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觀后感300字-茶花女觀后感50字
《茶花女》出版之時,便轟動了當(dāng)時的法國,盡管上流社會強烈的批判、嘲諷該書,甚至被貼上了"低俗下流"的標(biāo)簽,但是直到現(xiàn)在,仍然有更多的人們?yōu)檫@本書中感人至深的故事所征服,仍有更多的人為主人公瑪格麗特純潔美麗的品質(zhì)落下眼淚。
愛情從來都是人們最熟悉,也最為陌生的話題。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詩人、小說家、哲學(xué)家都樂此不疲地談?wù)撝约簩矍榈目捶ā6彩侨绱说哪吧灾劣诘浆F(xiàn)在,我們都難以斷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愛情。而《茶花女》一書,或許在感動之余,也可以給我們一些啟迪。
或許愛情正如一枝茶花一般,有屬于它自己的盛開與凋零。
當(dāng)男主人公,阿芒杜瓦第一次嘗試接近瑪格麗特時,他的膽怯與害怕竟不是來源于出丑拒絕,相反,他害怕自己的這份愛情得到的過于容易,可能很多人看到這里會暗自覺得可笑,誰希望自己的心上人像夜空中的月光一般高不可攀,難以觸及?相反,誰又不希望自己捕獲心上人的芳心如同摘下一株玫瑰一樣輕松?可這便是愛情的魔力。
當(dāng)人們真正的陷入對心上人狂熱的喜愛時,心上人就成了世界上最為高貴、最為神圣的形象,讓人感到觸碰都是對愛情的玷污,太過容易的得到反而失去了故事一般的激情與神秘,多了一絲庸俗。的確,就像書中說到的:男人可以為愛情死去,而如果代價只是幾十法郎,他們不但不會欣喜,反而回想夢醒的孩子一樣啼哭,在陷入愛情的人眼里,追求的過程便是成長。
只有為此奉獻(xiàn)過,付出過,追逐過,就如同只有汗水澆灌過的水果更加香甜一般,好像只有無私的、甚至是愚蠢的奉獻(xiàn)才能夠"讓情感帶上想象的詩意,讓心靈的夢想超過欲望"。正如同美麗的茶花需要辛勤的澆灌與呵護。
作為一個出身低賤的風(fēng)塵女子,瑪格麗特與其他風(fēng)塵女子最大的不同,也是她最為打動讀者的便是:她為自己所追求的愛情放棄了無休止的從情人身上不斷索取而滿足自己的生活和虛榮的生活狀態(tài)。
為了愛情奉獻(xiàn)出了自己早已習(xí)慣的驕奢的習(xí)慣、雍容華貴的生活。放棄了一直供養(yǎng)她的公爵的要求,只為和心上人生活在一起。她賣掉了自己的珠寶首飾,只是為了不讓心上人承擔(dān)本不應(yīng)當(dāng)承擔(dān)的債務(wù)。最后,她也為理想的愛情奉獻(xiàn)出了自己的生命。
比起"我能從中得到什么",博瑪格麗的愛情更多的是"我能為此奉獻(xiàn)什么",這也是這本書,這位主人公最能打動讀者的地方:為愛情的奉獻(xiàn),無私的奉獻(xiàn)。
阿爾芒愛她是為她,而別人愛她是為自己。正如茶花將香氣毫無保留地奉獻(xiàn)給這個世界,男女主人公也將自己的一切獻(xiàn)給了對方:自己的財產(chǎn)、前途甚至性命。
在于阿芒杜瓦相愛后,瑪格麗特便放棄了自己華麗的生活。曾經(jīng)的她穿戴雅致、華麗,一月花掉情人的上萬法郎,過著人們所羨慕的生活。
然而,自從接受了男主人公的愛情,并深陷其中后,她便徹底與過去的自己一刀兩斷,她和情人來到了遠(yuǎn)離巴黎的鄉(xiāng)村,住在遠(yuǎn)不及華麗別墅的鄉(xiāng)間小屋里。華麗的馬車、珠寶從此從她的生活中漸漸消失,從在巴黎富有名氣的交際花變成了一位"普通的女人"。
因為鄉(xiāng)間的平凡生活安逸祥和,而巴黎緊張壓抑?恐怕只能說是瑪格麗特對情人的愛戀讓鄉(xiāng)間簡陋單調(diào)的生活變得美妙。就像中國戲曲中的一段唱詞"夫妻恩愛苦也甜"。
精神的享受總是可以很好的彌補物質(zhì)上的不足,而愛情的奇妙也在于此,愛情總是能夠讓人們變得單純、天真,愛情從來不會向另一半提出什么奢求,只要那個人還在身邊陪伴著,它就會滿足與現(xiàn)狀,就會讓苦澀單調(diào)的生活充滿甜味。
當(dāng)然,茶花女的愛情最終還是以悲劇收場了:在思念中病逝,在無人陪伴的孤單中死去。而男主人公也只得活在思念中。男主人公的父親拆散了他們,原因很簡單:茶花女身份低賤,有辱他們的家族姓氏。
其實,對這位父親的口誅筆伐是沒有必要的。而真正造成這場愛情悲劇的,是來自社會的歧視,來自于上流社會道德觀念,在他們看來,茶花女這樣的人們,如同女人與的項鏈鉆戒一樣,不過是上流社會用來裝點自己的工具罷了,他們不相信這些人擁有真心實意的愛情,也不愿相信她們會為了理想中的愛情而拋棄自己所擁有的令人羨慕的生活。
而對于底層的百姓來說,"茶花女們"雖然過著錦衣玉食的華麗生活,卻是靠不光彩的勾當(dāng)所換來的,如果家中有人愛上她們,便是丑聞、有辱門風(fēng)之事,便是自毀前程之事。社會的歧視與偏見,似乎在開始時便注定了這場故事悲劇的結(jié)尾,茶花女在男主父親的"請求"下離開男主,在女主死后再也沒有相見,兩人的愛情被虛偽和冷酷送進墳?zāi)埂J㈤_的茶花在所謂道德的暴雨下,在男女主人公家人朋友的冷漠之下逐漸凋零。
這邊是書中對愛情的描述,也是茶花女和阿爾芒最真實的寫照:浪漫、真摯,也同樣敏感、脆弱;熱情、沖動,也同樣理性、冷靜。正如女主人公所喜愛的茶花一樣,樸實無華卻不失美麗,單純善良而引人憐憫。
書中的主人公并非才子佳人、更不是王侯將相,他們的身份只是普通的小市民,甚至是被人歧視的風(fēng)塵女子,而正因為如此,這本書比其他上流社會的愛情更能使人為之流淚。如同茶花一般,看似平淡無奇,毫不引人注目,被人們遺忘在路邊都毫不在意,而當(dāng)人們俯下身去,便會感受到,她陽光下純潔美麗的顏色,和質(zhì)樸無華的清香。