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活動報告-社會實踐活動報告500字
寫寫最近的生活帶給我的感悟,個人隨筆。
國慶假期,8天長假,可算是好好休息了一回,但因為作息有點不規律,導致自己感冒了。借此反思反思,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
一般來說,日常的工作生活還是應該緊一點,或者慢慢緊起來,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后,維持住,然后堅持一段時間,當感到壓力有點過大時,再慢慢主動降低壓力,把自己消極的負面情緒放出來,然后調整狀態。準備新的一輪緊起來-保持住-松下來的循環。
我覺得這應該是個周期性的事,人畢竟不是機器,無法長時間高速運轉,所以,應該會有類似的周期。我目前的實踐還不是很豐富,把我遇到的情況講一講:
1、追求進步,把自己身體、大腦搞得特別累,需要休息的情況。
由于骨子里不服輸的那種勁頭,我經常會把自己逼到那種痛苦的狀態下,啥意思呢,就是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我會慢慢的給自己的大腦、身體施加壓力,去訓練他們。
腦力上:
在工作中,要么是單位時間內處理比之前更多的事務,要么就是挑戰自己之前沒處理過的事務。
在業余生活中,堅持閱讀,作品不限,不累的時候,看工具書、馬哲、毛選,加深自己的方法論、世界觀,偏理性一些;累的時候看人物自傳,諾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小說,增加自己對人物、故事的共情能力、想象力,偏感性一些。
為什么要進行腦力上的訓練呢?
我覺得一個完整的人,感性和理性應該達到一個高度統一的狀態,如果理性思維太強,而感性思維弱,那可能就是解決問題能力強,但是與人交往能力差些。如果感性思維太強,而理性思維弱,那就可能人際交往能力強些,解決問題能力差些。如果都弱,好像有點慘,不展開了。如果都強的話,既能處理好復雜的人際關系,又能良好的解決遇到的問題,我想成為這樣的人,我繼續訓練自己,通過日常生活實踐+閱讀來訓練自己。
身體上:
每天按時拉伸,好吧,我身體上一般不逼自己,我怕通勤時出意外,影響生命,有點慫。
堅持每天拉伸,做1-2遍全身操,讓血流動起來,保持思維敏感性,利于解決問題。
2、休息娛樂過了頭,需要戒躁并重新努力的情況。
可能自己逼自己學習的人不多,但休息娛樂是比較常見的。
沒有哪個打工人不期待假期,假期中,放下那顆緊繃的心,邁開腿去逛,吃各種食物,睡大覺,熬夜追劇看電影、打游戲,熬夜學習,做工作日不能做的事,在有限的時間內,瘋狂體驗。
這次國慶假期,游戲打了,電影看了,覺睡了,也熬夜學習了,因為前幾天娛樂完了以后,有很強的空虛感,然后就熬夜看馬哲視頻,凈化凈化自己,還往公司跑了一趟,結果裝修,我又跑回來了,每天倒是不累,餓了吃,吃飽了就玩,看膩了就睡,睡醒了學習,我還能連續學習2小時及以上,我的底子還行,我得保持住,繼續練習,等干正事的時候干漂亮點。
我是來反思的,好像跑題了,繼續反思。由于熬夜,作息不規律,感冒了,起初是因為夜里實在睡不著,就很煩躁,越煩躁越睡不著,慢慢就惡性循環了好多天,直到感冒了,身體發信號了,我才能睡著,這是身體逼你睡著,而不是你主動睡覺,日后的工作日要好好睡覺,養養精神解決問題,別浪了,趕緊打造正循環。
3、工作、學習、娛樂都兼顧的還不錯的情況。
這種情況很少,大概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才可以達到,我覺得這就是一個辯證狀態,需要我經歷很多次的左的錯誤,即冒進的錯誤;還有很多次右的錯誤,即保守的錯誤后才能達到。
在我印象里,這個情況發生在2022年3月份左右。
為什么會發生在2022年3月份左右呢,起因是這樣的。由于2021年未能如期畢業,留校學習,起初是高強度的學習,結果搞了一個月,人搞崩潰了,于是回家休息了7天,又返回學校學習,這次聰明了,每周休息一天,哪怕光睡覺,也不學習。
這樣做之后,學習周期拉長了,能學2-3個月,其實這樣就挺好的,但是你懂得,人都會急功近利,尤其是不溫不火的時候,忍了3個月,又開始著急了,干了七八天后,累壞了,結果又在宿舍休息了3天,之后才返回上六休一的狀態。
對了,有的時候,我還自己在宿舍偷偷休息,畢竟學習全靠自覺,偷偷休息的時候又覺得悔恨,要是努力就好了,現在想想,也不一定,累的時候,狀態就是差,壓榨不出來多少成果了, 不如休息,這里的休息不是擺爛,而是正常的睡覺,運動,讓身體能夠恢復一些狀態,可千萬別不睡覺,干別得去,那第二天也得廢了。不過,我確實擺爛過,第二天啥也干不了,不是困就是腦子一團亂,儼然沒有好好睡覺的那種神清氣爽感。
從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這中間我是如何度過的呢,大概是先烈火烹自己,堅持了一個月,休息7天,改為小火燉自己。堅持了3月,又開始烈火烹7天,然后休息3天,改成小火繼續燉,偶爾我還擺爛休息,然后再調整回來。你看規律出來了,烈火烹只能是那種急活,而且也不能老來,連續干完一個月,不休息休息,人很容易出事的,我得警醒自己,突然聯系到我爸生病住院了,我在醫院呆了一個月,是真累,回北京又加班干活,沒過一個禮拜我就請假回家了,我高估自己了,沒有尊重規律,當然了,身體素質好,另說,我只討論我自己。
比較合適且正確的就是這種小火慢燉,自己能持續進步不說,也沒那么無法忍受,但有一點,就是比較淡,在這種情況下,你很容易升起那種急功近利的心,因為你的主觀想變好,而且還有想快速變好的念頭,一旦這個念頭出現,并且未被扼殺,那就會影響你的行為,如果你在這種念頭下不管不顧的執行了,那就會生病、耽誤事情的解決。此外,還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恢復身體,然后重新開始小火慢燉,好像答案就是小火慢燉,但是人就是這樣,總是不能安穩的接受這種平淡、穩中求進的狀態,總會有那種趕緊、快速、急功近利的想法冒出來搞事,也會有那種算了吧,得了吧,別努力了等消極想法冒出來搞事,但是最后發現,還得是尊重規律,按部就班一步步來,著急沒用,擺爛也沒用,就得順其自然,每日做該做的事。
上面的總結也可以用吃飯來講:就像吃清淡的食物對身體健康有好處,但是時間久了,還是忍不住吃點川菜、湘菜、肯德基麥當勞,然后發現肚子疼、胃疼,排便困難,然后又回歸到清淡的食物。)
我想,我認識到這些只是開始,日后,能否在急功近利的念想生出來時扼殺它,一次又一次的扼殺它才是重要的,好像以前,很多做不成的事就是因為,做著做著著急了,因為生活總是有各種情況發生,可能沒人打擾你,你尚且能多堅持幾天,一旦情況糟糕,心亂了,事情就黃了,主要還是練心,練腦子,沒有意外的時候就按部就班的趕路,保持內心平靜,能夠發現自己的不正確的思維、念頭,并清理掉。冷靜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所以,要經常保持冷靜。
有意外情況來臨時,不要無視,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該意外的嚴重程度,如不嚴重,則后置,如嚴重則放下手頭的事,等解決完意外后,重新調整狀態,繼續前進。
總之,訓練的就是,不慌不忙的狀態,哪怕別人說點聽起來不舒服的話,也先接受,因為客觀地說,就是因為你經歷了一些事情后,精力差,表現的不好,此時不應該與人正面辯論,要低頭,接受這個事實,然后努力休息,比如可以找醫生開假條,這就叫利用合理手段休息,規則內是允許的,如果成功了,記得休息好了繼續小火慢燉,而不是烈火烹自己,反正就是用正確的規律去做事,別急功近利,也別擺爛,擺爛是有好處,不會消耗腦子,不會消耗身體,能夠最大程度的休息,但是也有壞處,擺爛會消磨你的意志,將你拉向享受主義,娛樂主義,這是需要提防的。
直至2022年3月份,我經歷了烈火,小火,擺爛完整的周期后(這算不是事物的全面認識?),我慢慢地開始早上6點30起床,整理好宿舍后,去洗漱,然后食堂吃飯,圖書館自習,中午11點30分去食堂吃午飯,然后散步20分鐘回宿舍睡覺,下午1點或者1點30繼續去圖書館,4點-5點出來,遛彎-吃飯-遛彎,晚上可能跑步,打球,打游戲,大概9點左右開始看書,泡腳,10點后睡覺,達到一個辯證的,各項都兼顧的狀態,找到這個狀態大概用了半年多(外界環境好),經歷的周期就是高強度,中強度,中低強度和沒強度。最后選擇了中強度的生活作為自己日常,從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這個好狀態保持了3個月,我就無法繼續了,因為我畢業了,環境改變了,我又要重新適應,調整。
未來的日子里,這種情況將會繼續,你將不斷的適應新環境,在新環境中找到自己最佳狀態,要冷靜,要冷靜,要冷靜。
從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我的工作比較穩定,期間搬了一次家,我經歷了什么呢?
起初應該是高強度的學習,主要是編程語言以及框架,當時公司上線,我沒參與項目,但是我跟著加班學習基礎知識,當時住的遠,學習強度大,也是堅持了2月,就病了,畢竟第一份正式工作,還是比較認真對待。
這期間,我也是烈火烹自己,出了學校,不能想休息就休息,所以,堅持了2月,后面就是請假休息,然后繼續上班,學習必要的知識,同時解決一些BUG,后來幾個月,一直是小火燉自己,每天也學習,但是強度降下來了,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年后。
年后來了,一方面做自己之前的任務,另一方面開始學習新的業務知識,做了一個簡單的小項目用來練手,主要是熟悉項目結構,以及增刪改查基本業務,復雜的暫時也沒必要看,畢竟時候沒到,后來又接了一個公司內部的小項目,前端問題倒不是特別多,但是后端涉及到了數據庫表的設計,這個我卡住了一段時間,因為腦子里沒有了設計數據庫表的原則,后來還是通過請教同事領導完成的,本來我一開始就請教了,可能上級希望我自己解決吧,主要還是時間比較緊張,我缺的知識比較多,無法短時間內完成這項工作。
后來,由于工作以及對象那邊的壓力久久未下,我開始感冒發燒,這又使得我的工作受到了影響,再接著就是父親重病,那時候,還沒徹底失控,我忍著情緒,告訴自己,要冷靜,要運用辯證法努力把父親治好,解決相關問題。我記得那是個周一,我給領導請假后,我回家吃了個面包然后便趕往北京西站了。那天沒有車票,我最后買了一張站票回去。
后面是一個月的醫院的經歷,我甚至有點懷疑,我現在到底走沒走出來,雖然我經歷的時候,沒有太多顧忌,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把父親治好,當這個目標完成的時候,心里是解脫的。隨后返京,開始重拾工作,發現阻力重重,一方面,一個多月沒有編程,腦子里的編程思維需要喚醒,但是越著急越是啥也不會,后面通過改BUG,慢慢找到狀態了。
不過由于身心俱疲,工作效率低下,夜不能寐,而后找領導請假休息時,又失控了,對,徹底失控了,暴露了自己很多缺點,多虧領導包容,否則,我可能會更慘,感謝命運,感謝領導。
我要開始總結了。
按照我的性格,好像無論我做什么事,只要是我想做好的事,起初我都會把強度拉的特別高,一般病一次,我就會開始降低強度,因為身體開始提醒我了,我不能玩那種頂級強度的難度了,于是我開始實行中強度模式,也就是降低每天的有效投入時間,用來發呆,恢復身體。期間,當一些意外來臨時,我可能也會急功近利,然后發現不對勁后再調整,也可能直接累趴了,開擺了,畢竟我是打工人,我不能完全決定我自己,有時候真的是因為控制不住那種擺爛的本能,換句話說,要是人人都可以用于適合自己的強度工作,那豈不是很美好的事,這種事應該在夢里,現實往往是統一化,標準化,去個性化,每個人都是螺絲釘,只有這樣,才能在某些部件壞的時候,好替換,不然,成本太高,會影響工作正常進行。
理論上,我希望我活出那種小火慢燉的狀態,因為長遠來看,這就是比較合適的狀態,有壓力但不多,能夠持續進步,不會輕易擺爛放棄。
但現實中,我可能不會過上理論上的生活,現實世界充滿了不確定和變化,我需要適應這種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得隨機應變,用自己的大腦思考我當下的形勢,我手頭有的資料,我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是現實世界的哲學,理論上的,是偏形而上的,現實世界是辯證的,是全面、聯系、發展、有矛盾的,身處現實世界,你就得接受變化,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希望最終呢,你能夠總結出自己的思想,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自身生活相結合,過好自己的一生,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