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公式總結大全;初中物理公式總結大全
中考已經進入了最后一個多月的沖刺階段!初二學生也已經期中考試完,無論是初二還是初三都要面對一個初中物理重點,中考物理必考知識模塊——杠桿!
關于杠桿,從物理課本上來看內容并不多,然而,相關的習題卻并不容易得到滿分!尤其是不注重夯實基礎知識的學生,這些本來可以成為送分的題卻成為常常失分的題!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這節課的知識很容易出錯,尤其是不注重細節,不喜歡思考和總結的學生,往往做錯相關習題!
我們今天來總結歸納一下這節課的重點:
1.關于杠桿的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這里需要明白的是,這個定義提出了物體成為杠桿的三個條件:一是要有力的作用,包括動力和阻力;二是能繞固定點轉動;三是必須為硬棒,即不易變形的棒!另外,生活中的真實杠桿其實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棒”,更不用說一定是直棒,實際上可以是任何物體,可直可曲!
比如下方這些常見日用品,在使用時都是杠桿!
另外要牢牢掌握住杠桿的五個要素!
關于支點:找不到支點時,就讓物體轉一轉,杠桿上不轉動的那個點就是支點!
關于動力和阻力,有時候并不好區分,此時只需要假設一個是動力,另一個是阻力即可!
最重要也最易錯的是畫動力臂和阻力臂!一定要注意的是兩個力臂都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是點到線的距離),而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畫力臂的過程,可以分為(一找支點、二畫力的作用線、三引垂線、四標垂足和力臂)具體例子如上圖所示!
2.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
需要注意兩點:一是杠桿平衡包括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兩種情況!
二是無論是在實驗前調平衡還是在實驗過程中調平衡,都是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一方面使杠桿重心在支點,從而消除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此時力臂就在杠桿上,因此便于直接測量出力臂!
3.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判斷!
這屬于幾乎每年中考必考題!看似送分的簡單題,但是有時候會因為不會畫力臂導致判斷失誤!
比如下圖中關于人體的杠桿中的省力和費力杠桿問題:
4.畫最小動力問題:
方法是:先找到距離支點最遠的點,然后連接此點和支點,再過該點做這條連線的垂線(注意要沿著使杠桿轉動的方向畫)!
5.杠桿的動態平衡問題:
第一種,如下圖所示,只要我們畫出力臂的變化過程,找到不變量,再根據杠桿平衡公式,就可以得出答案!
第二種:主要包括三種情況,如下圖所示:
相關的試題如下:
6.生活中的異形杠桿問題:
生活中的很多物體其實本質上來說都是杠桿,要透過現象一眼看透本質:
實際上,只要在平時養成善于歸納總結的習慣,本節課的知識就不在話下。
更多中考物理錯題分析總結盡在下方“家長課堂:物理學霸錯題集”,囊括了幾乎全部初中物理方法、技巧、各種常錯題、易錯題、重難點,非常實用,可以在短期內快速提升物理成績!
中學生朋友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吧,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