理給予知識的主體以認識能力的東西,就是善良的理念—”善良除了知識,另外就是靈魂深處散發出的本性,這是無法更改,又無法僅僅通過教育所達到。
人的天性是上天安排旨意,就像一個人的某個特征或長相,除了基因分子的能量以外,就是無法預知的安排。但,在大多數而言,善良基因往往通過教育占據大部分。
常把旭日的太陽比作正能量的一面,而陰暗通常指惡的一面。光芒總帶給我們美好向往,這是因為太陽不僅僅使看見的對象能被看見,并且讓他們產生、成長和得到營養。人的靈魂就是在善良照耀下尋找到對象,明白應該分析的判斷和事務。由此,善良產生出的正義促使人在判斷事情中做出正確方向。
攝影 郵差
很意外發現,在書中提到了幾何等數學教育,多面知識帶來的教育效果是從全方位的思維考慮空間出發。一個幾何算式,可以讓你明白或清楚了解戰略中的要點和掌握。在現代科技中,可能對于幾何的用處并不常見,但細致分析就會發現幾何延續中的邏輯思維方式。這也說明,知識并不只在一兩個方面。
建立一個理想國,的確需要在我們每個人的智慧中發展。只是理想離不開善良,善又與惡同在。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在這本書最后一段寫到“靈魂是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惡和善。
書中寫到“…永遠堅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這樣我們才可以得到我們自己和神的愛…”一千年,兩千年…真理都是在善良和正義中延續,而我們僅僅靠的就是用知識去判別,用心靈去領悟,用我們的身軀,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動去延續善良,踐行善良,感知善良。
作者簡介:筆名添翼。中國電力作協會員、重慶市作協會員。代表作散文集《似水柔情》。作品《木凳》獲全國第五屆“書香三八”征文一等獎;《光明使者》獲中國電力作協“電力故事 家國情懷”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獎;《飄揚,五星紅旗》獲重慶能源工會“我和祖國共成長”一等獎等各級獎項。文章主要刊登《脊梁》《學習強國》《重慶日報》《重慶晚報》《城市地理》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